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被转载的很多,甚至被印在了报刊上,这篇文章荒谬透顶,我实在看不下去,必须予以驳斥:
此文章的作者认为,土木之变是一场政变,为文官集团策划的争权夺利的斗争,目的是削弱武将集团,从而掌握大权,而阴谋的策划者正是于谦。
一、我有下面几个问题:
1、文官集体谋逆,厂卫为什么没有发现
2、既然是文官主导的阴谋,那么死在土木堡的各部尚书是怎么回事?难道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66位殉难的文臣想拿自己的命来换于谦的富贵?
3、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是孙太后下的旨意,你的意思是孙太后参与了阴谋,用自己儿子明英宗的命和大明王朝的命运来换于谦的富贵?
4、于谦的太子太保是景泰皇帝给的,你的意思是景泰也参与了这个阴谋,拿大明王朝的命来换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于谦的命?
5、于谦难道设计了也先的行军路线?
6、于谦设计了明英宗亲征?
7、瓦剌只有2~3万人?你信吗?也先(2.8万)、阿剌知院(3万余),土木堡瓦剌军队共计6万人。
8、土木之变后文官架空皇权?崇祯五十相你给我解释一下
9、明军缺粮,你信吗?难道你真认为明英宗是傻子,人要吃粮食他不知道?
10、如此高难度的计划,需要全体文官参加,那些文官就团结在一起了?
11、土木之变后的主张逃跑的人是怎么回事?
二、下面对提出的疑点一一驳斥:
1、粮食问题
明军根本就不缺粮,光辎重大车就一千多辆,《明英宗实录》载:“车驾发京师亲征……命下逾二日即行,扈从文武吏士皆仓猝就道云。”此前三天,“命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在营操练者人赐银一两,… …兵器共八十余万。又每三人给驴一头,为负辎重。”
2、杨洪为什么不救援英宗?
很简单,也先的骑兵在前些天“兵锋甚锐,所至陷没”,塞外的城堡几乎全部被拿下了,杨洪等人不敢出去。
三、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想说废话,上资料



此文章的作者认为,土木之变是一场政变,为文官集团策划的争权夺利的斗争,目的是削弱武将集团,从而掌握大权,而阴谋的策划者正是于谦。
一、我有下面几个问题:
1、文官集体谋逆,厂卫为什么没有发现
2、既然是文官主导的阴谋,那么死在土木堡的各部尚书是怎么回事?难道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66位殉难的文臣想拿自己的命来换于谦的富贵?
3、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是孙太后下的旨意,你的意思是孙太后参与了阴谋,用自己儿子明英宗的命和大明王朝的命运来换于谦的富贵?
4、于谦的太子太保是景泰皇帝给的,你的意思是景泰也参与了这个阴谋,拿大明王朝的命来换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于谦的命?
5、于谦难道设计了也先的行军路线?
6、于谦设计了明英宗亲征?
7、瓦剌只有2~3万人?你信吗?也先(2.8万)、阿剌知院(3万余),土木堡瓦剌军队共计6万人。
8、土木之变后文官架空皇权?崇祯五十相你给我解释一下
9、明军缺粮,你信吗?难道你真认为明英宗是傻子,人要吃粮食他不知道?
10、如此高难度的计划,需要全体文官参加,那些文官就团结在一起了?
11、土木之变后的主张逃跑的人是怎么回事?
二、下面对提出的疑点一一驳斥:
1、粮食问题
明军根本就不缺粮,光辎重大车就一千多辆,《明英宗实录》载:“车驾发京师亲征……命下逾二日即行,扈从文武吏士皆仓猝就道云。”此前三天,“命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在营操练者人赐银一两,… …兵器共八十余万。又每三人给驴一头,为负辎重。”
2、杨洪为什么不救援英宗?
很简单,也先的骑兵在前些天“兵锋甚锐,所至陷没”,塞外的城堡几乎全部被拿下了,杨洪等人不敢出去。
三、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想说废话,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