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自己吧 关注:39贴子:3,626

【文学的艺术】林清玄散文精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林清玄简介: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1楼2007-06-05 17:13回复
    红尘有缘

    释缘

     问世间“缘”为何物,真叫人不好捉摸。

     因为无法诠释人与人相遇、相知、相交的底蕴和玄机,人们便认同且袭用了从禅语中拈出的那个字——缘。

     惜缘在亿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在众生芸芸的红尘人海中际会于此地此 处,无论男女长幼,无论贫 富美丑,这一段尘缘足堪珍惜。

     情缘缘是天意,也关人情,盖因有情而后结缘,或有缘而后生情,倘若无情,如何有缘? 即便有缘,也是孽缘。

     随缘

     人们常说随缘,但随缘不应是等缘。

     “有愿才会有缘,如果无愿,即使有缘的人也会擦身错过。”极具禅心慧思的台湾作家林清玄如是说。

     信缘

     有这样一种朋友,也许相隔万水千山,也许分别十年八载,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彼此心中的那份默 契与牵念。所以我相信,两缘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悟缘 耳闻目睹曾经恩爱的夫妻因小事反目,共赴艰险的朋友因蝇利成仇,颇感难解。思之再三,似有醒悟:一切美好的因缘都应有三个支撑点方能长远——重情,守义,惜缘。

     类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是空间上的缘。

     为什么数百年前,上千年前某个人的思想、情怀、感悟会与我如此 相似?为什么不曾谋面,不曾晤谈,心中竟是这般亲切,又是这样喜欢?为什么月光像是他的凝视,清风仿佛他的呼吸?心 有灵犀,千年相通——这是时间上的缘。

     了缘

     说不尽的缘。道不破的缘。了不断的缘。 是缘,非缘。有缘,无缘。缘深,缘浅。缘起,缘尽。有人灰情灭欲, 斩断尘缘;有人藕断丝连,再续前缘。良缘变孽缘,仇缘变情缘。一面之缘与一生之缘或许只在一念之间。 或是情在缘 已尽,或是缘在情已绝……呀!这红尘中的是非恩怨,离合聚散,又怎是一个“缘”字了得!


    2楼2007-06-05 17:13
    回复
      红磨


      3楼2007-06-05 17:15
      回复
        永 恒

         有一次,她告诉他一个故事。

         说是有一对情侣一起去登喜马拉雅山,恰好遇到雪崩,他被滚落的雪卷走,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而她则站在那滚 去的雪堆旁边,呆在当地。

         她回家以后,常常在梦里出现他在雪中呼喊的影像,她决心去找埋在雪中的他。每一年,她都去喜马拉雅山出事的 地点找他,一年一年过去了,找了二十年,终于在山脚下找到他。

         那个时候,她已经两鬓飞霜。皱纹满布,而他还是雪崩时二十年前的青春容颜。她深深地感觉到时光的力量。

         说完故事,他们都深深的动容了。

         她问他:“感情是可以永恒的吧!”

         他说:“这样就是永恒吗?”

         后来谈起了永恒,那时他们正在热恋,都真真地体会到感情可以永恒。

         他们到最后也分开了,分开的地点不在喜马拉雅山,而在台北,但永恒已经像喜马拉雅山的雪片,纷纷落了一地, 一下就溶化了。

         除非有雪崩,但雪崩也不能保证永恒。


        花与树的完美

         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是多么的美呀。”

         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 即使是路边的花树也都是 很美的。”

         花园主人的说法令我感到意外,确实,世上没有一棵树是丑的,也没有一朵花是丑的,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相对于一棵树或一朵花,作为人的我们就显得有各种分别:是非、善恶、高低、美丑,高尚得像一棵树,完美得如一朵花的人,是多么少见呀。

         我深信,花与树的完美,是来自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我深信,人如果也无清净丑陋低俗的想法,就 会走向高尚与完美之路。


        4楼2007-06-05 17:15
        回复
          卢浮


          5楼2007-06-05 17:16
          回复
            一只鸟又飞走了

             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5秒一次。儿子的好奇 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

             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 只鸟?”我把电话拿来听, 话筒里播着: “下面音响十一点五分五秒……下面音响十一点六分零秒……”原来,儿子把 “秒”听成“鸟”,“十一点五分五鸟,十一点六分零鸟”,这不是非常奇怪吗?我正在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 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 上的鹭鸶成行。

             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


            6楼2007-06-05 17:16
            回复
              波尔


              7楼2007-06-05 17:17
              回复
                路上的情书

                 我捡过一封诀别的情书。

                 情书上有这样看来普通的句子:“当初是我选择了你,心里明知与你不会长久,还是执著的选择了你。”

                 “这些日子以来,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段路。”

                 “你是一个很好的人,你一定会认识比我好上千倍的女孩。”

                 “由衷地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你依然过得好。”

                 会捡到这封情书是很偶然的。有一天我在路上散步,刮起一阵强风,一个印刷十分精美的信封落在我的眼前,信封没有署名,也没有缄封,我就打开来看。

                 是一封很长的诀别信,看来是十七岁的少女写给十八岁的男朋友的信,显然她是要离开他了,于是找了许许多多藉口。

                 奇怪的是,这封信收信和发信的人都没有名字,写信的少女叫作“March’,她的男朋友叫作“Decenber”,是三月写给十二月的信呢!可以想见十二月收到这封信,脸如寒冬的样子。三月的信写得这么苦,心情也不像阳春的季节。

                 可是,这么重要的信为什么会掉在路上呢?

                 它有几个时间的可能,一是少女写好信不小心遗落的,二是她随手丢弃,三是男朋友收到后,非常生气,回家的路上就顺手扔了。

                 不管如何,这封没有地址与署名的诀别信,一定是亲手递交的,可见这个少女非常有诚意,又写诀别信、又亲手交托。不像我们年轻时的感情事件,对方离开时的理由到如今都还是谜一样。

                 三月在信里说:“在你十八岁生日时,无论我在不在你身旁,一定会送你一枚银戒指,传说在十八岁生日时收到银戒指,此后将会一路顺畅平安。如今,这段甜蜜的过去就要放弃,明知你是真心爱我,December,回头再看一眼,再看一眼就好,珍重!再见!”

                 这结尾写得真不错,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读着路上偶然捡到的情书,想到少年时代我们的情感都是如此纠缠的,因为不能了解一切都只是偶然。

                 银戒指何必等到分手之后再送,今天送不是很好吗?明天的事,谁知道呢?
                 不知道后来三月找到四月,十二月找到一月没有?

                 那信纸也选得很好,是一个背着行李站在铁轨交叉点的少女,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好。“不管怎么走,都会有路。”我把诀别的情书收好,想起这句话。


                8楼2007-06-05 17:19
                回复
                  柏林


                  9楼2007-06-05 17:19
                  回复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的望着我。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呋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丐尊不忍的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丐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成有成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10楼2007-06-05 17:20
                    回复
                      汉堡 德国


                      11楼2007-06-05 17:20
                      回复
                        慕尼


                        13楼2007-06-05 17:21
                        回复
                          前世与今生

                           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

                           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我告诉他:“我可以确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它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掌握今天吧!”

                           前世或来生看起来遥远而深奥,但我总是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很好的领悟力,就能找到一些过去与未来的消息。

                           就好像,我们如果愿意承认自己的坏习惯与坏思想,就会发现自己在过去是走了多么偏斜的道路。我们如果愿意去测量,去描绘心灵的地图,也会发现心灵的力量推动我们的未来。

                           因此,一个人只要很努力,就可以预见未来的路,但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回到过去。

                           所以,真正值得关心的是现在。

                           我对那时常做前世梦的朋友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前世的梦,还不如活在真实的眼前。”
                          真的,世人很少对今生有恳切的了解,却妄图去了解前世,世人也多不肯依赖眼前的真我,却花许多时间寄托于来世,想来令人遗憾。


                          14楼2007-06-05 17:21
                          回复
                            科隆


                            15楼2007-06-05 17:22
                            回复
                              纯善的心

                               我每一次去买花,并不会先看花,而是先看卖花的人,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把自己打扮得与花相衬,是不应该来卖花的。

                               惟有像花的人,才有资格卖花。

                               像花的人指的不是美丽的少女,而是有活力,有风采的人。

                               所以,每次我看到俗人卖花,一脸的庸俗或势利,就会感到同情,想到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就是卖花、卖伞和卖香。那是因为这三种行业是纯善的行业,对众生只有利益,没有伤害,可以一直和人结善缘。

                               可叹的是,有的人是以痛苦埋怨的心在经营这纯善的行业。

                               我经常去买花的花店,卖花的是一位中年妇人,永远笑着,很有活力;永远穿着干净而朴素,却很有风采。

                               当我对她说起民间的说法,赞美她说:“老板娘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报,才能经营这纯善的行业呀!”她笑得很灿烂,就像一朵花,不疾不徐地说:“其实,只要有纯善的心,和人结善缘,所有的行业都是前世修来的。”


                              16楼2007-06-05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