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吧 关注:18,685贴子:877,765
  • 7回复贴,共1

【挚爱陈阿娇】长门寂,忆过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长门宫
在这落叶纷飞的时节,枫叶染上了红色,随着清风散落下,洒落在地上的是一片又一片的静寂。天上淡淡的红霞,丝绸般柔顺,纱一般覆在天边,映得这宫门上一抹浅浅的红。高高的宫门,镂空花纹的门窗,红漆木的椅,细珠穿成的帘。一切是那么华丽,可又有什么用?在这深宫里就只有静寂,再美的景,再华丽的装饰,也没有人会欣赏。
“哎,恐怕我得在这长门宫里了却残生了。”
说这话的人,是一位容貌极美的女子。浅浅的柳叶眉下,一双明亮的眼睛,是那般有神,却不知为何眼神里透着一丝忧伤。只是那不深的梨涡,有一种莫名的优雅,一说话就显了出来,动人的美丽。头发盘得极精致,虽然首饰不多,却恰到好处。她的身姿那般动人,好像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般,淡雅的气质,精致的五官。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长门宫里的陈阿娇陈皇后。
什么金屋?什么藏娇?都只不过是往昔的一句戏言罢了,一场美丽的梦罢了。如今,只有未央宫歌舞升平,而长门宫则是一片冷寂。
又是这样一个落叶纷飞的深秋,昔日落下的是无尽快乐与幸福,而今散落的是一地思念与忧愁。她在秋日冷寂的长门宫忆起了过往。
(二) 御花园巧遇
十几年前,当时的阿娇还不是什么皇后,却是深得窦太后的喜爱。她也常与母亲馆陶长公主进宫。那一年,正是枫叶略红,百花渐落的时节。皇宫毕竟与城外的风景不同,各种奇花异草都有,只是在这时也将凋落了。花瓣洒落下来,被风吹散,轻轻舞动,一种唯美的感觉。她是极怜爱这些花的,不忍心看着这花就这样没于尘土。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将花瓣捧在手心里,轻轻地御花园的长廊上,每一次都铺得极小心,渐渐的,一个心的形状显了出来。她的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两个浅浅的梨涡显了出来,那样的笑容确实甜得腻人。
就在这时,一个少年经过这长廊,走得有点快,谁知竟阿娇铺好在地上的花瓣弄散了。她看了这少年一眼,浓浓的眉,一双极清澈的眼睛,眉宇间分明是稚气未脱,却又有同龄人中难得的老成。一袭素净的长衣,显出这少年已足足比阿娇高出半个头来。她却不知道这将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没错,这便是少年时的刘彻。
“喂,你怎么走路的,没长眼睛吗?!”她毕竟是从小骄纵惯了的,再说了,这花瓣也是阿娇辛辛苦苦铺的,于是她一股怒气涌了上来。


1楼2012-11-20 22:08回复
    “啊?你说什么,我没听清。”阿娇问道。
    “哦,没什么的。月亮很美,明亮透澈,似珍珠般晶莹,可这月亮的背面又有多少是不为人知的,又是否有这光鲜亮丽的一面?”他淡淡地道,说完长叹一声。
    “月亮的背面,什么意思啊?”阿娇问道。
    是啊,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实,在这深宫里,人心的险恶,有多少阴谋与利用,这些都是她不懂的,日后,也不一定懂。而刘荣,他早已看透了深宫里的阴暗。
    他还是温润的眼神望着她,只是笑了笑,说:“你迟早会懂的。”
    夜深了,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些许的凉意。他把自己的披风盖在了阿娇身上。她先是怔了一秒,说:“谢谢。不过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
    “不如我送你一程吧。”说罢,两人起身走在了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天上星光璀璨,地上灯火阑珊,夜如此之静。
    ()金屋藏娇,终归梦一场
    迎着淡淡花香,随着和煦春风。阿娇和馆陶长公主在御花园里散步。
    “阿娇啊,刘彻和刘荣两个皇子你更中意哪一个?”长公主问道。而她呢,一心只想着刘彻,从他们第一次见面起,她就已心有所属。只是她又不好这么回答。
    “母亲,您说什么呢,阿娇不懂。”她羞涩地道。说完,她便跑了出去,心里怦怦的声音,她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母亲的这个问题。
    她走着走着,遇见了刘彻,他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说着,他拉着她的手往猗兰殿走去。“哎,你要带我去哪儿啊?”阿娇问道。“去了你就知道了”他答道。
    猗兰殿。沁人心脾的花香传了出来。淡粉色的花瓣,由叶尖向外散去的色泽,似一滴墨水洇开在了水里,慢慢散去,淡去。但这幽香是愈加浓郁,让人不禁陶醉在这香气里。
    在大殿的走道旁,很多宫女提着篮子,洒着花瓣,花瓣轻轻飘动,悠悠地落下。
    “哇,好漂亮啊!”她沉醉在了这花香里。
    “那你喜欢吗?”刘彻问道。
    “恩,喜欢,真的好美。”
    “那你想到了什么呢?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
    “当然记得。”


    4楼2012-11-20 22:08
    回复
      “记得那时我们还因为这花吵了一架呢。阿娇,日后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不管你是对是错,我刘彻永远都依着你。”
      听到这里,她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她不敢抬头看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些话是她等了很久的,现在终于实现了,又不知所措了。
      “这么久的事情你还记得啊。她说,纯粹是为了掩饰她的不知所措。
      “是啊。”他用关切地眼光看着阿娇说,“和你在一起的每一点每一滴,快乐的也好,痛苦的也罢,我都会记得,因为——”
      这时,馆陶长公主来了。“阿娇,我的话都没说完,你怎么就跑了出来?”长公主问道。
      “母亲,我——”阿娇不好开口。长公主见她满脸通红,再看看一旁的刘彻,她的心思也能猜出几分了。上次,馆陶长公主与刘荣的母亲栗姬提起了联姻的事,栗姬因为长公主常向汉景帝进贡佳人,一直心生怨恨,就一口回绝了。馆陶长公主现在看来,是该把目光投向刘彻了。
      “彻儿,等你长大之后可要讨个媳妇啊?”长公主问刘彻。
      “要啊。”刘彻微微一笑道。馆陶长公主故意指着宫女侍女几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一个,刘彻皆是摇摇头。
      最后馆陶长公主笑着指向阿娇,说:“那,阿娇好不好?”
      刘彻毫不犹豫地说:“好!若能娶到阿娇为妻,当做金屋贮之也。”
      说罢,他看向阿娇,双目灼灼。长公主听后大悦,阿娇一言不发,她愣住了,这一切好像梦一样,她的心里又是开心又是激动,这般滋味恐怕别人很难读懂吧。
      金屋藏娇,多美好的承诺啊,多甜蜜的回忆啊,如今再美好的诺言与记忆都只是日后一道道隐隐作痛的伤。


      5楼2012-11-20 22:08
      回复
        (六)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因上次馆陶长公主与栗姬提起联姻之事,长公主遭拒,为报复栗姬,也为了使女儿成为一国之母,馆陶长公主全面支持刘彻,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
        一日,汉景帝寝宫内。景帝生病,栗姬来到景帝病榻前,“爱妃,在朕百年之后,你你可得好好善待我的几个皇子。”景帝嘱咐道。可是栗姬却一言不发。加上馆陶长公主在景帝面前说尽了栗姬的坏话,汉景帝早已心生怒气,今日之事使得景帝更对栗姬不满。
        几日后,王娡王夫人(即刘彻之母)联合大行官向景帝上奏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请求册封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朝堂之上,景帝听后非常生气,下令:论罪处死大行官,废太子刘荣,改封临江王。栗姬也因此完全失宠。不久,景帝册封刘彻为太子,母亲王娡为皇后。
        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正月
        雪花漫天飞舞。白色的雪花缓缓从空中飘落下来,无声无息,渐渐覆盖了地面。这时,有人欢喜有人愁,只是再没人欣赏这雪景。
        “阿娇”刘荣见阿娇在雪地里静静地走着,唤了她一声。
        他的声音依旧是那般温润,因为太子被废一事她心里满是愧疚,都不敢抬头看他。她也不知为何自己对刘荣是一种愧疚感,或许母亲若不是为了自己,他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太子殿下,我——”她一时语塞,只是低着头,不看他。
        “呵,‘太子殿下这称谓早已不属于我了。”刘荣还是那温婉的语气,可是在她眼里一字一句都像是在责备她。
        “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提起的。”她说道,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色看起来十分憔悴,他努力掩饰自己的忧伤,不让她瞧见,却还是从眼神里流露出来了。
        “不必说对不起,我落得如此下场,不怨王夫人,也不怨馆陶长公主,更不怨你,这都是命,乞求不来的。冥冥之中,上天已有安排,怨不得人的。”他是那么豁达,那么乐观,这都让她欣赏。
        纯白的雪花带着那无处宣泄的忧伤落下,顷刻间或融化或堆积,融化的雪花带走了莫名的忧伤,就算雪堆积得再厚也会融化,消失的是忧伤,留下的会是上天的泪么?
        他们在雪地里谈了很久,若时间凝结在这一刻,该有多好啊?!
        她的耳畔一直回荡着他的那句“这都是命,乞求不来的。”
        良久,良久。 (七)单影可堪明月照,红颜无奈催花落 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 转眼间,时间飞逝,两年的时光又过去了。光阴就这样悄悄流逝了。自刘荣被废黜太子之位,封临江王后,阿娇怕也很久没见到他了吧。
        近日来,听闻刘荣因侵吞太庙土地扩建宫殿获罪,她便整日忧心忡忡,毕竟是她年少时带来抹不去美好记忆的人。于是,她去了狱中见刘荣。她见到他时,他消瘦了许多,也许是因为这狱中的日子不好过,也许是当了临江王后日子不必之前好……太多的可能,总之,她知道他这两年过得并不好。刘荣见她来了,收起自己的忧伤与烦恼,眼神中露出一丝喜悦。他说:“阿娇,你来了。”


        6楼2012-11-20 22:12
        回复
          “恩,近来你可好啊?”她竟问了怎么一句。
          “那你觉得我可好?”其实他本来是想说,我如今到了这般田地,也可算好吗?只是,这句话他怎么也说不出口,他过得不好,却不希望她也为他过得不好而伤心。
          她一时不好开口,她觉得这次的事情不难看出是汉景帝有私心,而故意为难他的。所以,这件事不会就轻易算了,那么,他会怎样?
          “阿娇,你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人,我希望你可以过得幸福,即便日后刘彻负了你,依然有一个人把你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你要幸福的走下去。”他说这话时温润的目光注视着她,她却一言不发。
          接着,郅都来了,阿娇同他道别后,便离去了。
          刘荣被传到中尉府受审后,郅都责讯甚严,刘荣请求给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请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窦婴悄悄送给刘荣刀笔。次日听闻,刘荣向景帝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
          ……
          如今,天空一抹红霞与余晖相映,她曾忆起当年的幕幕,只是到如今,再寻不见往昔温润如玉的故人,也寻不回那“金屋藏娇”的诺言了。回想起昔日刘荣对她的那番话,可见他早已料到了今日的结局,对刘彻的秉性应该很了解了吧?!那竟是她见他的最后一面,竟是她与他最后诀别的话。
          两颗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的脸颊落下,那泪水凝结了她所有的不舍与思念。
          时过境迁,刘荣逝世已有7年了,公元前141年3月10日,刘彻16岁,正式登基,即汉武帝。陈阿娇也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无可厚非,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过,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算他没有三宫六院,又岂会独宠阿娇一人?
          建元二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刘彻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客,公主献上美人,但刘彻并不喜欢。看歌舞时,刘彻初见到姐姐家的歌女卫子夫,十分喜爱,把卫子夫带进了宫。因为陈皇后的嫉妒,卫子夫刚一入宫就成为普通宫女,一年多都不得见刘彻一面,后来刘彻挑选出宫回家的宫女,卫子夫终于见到刘彻,哭求出宫,刘彻怜惜,卫子夫才再次得宠。
          第二年,卫子夫由于怀了刘彻的骨肉被封为夫人,分位仅次于皇后。阿娇失宠后,不惜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写下《长门赋》,可好景不长,又因遭人嫉妒,被诬陷用巫蛊之术害卫夫人,因而被废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阿娇自此之后,便再未见过刘彻一面。 (八)长门寂伴佳人
          阿娇又巫蛊之事被废,深居长门宫。不论此事是真是假,刘彻是否真的她是被诬陷的,这都不是陈后被废最主要的原因,巫蛊之事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刘彻生性多疑,如今窦太后已去,他不能在让陈氏一族继续做大,外戚卖弄朝权迟早会祸及殃国的,再加上阿娇一直没有子嗣,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没有才会导致阿娇被废。
          呵,秋日冷寂,她不禁苦笑一声,她的脸上早已挂满了泪珠。
          当初因为她们陈家大道的势力可助他登上皇位,他娶了她,如今,又因她们陈家的势力会祸及殃国而废了她。难道从头到尾,他都不曾爱过她,一直在利用她吗?如今她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毫不留情的废了她吗?又或许,他是爱她的,只是他对她的爱不够坚定,在爱与皇权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这一切对于阿娇来说早已不重要了,她对他付出了真心,却还是被卫子夫取而代之,如今,只能在这冷寂的长门宫里了却残生了。“这都是命,乞求不来的。”刘荣曾对她说过的这句话,又一次萦绕在她耳畔。是啊,这都是命,命中注定她会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命中注定她会被自己最爱的人抛弃……这一切都是命,不能违背,不得乞求。
          春华秋寂,长门宫内盼君来,不见当日夫妻情,不闻往昔旧承诺,只留今昔长门寂。佳人落下相思泪,谁人怜?谁人惜?君有新欢伴,哪闻故人泪泱泱?芳华去,翠碧故,只得残叶枯花,唯有长门寂伴佳人。
          金屋藏娇,终究是一场梦……
          如果当初,她嫁给了刘荣,会不会比现在幸福;如果当初,刘彻只是胶东王,不曾登上皇位,是不是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7楼2012-11-20 22:12
          回复


            IP属地:福建8楼2012-11-20 23:50
            回复
              愿世间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爱上不该爱的人注定被抛弃,这是她的命吗?我看她太单纯善良了,即使受害不被环境污染的还是她,人世间会有真情的,否则我们不会来这里。阿娇在另一个世界应该幸福的!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11-21 02:03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11-29 1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