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 生 秘 义【图片】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02. 初 示 宗 旨【图片】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03. 断 臂 求 法【图片】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
“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
“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临别时,达摩祖师说:
“二百年后,此如来禅法将在中华国广泛传播,虽然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参自悟,潜行密证者仍然成千上万,不可胜数。”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02. 初 示 宗 旨【图片】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03. 断 臂 求 法【图片】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
“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
“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临别时,达摩祖师说:
“二百年后,此如来禅法将在中华国广泛传播,虽然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参自悟,潜行密证者仍然成千上万,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