1.相遇
绿蔻头,绿蔻头,挣得春寒二月初,盼那花开满地红,不再枯萎不再冬。
二月的初春飘着细雨,并不是一入春,天气就会变好,事实上最早的初春总是伴着料峭的春寒和细雨,嘴里呵出的蒙蒙热气,就仿佛冬天还没过去一样。
一双月蓝色的棉鞋踩着湿软的泥土,拿着伞的女子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走着,到处都可以看见新冒头的嫩芽,枯黄中带着点点新绿,仿佛那春寒不存在似得生机盎然的迎风摇摆。
这是一片位于京郊的野地,由于离大路较远所以人迹罕至,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是东西运河的小小支流,小河的下游路过祭坛,然后再一次汇入另一条河流。
女子忽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又抿了抿唇,最终开口唱到:“你呀你,可知那二月春风似剪刀,却只把那枝头俏。觉晓那个红泪落花纷纷绕,二里外的小河桥,冷冷清清知音有多少,那些个谷雨树下莺啼晓,总不知风雨多萧摇,记得当初纷歧路,却终是要汇入大浪涛。且让我慢慢问,你知那悠悠岁月冷古道,可后悔坠红玉断花开早?”
唱完,女子摇了摇头,对自己东拼西凑出来的词不怎么满意,皱眉叹一口气,评到:“太过僵硬,无病申咛。”说完又开始走起来,听到前方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轻轻启唇“咦”了一声,闻声寻去,原是不远处的树后一个布衣青年在采春菜。
女子好奇的走进,凑低了一点头看他采的是什么菜,仔细辨认了一下,可惜辨认不出,于是轻轻啧了一声,叹道:“认不出啊……”,又从男子捡好的菜里擅自拿了一颗咬了下去,而后发出了满足的叹息声:“嗯……还蛮好吃的。”然后转身走了。而青年忙着埋头采菜,竟是不曾抬起头看过突然凑近的女子一眼。直到女子走远了,他才抬起头看了一下,然后笑着摇摇头,也拿起一根菜放进嘴里,低头继续捡菜。
这是洛敏敏和程远的第一面。
一个是无意路过的为陶制自己身为画师的灵魂而出来散步采景的画师,一个是为了省钱而出来采野菜朝廷官员。谁也没有多注意谁一点,就这一淡淡的路过,淡淡的埋首,两个人都不知道的第一面,以及后来就像命运一般的无数次碰面后,两人依旧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就已经遇到过。 2.歹人
日落西山,洛敏敏收了画摊回到客栈,在烛台下细细数了数这个月赚到的钱,留了一部分足够自己吃穿用度的钱以后,另一部分用一个绣布包收起来——这是要补贴给家里的钱。虽然说行医的父母并不缺钱用,但是补贴家用是她这个没什么太大出息女儿应尽的责任。经常游历在外,怕是又让父母日思夜想的担心自己这个女儿了。明天要启程去临县南樟,听说那里山景秀丽樟树成林,接下来翻过是西禅山就可以顺路回陵江了,出门四个月,这次带点草药回家吧,西禅山可是佛教的产药圣地啊。
烛光下,洛敏敏思量着怎样安排行程。
南樟县位于京都以东的一个富饶的小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江南运河运输的必经之路,北有望江楼南有书方苑,山林里多撑天的百年樟树,河流里鱼肥蚌多,又占在东西河流运输的交通要道,每年都吸引很多文人骚客来此漫游。
洛敏敏一如往常的到了一个地方以后先入驻客栈然后一个人抱着画板四处流荡。
三月末的阳光温暖宜人,在度过了一个雪白的寒冬以后,太阳终于再一次发挥出了它的光和热。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相互追打着,路人的衣着打扮都开始变得清爽起来。老桐树上窝着喜鹊一家,燕子也飞近了,在天空中打了一个漂亮的弧度。
洛敏敏看这这片祥和的镜像,突然有一种想把他们画下来的冲动。于是她很随意的席地而坐,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笔墨,认真的画了起来——孩童的玩耍、燕子的低飞、午后的小干货店和坐在门口眼睛浑浊的老人……
在笔墨融化间,午后的时光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
不知从何时起,街的另一头开始嘈杂起来,陆陆续续有人赶往县中的空地。有些三三两两的,也有乘车拉马的,就像全县的人都往一个地方赶一样。此时太阳只不过刚刚要落下去。
大概是有什么集会吧……收拾好东西打算去看热闹的洛敏敏在站起来的一瞬间,突然觉得后颈被重重的砍了一下,直接就要软倒在地。
绿蔻头,绿蔻头,挣得春寒二月初,盼那花开满地红,不再枯萎不再冬。
二月的初春飘着细雨,并不是一入春,天气就会变好,事实上最早的初春总是伴着料峭的春寒和细雨,嘴里呵出的蒙蒙热气,就仿佛冬天还没过去一样。
一双月蓝色的棉鞋踩着湿软的泥土,拿着伞的女子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走着,到处都可以看见新冒头的嫩芽,枯黄中带着点点新绿,仿佛那春寒不存在似得生机盎然的迎风摇摆。
这是一片位于京郊的野地,由于离大路较远所以人迹罕至,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是东西运河的小小支流,小河的下游路过祭坛,然后再一次汇入另一条河流。
女子忽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又抿了抿唇,最终开口唱到:“你呀你,可知那二月春风似剪刀,却只把那枝头俏。觉晓那个红泪落花纷纷绕,二里外的小河桥,冷冷清清知音有多少,那些个谷雨树下莺啼晓,总不知风雨多萧摇,记得当初纷歧路,却终是要汇入大浪涛。且让我慢慢问,你知那悠悠岁月冷古道,可后悔坠红玉断花开早?”
唱完,女子摇了摇头,对自己东拼西凑出来的词不怎么满意,皱眉叹一口气,评到:“太过僵硬,无病申咛。”说完又开始走起来,听到前方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轻轻启唇“咦”了一声,闻声寻去,原是不远处的树后一个布衣青年在采春菜。
女子好奇的走进,凑低了一点头看他采的是什么菜,仔细辨认了一下,可惜辨认不出,于是轻轻啧了一声,叹道:“认不出啊……”,又从男子捡好的菜里擅自拿了一颗咬了下去,而后发出了满足的叹息声:“嗯……还蛮好吃的。”然后转身走了。而青年忙着埋头采菜,竟是不曾抬起头看过突然凑近的女子一眼。直到女子走远了,他才抬起头看了一下,然后笑着摇摇头,也拿起一根菜放进嘴里,低头继续捡菜。
这是洛敏敏和程远的第一面。
一个是无意路过的为陶制自己身为画师的灵魂而出来散步采景的画师,一个是为了省钱而出来采野菜朝廷官员。谁也没有多注意谁一点,就这一淡淡的路过,淡淡的埋首,两个人都不知道的第一面,以及后来就像命运一般的无数次碰面后,两人依旧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就已经遇到过。 2.歹人
日落西山,洛敏敏收了画摊回到客栈,在烛台下细细数了数这个月赚到的钱,留了一部分足够自己吃穿用度的钱以后,另一部分用一个绣布包收起来——这是要补贴给家里的钱。虽然说行医的父母并不缺钱用,但是补贴家用是她这个没什么太大出息女儿应尽的责任。经常游历在外,怕是又让父母日思夜想的担心自己这个女儿了。明天要启程去临县南樟,听说那里山景秀丽樟树成林,接下来翻过是西禅山就可以顺路回陵江了,出门四个月,这次带点草药回家吧,西禅山可是佛教的产药圣地啊。
烛光下,洛敏敏思量着怎样安排行程。
南樟县位于京都以东的一个富饶的小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江南运河运输的必经之路,北有望江楼南有书方苑,山林里多撑天的百年樟树,河流里鱼肥蚌多,又占在东西河流运输的交通要道,每年都吸引很多文人骚客来此漫游。
洛敏敏一如往常的到了一个地方以后先入驻客栈然后一个人抱着画板四处流荡。
三月末的阳光温暖宜人,在度过了一个雪白的寒冬以后,太阳终于再一次发挥出了它的光和热。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相互追打着,路人的衣着打扮都开始变得清爽起来。老桐树上窝着喜鹊一家,燕子也飞近了,在天空中打了一个漂亮的弧度。
洛敏敏看这这片祥和的镜像,突然有一种想把他们画下来的冲动。于是她很随意的席地而坐,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笔墨,认真的画了起来——孩童的玩耍、燕子的低飞、午后的小干货店和坐在门口眼睛浑浊的老人……
在笔墨融化间,午后的时光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
不知从何时起,街的另一头开始嘈杂起来,陆陆续续有人赶往县中的空地。有些三三两两的,也有乘车拉马的,就像全县的人都往一个地方赶一样。此时太阳只不过刚刚要落下去。
大概是有什么集会吧……收拾好东西打算去看热闹的洛敏敏在站起来的一瞬间,突然觉得后颈被重重的砍了一下,直接就要软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