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历史考古吧 关注:822贴子:2,720
  • 3回复贴,共1

乌泥白乳赏瓯 ——从建瓯谈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蔡襄《茶录》所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焙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宋代斗茶之风兴盛,上之王公贵戚下到士农工商,皆以斗茶为乐。如茶录中所云,建盏在宋代受到了欢迎。建盏指的是建阳窑,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公社池中后井木队附近。所生产的多为黑色釉产品,伴以对比度较大的窑变,显得深沉而神秘华美、代表性的产品有兔毫盏 异毫 油滴盏 鹧鸪斑等
宋人谓之茶盏曰盌、椀、瓯,此种称呼多沿用唐制,在称呼建阳窑是多称其为:建瓯 黑建 紫建、紫瓯 污泥建 紫泥等在宋诗词中也多用“紫瓯,紫建”来称呼建阳窑茶盏。在唐代陆羽品评“邢不如越”到了宋代沈安在茶具图赞中说“去越”可见越窑在宋代已经不适合用作茶盏了。此时取而代之的是黑盏,因为相对起白色茶汤来说黑盏更能与茶色区分,从而凸显斗茶时的情趣,如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里说:兔毫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1楼2012-10-25 00:46回复
    建盏不仅远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据《中国的陶瓷》一书记载:建窑黑瓷还远销欧洲,其价值每于黄金相重,且供不应求,弥足珍贵。
    曜变天目盏
    曜变一词原意为“窑变”、“容变”,十五世纪前后,人们开始用含有“星”“辉”之意的“曜”字来命名。曜变天目盏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曜变天目盏的存世量在日本仅见三件,为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东京大德寺龙光院和大阪藤田美术馆分别收藏,其中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的的曜变盏在日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国宝、据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账记》史册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可见建州曜变盏的价值、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一号国宝”

    窑变细部

    龙光院藏
    除日本之外在我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中收藏一件建州曜变盏,该件盏有人怀疑为复烧后加彩

    


    3楼2012-10-25 01:34
    回复

      同上,东京-静嘉堂藏曜变天目盏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天目盏
      过去有人认为。建啊、窑油滴和曜变是在烧兔毫时偶然得到的。可然而可不然,第一件油滴无疑是在烧兔毫时产生的。但效果不一定好。当窑工发现发现这种特异斑后。肯定会想方有意识的追求更多更好的作品。从现存油滴和这几个碗的器型的完美程度可以判断。这种有意识的创作。就不可能靠偶然之窑火。
      


      4楼2012-10-25 01: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