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丽影吧 关注:223,530贴子:1,624,120
  • 16回复贴,共1

【背景资料】元世祖东征日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存在手机里的TXT上无意间看到的,来自《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
古墓丽影新作的背景故事是劳拉搭乘“坚忍号”寻找忽必烈失落的舰队,见下图。


IP属地:上海1楼2013-01-20 22:49回复
      1268年,忽必烈第3次派遣黑的、殷弘使日。元世祖依旧要求高丽人当向导,在高丽人潘阜等的带领下,黑的等于次年3月到达对马岛。此时,日本列岛西部邻近高丽的邦国和居民都已经被幕府发动起来,准备抗击蒙古入侵,因此对蒙古使节的到来没什么好态度,岛民开始起哄,驱赶黑的等人。蒙古人黑的久经战阵,哪咽得下这口气,于是在撤逃的同时,掳掠了两个岛民塔二郎和弥二郎。4月,黑的等回京复命,献上掳获的两个日本人。忽必烈大喜,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向日本人展示他的大度和风采。他命令元朝廷的官员好好招待二人,并赠送礼品,同时由中书省起草致日本朝廷的牒书,最后派遣高丽人金有成携国书送塔二郎、弥二郎回国。但忽必烈的愿望又落空了,日本人还是没有什么回应。压力来自于日本的武士阶层,他们尚武斗勇,反对政府回应强横无礼的蒙古。
      1270年,忽必烈久不见日本回信,决定再派使节赴日。陕西宣抚使赵良弼闻讯,主动请缨要求出使日本。元世祖于是授赵良弼为秘书监,携国书出使日本。这封国书大体上还是很客气的,书中说:或许是因为高丽权臣林衍叛乱导致道路梗塞,所以日本使节才没有来,否则,以日本这样知礼的国家,怎么能不理睬元朝的通好之举呢?这其实是在给双方找台阶,留下回旋的余地。当然,以忽必烈的脾气,最后还少不了武力威胁一下,“其或犹豫,以至用兵”。次年9月,赵良弼在高丽人徐称的陪同下,率一行百余人到达日本筑前的今津。日本人看到蒙古的使船,持刀准备围攻。赵良弼没有龟缩在船内,而是舍舟登陆。今津守将请赵良弼入板屋内,并且派重兵包围。第二天,日本太宰府太宰少贰藤原经资率军前来,经资让武士们列阵以彰声势,随后,经资便开始厉声责问赵良弼,要求赵良弼交上国书。赵良弼镇定自若,说:“大元的国书应该交给贵国的天皇,天皇不允,则交给幕府的大将军,除此之外,我不会交出的。”藤原经资悻悻而归,几天后,他又来了说:“日本国自太宰府以东,上古使臣没有来过的。现在贵国派遣你来,你不出示国书,我怎么相信你,把你送到京都去呢?”赵良弼自然是熟读中国史书的,于是引经据典反击:“隋文帝派遣文林郎裴世清来到,你们的国君出城迎接;唐太宗、唐高宗派来的使节,都见到了贵国的国君,为什么就独独我不能见国君呢?”藤原经资是秉幕府的意志而来,也不敢擅自做主,双方大约经过一番谈判,最后决定由赵良弼抄录一份国书,请藤原经资呈上。国书呈上之后,日本朝廷还是没什么回应,反而命令太宰府将赵良弼等人送回对马岛。


    IP属地:上海3楼2013-01-20 22:50
    回复
        江南军本应在6月中旬前到达平户岛,与东路军会师。但是此时与江南军一起出发的元军总指挥阿剌罕病故,忽必烈任命阿塔海为两路军总指挥代替阿剌罕。范文虎按照原计划,已经派出先遣舰队赴日本,但阿塔海久等不至,最后实在不能再耽搁了,于是范文虎只好命令全军出发。这时候,在忻都、洪茶丘那边,由于处境不妙,迫切需要援军,江南军失期不至,令忻都等心急如焚。忻都问金方庆:“江南军久等不至,我们又已经船坏粮尽,该如何是好?”忻都言下之意已经想退兵了,金方庆没有回答。10天后,忻都又问计于金方庆,金回答说:“来的时候我们带足了3个月的粮食,现在还剩1个月口粮,再等等江南军吧,两军会师后再战还来得及。”
        1281年7月底,江南军以3500余艘战舰载10余万大军到达预定阵地,与东路军会师。忻都等大喜过望。由于日本武士常常前来骚扰,元军以舳舻相连而进,长达数十里。诸军意欲先攻下志贺岛,但志贺守军有地利优势,元军没有什么进展,还损兵折将,招讨使忽都哈思阵亡。元军诸将于是舍志贺岛,移师肥前鹰岛。7月30日,元军看到海中山影浮波,似乎有礁石,犹豫之下没敢渡海口登陆。就在这一天,大海上突然出现很多怪现象,大鱼翻出海面,海水中散发着硫磺味,这其实是风暴来临前的征兆。元军将士非常恐惧,但是由于统帅没有航海经验,也就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应对。但元军中也有精明的将领,江南军将领张禧就弃舟驻扎平户岛陆地,并且命令所部的舰只相隔50步停泊。闰7月1日夜半,灾祸来临,突然之间,电闪雷鸣,飓风疾起,天降豪雨,巨浪如山,元军的部分战舰顷刻之间倾覆海底,其他的因为停泊过近,在巨浪中互相撞击,以致舰毁人溺。元军溺死者不计其数,死难者尸体被海流带到浦口,漂浮在海面上,堆积成了小山。江南军统帅范文虎舰毁,幸亏抱一块木板,才被部将张禧救起。可是已经吓得魂飞魄散的范文虎决定退军,张禧反对说:“士卒虽然死伤大半,但活下来的都是年轻力壮者,反正已经是无路可退,不如拼死一战,或许还能生存。”范文虎不同意,说:“回去之后如果朝廷责怪,我担着,与你没有关系。”张禧于是分出战船给范文虎,同时收拾残卒,共同离去。当时平户岛上还有4000余名兵卒无船可乘,范文虎下令弃之不管,张禧不忍心,将船上的75匹战马抛弃海中,带上了这些士兵。


      IP属地:上海7楼2013-01-20 22:55
      回复
        ------------
        元世祖东征日本(4)
        ------------
        元军统帅逃跑后,被抛弃在日本海岛上的士卒还有近3万人。由于没有将领,众人推举张百户为统帅,准备伐木作船返回。孰料日本武士开始进攻,元军没有粮食,饥饿异常,根本没有战斗力,一番抵抗之后,全部投降,日军将俘虏押送到博多,全部杀害,仅留新附军唐人(即原南宋军人)和工匠等作为奴隶。元军近15万人,4000余艘战舰,没有败于日军,却亡于台风。
          范文虎回去后自然不好交代,于是撒谎告诉忽必烈:“到日本后,想进攻太宰府。没料到暴风突然来袭,本来还想继续战斗,但是厉德彪、王国佐、陆文政等人不听节制,仓皇逃跑。于是就收集残军回到高丽合浦,然后就地遣散了。”范文虎的谎言很快就被戳穿,一年后,在日本沦为奴隶的军士于阊逃脱归来,向忽必烈揭发了“诸将各择坚好船乘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不久,又有军士莫青和吴万五两人也逃回来了,所述与于阊相同。忽必烈异常震怒,下令治范文虎等征东诸将之罪,唯独张禧幸免。
          忽必烈对两征日本的失败耿耿于怀,决定再征日本,任命阿塔海为总管筹划东征之事。不过,在忽必烈死之前,东征之事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忽必烈死后,元朝再也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征日计划。在日本方面,幕府一方面为元的第三次入侵作准备,另一方面打算报复高丽两次随元入侵,出台了“异国讨伐令”,虽然最后并未实际派兵,但还是有不少小股部队到高丽南部沿海抢掠骚扰。高丽国王还曾因此上书忽必烈,要求增兵防御。1299年,元成宗派遣僧人一山一宁持国书赴日求通好,幕府执权北条贞时未加害一山一宁,但也没有回信。此后,再也没有双方官方来往的记录。


        IP属地:上海8楼2013-01-20 22:55
        回复
          完毕。。。


          IP属地:上海9楼2013-01-20 22:56
          回复
            马一个,被窝看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1-20 23:00
            回复
              书上毛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1-20 23:48
              回复
                1楼有“古墓丽影”4个字。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3-01-21 00:10
                回复
                  原来如此啊!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1-21 00:23
                  回复
                    很好很好,楼主辛苦了^^


                    IP属地:山东14楼2013-01-22 15:16
                    回复
                      好霸气的历史帝……可惜我历史考试有点伤!以后要加油!!


                      16楼2013-01-22 19:11
                      回复
                        楼主发表此主题是什么意思?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1-22 19:15
                        收起回复
                          也算是长见识了吧,辛苦了~


                          IP属地:江苏19楼2013-01-22 23:51
                          回复
                            唔,好帖,先回再看


                            IP属地:北京20楼2013-01-23 2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