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教师吧 关注:147贴子:947
  • 0回复贴,共1

教育孩子,你伸“拇指”还是“食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 
      邻居的小孩小霞,是个高三学生,聪明懂事,可就是个性不强,缺乏灵气。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严厉的管教,使得孩子脸上终日布满与她年龄不相吻合的老成和焦虑,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笑容。小区里许多孩子都属于小霞这个类型:“家教过度”,堵死了他们智慧的“巧眼”。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必要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点“焦距”。焦距拉长了,才能看到学生的全身而不是局部,才能在分析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等问题上客观公正,才能因人施教,宽严适度。按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太近,反而看走样、看失真了。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中国家长容易犯的通病。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运用不同“指头”,赞贬交替,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中国家长无疑是鼓励多伸拇指,少动食指,将食指换成拇指。应该怎样赞美呢?首先,要坚持原则。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赞美,造成他们是非不清、骄横跋扈。其次,要掌握火候。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应当给以恰如其分的赞美和鼓励。第三,要就事论事。应该赞美他们的具体行为。第四,要当众赞美。因为,一旦把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就是双重的奖励。第五,要掌握分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美某件事情,当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他们这一方面的赞美。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但不能主宰他们。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志趣和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性将越来越强,越来越需要父母师长对他们的尊重,越来越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


1楼2007-04-23 20: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