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乱入治,由治入乱——《电电》扬旗与《电软》的内外交困(1996-1998) 1996年春天,走出了停刊的泥沼,再次踏上顺调发展之路的《电软》杂志社,搬迁到了新的社址。从这一时期起,《电软》增加了与海外业界同行的往来,先后与日本和美国的许多游戏公司及出版机构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但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便是杂志元老之一的King离开了编辑部。 比起之前老D因出国深造而离职,这次King的离去从一开始便充满着反叛的色彩,这样说的理由之一,在于他并非是以很和平的形式与杂志社结束的合作关系,虽然当事人至今也都三缄其口,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编辑的King与常务主编刘文雨之间确实发生了一些分歧和争吵,并且成为了他离开的关键性原因。如同所有成为传说的事情一样,完全的真相也许是旁人永远难以触及的,即使当事双方不保持沉默,也难免会各执一辞,各说各的道理。笔者就收集到的信息做出的结论是,King和主编之间的分歧大致应该产生在办刊理念和价值观上面,而这两方面又是互为因果的。 在主编方面而言,对于电软这样一本发展中的综合资讯类杂志,强调的始终是信息量的丰富和全面,同时尽量在大范围内不让任何可能的读者流失。因此,首先无论游戏攻略、介绍还是业界评论,或者动漫作品的介绍文章,选题都尽量只找大众化的题目,而且不管什么题目,基本都要求把篇幅控制在两个页码以内,这样,即使对该主题没有兴趣的读者,也不会认为自己买到的杂志上有过多用不着的内容。 但这样做的结果,也容易令人产生一种与之相反的观感,就是这令杂志上什么东西都只是点到为止,结果会造成无论读者对哪个主题当真有比较深的兴趣,都会觉得看着完全不过瘾。重量级玩家出身的King 无疑会是这种论调的代表人物,因而对《电软》的方针必然有所不满——这在他日后自立门户时与《电软》针锋相对的办刊风格中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来——而当时作为普通编辑的他,无法说服主编接受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工作中必然地会表现不合作和消极的态度。于是,King会说主编的想法只顾商业性而不照顾真正的迷友,这会使刊物失去活力;主编则会认为King只具备做同人志的思路和热情,那只会把杂志送上绝路。而在工作上产生消极倾向之后,对杂志来说确实很难再有如原先般的重要价值——如果让笔者客观地说,虽然King后来在《电电》不论作为经营者、编辑还是作者,都创下了颇惊人的成绩,但若继续留在《电软》,这份潜力便不大可能发挥出来,也许只会一天一天把热情和创造性消磨下去。 总之,在裂痕不断扩大而终于演变成以争吵形式发生的冲突时,King的叛离也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而说“叛离”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离开后仅仅一个多月,市面上便出现了一本新的电玩资讯志《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King的身份便是这本杂志实质上的执行主编。 King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得到充分的条件做出新的杂志,主要是缘于得到了一位二渠道书商的支持,启动资金和发行两方面的需求因此都一举得到了解决。但因为那书商素质和见识有限,却又是唯一的最大股东,这种不完善的投资和管理体系的形成,就埋下了在几年后令《电电》及其相关的整个体系走下坡路的伏笔,这是后话了。 组成《电电》编辑阵容的,都是King在电玩圈中的至交好友,比起《电软》创刊时的编辑班子,他们的平均年龄更加年轻,整体而言对游戏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说起这个班子,除了为首的原《电软》编辑King之外,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政法大学出身的Blue(陈振宇),这位可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他比起King要略微年长,在《电电》的队伍建立之前,他已经是《家用电脑与游戏机》等杂志的作者,而在《电电》编辑部中,Blue以其稳健的作风和丰富的学识,在编辑、写稿、栏目安排、工作分配等方面表现了他全方位的能力,当King离开后,Blue身兼《电电》和后来创建的动漫杂志《梦幻总动员》的管理人职务,更充分施展出他的才华。 Blue之后,便是当时还在大学就读的Dragon(许海龙),《电电》早期时并不很突出的他,有着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全局观,在《电电》锻炼数年积累经验,为日后他离开北京加盟南方《电脑商情报》集团旗下,主持创建《游戏日》杂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的几位《电电》创刊编辑,Fox(付可)、Angel(张志)、Snake(尹龙)、Beak(白松涛),也都是各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Fox对电视游戏有着超群的见识和理解;Snake则是电脑游戏的大师级人马;Beak精于运营和业务;Angel是硬件专家出身。其中Snake最为了得,后来在前导公司和著名的门户网站TOM.COM都担任过重要职务,目前更与Beak一起自组软件公司在进行游戏开发,是国内业界著名的游戏制作人。 与完备的编辑阵容相对应,《电电》的作者群也是从一开始便集结了众多强者而吸引了大量人气,尤其是King拉到了从《电软》时代便与他私交甚厚的雪鹰、赤军和Akira三人,在《电电》创刊后的数年中,这三位重量级撰稿人的作品,为杂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电电》的创刊号封面选用了一张火焰背景的“超时空要塞迈克罗斯7”的海报,对内容的处置也象海报的色调般热烈而震撼,并且正如前面提到的,作风完全与《电软》针锋相对,每期无论是攻略还是介绍游戏周边的文化、知识类的综述特稿,都毫不吝惜页码地安排篇幅,动辄就是十来个页码的大特辑,让作者写得过瘾,玩家和读者们也看得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