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乃华夏九州之一,其名源自陕西凤翔境内的雍山、雍水。 雍州大致上包括今天陕西中部北部、甘肃全境(除去东南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全境。
因“凤凰鸣于岐,翔于雍”,所以雍州又是凤翔的古称,从西周到西晋雍州地区始终是京畿重地。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以东属司隶校尉,不单设州。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设立过雍州,不久即取消。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雍州再度成为正式行政区,李傕控制下的汉献帝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设立雍州,治所在姑臧。建安十八年(213年),凉州与司隶校尉部三辅并入雍州,治长安城中。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河西八郡复置凉州,曹魏时期的雍州包括黄河以东的凉州地区和司隶校尉部的三辅。
十六国时期前秦迁雍州至安定郡(甘肃镇原),后秦迁雍州至蒲坂(今山西永济)。北魏、西魏、北周置长安及其属地为雍州,治长安城中。东晋、南朝置雍州至襄阳
隋统天下后置长安及其属地为雍州,隋炀帝改置京兆郡。唐朝建立后复置雍州,唐玄宗始设京兆府。
因“凤凰鸣于岐,翔于雍”,所以雍州又是凤翔的古称,从西周到西晋雍州地区始终是京畿重地。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以东属司隶校尉,不单设州。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设立过雍州,不久即取消。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雍州再度成为正式行政区,李傕控制下的汉献帝分凉州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设立雍州,治所在姑臧。建安十八年(213年),凉州与司隶校尉部三辅并入雍州,治长安城中。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河西八郡复置凉州,曹魏时期的雍州包括黄河以东的凉州地区和司隶校尉部的三辅。
十六国时期前秦迁雍州至安定郡(甘肃镇原),后秦迁雍州至蒲坂(今山西永济)。北魏、西魏、北周置长安及其属地为雍州,治长安城中。东晋、南朝置雍州至襄阳
隋统天下后置长安及其属地为雍州,隋炀帝改置京兆郡。唐朝建立后复置雍州,唐玄宗始设京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