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吧 关注:41,047贴子:594,809
  • 3回复贴,共1

我们知道你最想要什么,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自学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在大家往下看之前申明一下,本帖主要为自学者及希望更好的学好咏春拳者而写,高手可以来指点指点,假大师请绕过。
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疯子。
“我要打十个”
“中国人烧香不仅仅是用来计时,更表达了中国人的谦逊,”。。。
这些是电影《叶问12》中的经典台词。这不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台词,更是我的咏春的开始。
想学咏春拳,非常想学咏春拳。怎么学,在哪学,这都是当时我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
我不是天才,但还算有点悟性。曾经通过自学某省预结算改变了我职业轨迹。这一直是我引以自豪的事情,那时之后我有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肯钻、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因为种种原因我产生了学拳念头,于是我毅然、自信的开始了自学咏春拳之路。
刚开始学的是叶准师傅的三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我的确有“悟性”,只是一个晚上就能“学会”小念头、寻桥两个套路,并还算能“连贯”施展。于是我得意洋洋,“咏春也不过如此”。
每天坚持练习几遍套路就能体会到咏春拳的真谛,这就是我当时天真的想法。练着练着我突然问我自己:你是在做广播体操吗?你到底在干嘛?这些动作都是干嘛的啊?
于是我迷茫了,不知所措。
我不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所以连QQ什么的都不擅长。通过一个朋友我知道了原来QQ中可以有兴趣爱好群,并通过他我知道了两个群,即“咏春拳吧官方**流”及“黄祯咏春视频学习群”。
如果没有这两个群,我的生活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咏春拳吧官方**流”群,这个群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我只是想谢谢群里的某些仁兄。上次在群里我舌战群儒(或者定义为乱拳打死老师傅更妥当),虽然在我的“能言善辩”下,大家平分秋色,大家谁都没能说服谁,但是现在看来,谢谢你们。真心的!



1楼2013-01-10 13:11回复
    当时我们争辩的题目是“咏春拳是否能自学”。我当然是代表广大自学者,坚持能自学咏春的;那些仁兄则是坚持不能通过自学学好咏春的。
    “黄祯咏春视频学习群”这个群,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是一个学习的群,每天都有群友的练拳心得体会分享,每天都有高手的实时答疑解惑。建议想学好咏春拳但不知道怎么下手的初学者,那些想与高手切磋,渴望精益求精的大侠们,都可以加入这个群。大家共同学习咏春。
    在这个群里有一个网名为“陈医生”的,相信很多人都是熟悉他的。对于他,我只说两点,第一、一个已经是师傅的师傅为了学习地道咏春而向这位“陈医生”学习;第二、黎钊华师傅是这位“陈医生”的师兄。
    身处广佛地区的人是体会不到我们这些渴望学习咏春但身在千里之外者的感受的。一个身在千里之外但渴望学好咏春拳的不算什么,现实中,到底有多少类似我这样的,我是不知道,反正经常有类似我的初学者向“陈医生”请教学拳。久而久之,“陈医生”产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借助网络平台向我们这些身在千里之外但渴望学好咏春拳的人传授地道黄祯咏春拳。
    “陈医生”通过与更多武术爱好者的深入交流,于是,需要建立一个借助网络授拳的“黄祯咏春远程教育”的想法就坚定了。
    这个想法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网络从而实现远在千里之外的师傅通过看学员打拳做动作,第一时间纠正其错误。资深的自学者一定明白“第一时间”得到师傅的指点是多么的重要!
    这个想法首先是在“咏春拳吧官方**流”群及“黄祯咏春视频学习群”宣传推广了一下,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引用“陈医生”的话:“就好像上不了正规大学的可以上远程教育的。”
    我只是群里有幸知道这个想法的一个。我觉得这个想法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自学者的苦恼我经历过,我比喻其为“前面是大好光明,只是没有前行的路”。
    我以一个资深自学者的身份告诫那些仍旧执迷不悟的自学者们:不要迷信看书能学好咏春拳;不要迷信看视频就能学好咏春拳;不要迷信问几个问题就能学好咏春拳了。
    虽然“陈医生”只指点过我扎马和子午锤。如果有执迷不悟的自学者,还是坚持自学能学好咏春,那么,扎好你的二字钳羊马,然后冲拳200下,完事后低头看下自己的马成什么样了。“十个咏春,九个坏马”。不是吓唬人,没那么简单的。
    欢迎更多的自学者、渴望精益求精的中初级练习者,大师、高手们去“黄祯咏春视频学习群”,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咏春拳。
    希望更多的自学者、渴望精益求精的中初级练习者,大师、高手们能够接受、支持“黄祯咏春远程教育”这个想法。
    如果自学者真心想要早点学好咏春拳,而不仅仅徘徊于咏春广播操之间的话,就请加群251440097
    谢谢大家!
    


    2楼2013-01-10 13:11
    回复
      强烈支持先!


      IP属地:福建3楼2013-01-10 13: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1-10 1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