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玉吧 关注:546贴子:2,949

【和田玉】---真假辨别方法及相关专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田玉又被称为和田美玉,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和田玉的价格扶摇直上,涨升到了“须仰视才见”的地步。在资源日渐短缺以及暴利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人开始了“人造籽料”甚至“人造和田玉”的探索,和田玉市场乱象丛生……
除非你是一个熟门熟路的人,否则要买到和田玉的山料还确实不太容易,即使山料的产量比籽料高出不止10倍。何以至此?知情人士会告诉你,很多山料都拿去“滚”了。
滚,也就是将山料磨成卵石形状,然后上色,冒充籽料出售。在同等品质下,籽料的价格是山料的数倍至数十倍,虽然滚染需要一定的成本,但相对于可能的暴利则属微不足道。当然,此类染色料相对低级,稍有经验的买家是不会受骗上当的。于是,高级一些的来了。
毛孔,是人们鉴别是否籽料的重要依据之一。普通的滚料当然没有毛孔,但用喷砂机一通狂喷,情况又会如何呢?如果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说实话有时候还真可能上当。并且不光籽料可以由喷砂“造”出来,同样是玩家们所喜爱的戈壁料也可以用较粗的砂子“喷”成,一不留神就可能打眼。


IP属地:吉林1楼2013-01-29 09:03回复
    如果喷砂料还不算高级,那么,还有更高级的招数等着你。
    这就是行内所说的“二上”,也就是在真正的籽料的基础上再加色。加色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先的皮色不够鲜艳,难卖高价;二是玉质不够好,一旦加重皮色,瑕疵就被掩盖了。尤其是其中形状、白度均比较好的籽料,一旦加上喜人的皮色,其市场价格也就不止翻一番两番,而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一个至数个零的问题了。现在染色技术突飞猛进,不法商人也舍得在原本比较好的料子上下工夫花本钱,以至于行内老手、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更何况普通消费者?
    再一个就是广义狭义和田玉之乱。根据2003年颁布的新国标,只要透闪石或阳起石达到一定比例,均可鉴定为和田玉,和田玉也因此不再具有产地意义。有了标准本是好事,但麻烦也跟着来了:我国青海、邻国俄罗斯、韩国也都出产软玉,加拿大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出产品质不错的碧玉,“广义和田玉”于是乎满天飞,甚至风头早已盖过真正的和田玉。据笔者观察,现在电视购物里售卖的和田玉基本上都是广义和田玉,其中大多数还都是市场价格最低的韩国春川出产的软玉,即业界所称的韩料。
    更有甚者,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假得离谱的“和田玉”也纷纷出笼了——
    在网店里搜一搜“羊脂玉牌”,会跳出来数千个搜索结果。有价格数万甚至更高的,有几百上千的,甚至还有几十件“一口价”在百元以内。一块号称“工艺精湛的和田羊脂玉”,甚至还在后面加括号注明“包真”,售价仅85元,并且还包快递。笔者曾“有幸”见到过一块类似的东东,告诉持有者这只是一块脱玻化玻璃(有的又叫高筋玻璃)制品,但他将信将疑,直到后来亲自送检,结论确实是“玻璃”,这才不得不承认“又上当了”。实际上,很多玩了几十年和田玉的玩家,都可能没有见识过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而不到100元即可买到“羊脂玉”牌子,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鉴定证书上确实注明是“羊脂玉”,也仍不可轻信。因为羊脂玉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化标准,一些鉴定机构为利益所驱使,只要白度稍好一些的软玉,且不管是和田料还是俄料青海料甚至韩料,均可出具羊脂玉报告,于是出现了“真羊脂难得一见,证书羊脂满天飞”的乱象。


    IP属地:吉林2楼2013-01-29 09:03
    回复
      除了玻璃,现在还有一种树脂加玉石粉的产品也在市场中混水摸鱼。玉石加工肯定会产生很多粉末和没有商业价值的边角料,不法商人就将这些东西磨成粉,然后加上树脂压制成玉件模样,有的还装模作样地在上面“动动刀”,给人以人工雕刻的迹象,蒙骗消费者。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的恶果正在逐渐显现:一些原本青睐和田玉的爱好者因为反复“吃药”而选择“回避”;同时,为避免买到假货或者广义和田玉,人们更加狂热地追逐籽料,以至于出现了和田玉“只重外表(皮色),不重内涵(玉质)”的怪现象,而这反过来又促使造假者更加疯狂地造“籽”,形成恶性循环……


      IP属地:吉林3楼2013-01-29 09:03
      回复
        此文献给爱玉,却只能在淘宝上购买玉石的朋友——籽料篇 xjwolfsoul
        此文献给爱好和田玉,却因为生活环境,无法直接购得和田玉,只能上网购和田玉的朋友。
        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网购有着自己的优势,价格便宜,选择多。但同时存在着风险,比如图片与实物不符,以假乱真,退货难等等问题。我从高中时代就混迹在本地的电脑市场,大学学习网络技术专业,同时自己也是一个淘宝卖家。自己又喜爱玉石,对和田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结合了自己小至衣服生活用品,大至几十公斤的健身器材,还有医疗器械的成功网购经验,写出下面这篇帖子,不足之处,多有包含。
        这次,我们主要聊聊在淘宝购买籽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比较玉器多种多样的假货,其实籽料造价方式还是比较单调的。先说说淘宝中几种常见的籽料造假方式:
        1.磨光料仿籽料
        这个大多刚刚接触和田玉的小白们对这个是最美抵抗力的,几乎所有刚刚接触和田玉的小白都会购买一两颗磨光料。夸张的说,购买磨光料是对籽料认知的开始。。。
        上两张淘宝最常见的磨光料产品,手链
        关于为什么能出证书,我想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解释了。


        2.染色,假借赌石之名
        一块染得通红的石头,有可能是山料的僵,有可能是石英岩,有可能是东陵石,有可能是任何一块白色能透光的石头。只要染上一层厚厚的红色,在开上一个小小的天窗,露出喜人的白肉。就是炙手可热的红皮籽料。
        先来图~~

        来看看这幅图,我图中圈出来的地方,有没有很像墙面刷油漆造成的·~~~~
        我觉得这块石头的卖家真的在侮辱买家们的智商~

        多的不说了,买这个玩意的,十有八九是贪图便宜。。。
        上面忘了了一点,原来染红色最受欢迎。
        现在染灰色,和黑色也很瘦欢迎,大多打着俄籽的名义在骗人。
        一时半伙的没有在淘宝找到图,所以就先不上了。后面找到在补上。
        3.高端的作假(喷砂做毛孔,修形)
        上面都是一些低级的手段,比较好辨认。
        当然还有一种作假,其实不能说它是完全作假,
        比如有些残籽,半僵半玉的白籽,一些商家为了卖更高的价格,会把不好的部分修掉,然后利用一些手段,做上假毛孔,来以假乱真。如果小白遇上这种手段,那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不过也会遵循一个规律,作假水平越高,作假成本越高,只有一些高端的料子,才会使用这些高成本的作假手段,所以建议小白们最好少在网上买高额的籽料。
        4.低品质,高价格
        淘宝中这种卖家几乎是最常见的了,拿着价值几十元的籽料卖几百块甚至上千块。
        大多使用方法“乾坤大挪移”转移买家视线,把买家的眼光通过一些精美的词汇分散开来,从尔忽略石头的瑕疵。
        例如下面这个:
        原籽,原生态,完美把件,多美的词汇,
        雪莲8来看看大图,我简单的处理一下,加深了对比度,看看肉里的玉花,棉,你觉得,虽然这的确是原籽,可这是完美么~


        IP属地:吉林4楼2013-03-28 10:58
        回复

          5.装神弄鬼
          故事永远都是故事,这个事情跟每个人的世界观有关,不多评论。

          6最经典的方法,高曝光
          这招绝对是淘宝玉石卖家屡试不爽的一招,不过总是与图片不符,买家退货,卖家也是会头疼的。所以加一些条件,这样买家就没话说了~~~

          小白:掌柜,我把显示器的亮度都调节到最低了,但是料子实物颜色跟图片差距还是很大啊!
          掌柜:哦,那是因为你的显示器跟我不是同一型号,我用的是奥迪A8牌显示器,颜色显示上是存在差距的。
          小白:可是我也用的是奥迪A8牌的显示器啊?
          掌柜:哦,我的是3.5L,跟你不同
          小白:。。。。。。。。
          小白:能退货么?
          掌柜:这个不是我的问题,是您的问题,建议您先更换显示器,如果还是存在与图片不符的情况,我会退货的,百年老店,3冠信誉,您尽可放心!
          小白:。。。。。。
          总结几个淘宝购买籽料的经验:
          1.不要一味的看图片,要问,图中凡是你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要一一向掌柜提出来,让他做出解释,如果买回来,发现他的介绍存在欺骗,这些聊天的截图,是您向淘宝申诉的最好证据。
          2.切记不可只看表面,透光图很重要,即便看不清结构,但内部的瑕疵还是可以发现的。
          3.一定注意,卖家的石头是否打了油。打了油的石头,指头在石头上留下的指纹痕迹在侧光下,和毛孔相似,非常具有迷惑性。
          4.坚信,籽料一定有毛孔,毛孔是你选择籽料的第一关,没有这个,什么都免谈。
          5.请勿在网络上购买昂贵的籽料,这种情况经常会让你得不偿失,淘宝上东西虽然便宜,但是不会有10万德东西卖两万这么好的事轮到你。
          6.一定注意一元拍里的非常上眼的籽料,大多发到你手里的是另外一个东西。
          7.在淘宝卖家的嘴里,原石和籽料是两码事。不要以为卖家给你说原石,就一定指籽料,这里面很可能是另有所图。
          8.勿对淘宝中所谓的“特色”籽料抱有太大的兴趣,所谓淘宝中“特色”籽,大多都是在某一方面烂的很极致。
          9.如果你需要和田玉籽料标本,淘宝里有很多5元,10元的标本籽。大多都是青玉。作为标本,这就够了,请勿看着几百块的一级白籽心动,想着买回来当标本。还是那句话,天下几十亿人,便宜不会让你捡。
          10。和田玉籽,白不过巴玉,透不过青海,油不过石蜡。勿盲目追求,白度,透度,油性。一块籽料,肉质是你首要注重的。
          先写这么多吧,等到发现别的什么东西了,我在补充~~~~


          IP属地:吉林5楼2013-03-28 10:58
          回复
            +++++++++++++++++++++++++++++++++++++++++++
            真假和田玉戈壁料鉴别对比图一、料质特征:人工假戈壁料,意思是人造的戈壁料,是通过人为加工出来的,使用的材质一般是用山料或是籽料边角料,最多的是用的山料,市场上常见的人造戈壁料几乎包括了所有和田玉的类型和品种,像碧玉,青玉,墨玉(青花),白玉,青白玉,糖玉等等。二、内部特点:人造加工的假戈壁料,肉里一般都有裂,花,僵,有的甚至比较严重(或是基本没有利用率的料子),当然也有用好料做成的人造假戈壁料,但是市场上非常少,价格也不低的。三、加工方式:人造假戈壁料加工方式,与滚筒和田玉籽料的加工方式比较接近,磨料是用的目数较大的氧化铝磨料磨制出来,也有的是通过高温后迅速冷却加工出来的,方法不同,但产出的产品是相同的。所以在购买戈壁料假的时候,一是要看料质(透闪石成份是前提,再去看花,棉,裂,串僵,杂质),二是要看天然的毛孔特征,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这是真的戈壁料比如观察下面四张“仿糖青白玉戈壁料”(实为糖白山料)的图片,虽然已经有了和戈壁料比较相似的毛孔表皮,如果认真观察会发现毛孔的表皮大小和形状比较均匀,毛孔的边缘部分较自然氧化风化形成更为规律性,也就是说,更完美一些,同时在棱角处都有着和山料感觉相似。下面是我在巴扎上拍的二块人造假戈壁料再来几张图片:第一张图片为人工做的假戈壁料,图片可能看不清楚,但仔细看有人工加工的痕迹,也就是刀痕。这要仔细的看,再往后看后面的三张图为真戈壁料,但要多仔细的看图或实物,实物在手会更清楚一点。这也是一个山料仿制的戈壁料


            IP属地:吉林7楼2013-03-29 23:19
            回复
              ++++++++++++++++++++++++++++++++++
              白色玉石≠白玉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种类,是白色软玉的特定称号。软玉因产于新疆和田,所以常被称为和田玉。软玉因所含矿物和化学成份的差别而招致颜色的不同,所以软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尚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软玉种类。
                软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两者含量之比变化很大,其次还会有少量的其它矿物,当软玉中的透闪石含量到达95%以上时,因透闪石中含铁低而呈白色,这种白色软玉就是白玉,白玉是高档玉石,其中犹如炼成的羊脂者,称为“羊脂玉”,是软玉最为名贵的种类。白玉因其美丽而宝贵而深受人们的喜欢。
                总之,白玉是以透闪石为主的白色玉石;而由其它矿物为主构成的玉石,绝不能因其色白而称为白玉。那么,为什么会发作“随意”命名的“白玉”呢?主要有两方面的缘由,其一,有的运营者也不理解的白玉专指透闪石质地的软玉,而是依照颜色去命名;其二,成心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称为白玉,以假充真,这就是不法行为了。
                在玉石市场上,常有两种白色玉石被称为白玉。
              一、是方解石类玉石,外观近似白玉,例出市场上所谓的“阿富汗白玉”就是由方解石构成的玉石,其实就是一种大理石,只不过色很白,半透明,常雕成白菜,寓意意味“百财”。这种玉石硬度很低,普通小刀即能刻动,是不难辨认的。二、是石英岩类玉石,色白、较细,外观很像白玉,过去所谓的“京白玉”,就是一种细粒石英岩,颗粒很细,但不能称为白玉,石英岩类的玉石硬度比白玉高,因而白玉显出更强的玻璃光泽,在没有仪器检测的状况下,能够据此分辩。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的旧货市场常以玻璃制品冒充白玉或古玉,玻璃制品中往常又以看到大小不定的圆形气泡。只需见有气泡就可肯定不是白玉。但是,玻璃制品有的也无气泡,所以无气泡者一定是真货。要做到有把握地买到真货,还是应该找地矿珠宝玉石的检测部门去检测,由于有些白色玉石酷似白玉,不停止严厉地检测,很难做出精确地判别。


              IP属地:吉林8楼2013-03-29 23:28
              回复
                ++++++++++++++++++++++++
                白玉市场别被相似玉蒙蔽双眼和田白玉是专指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和田玉),而由其它矿物为主构成的玉石,绝不能因其色白而称为白玉。有的运营者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一概称为白玉,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成心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称为白玉,以假充真,这就是不法行为了。在网上经常有一些卖家把新疆产的一种白色东陵玉成心叫做\"新疆白玉\",混杂视听,和田便民网不少买家受骗后投诉,卖家还狡赖说,新疆白玉有很多种,他没有说是和田玉—白玉。在玉石市场上,和田便民网常有两种白色玉石被称为白玉。
                一是石英岩类玉石,色白、质地较细,外观很像白玉,过去所谓的\"京白玉\",就是一种细粒石英岩,地矿部门评价的“油石”矿,颗粒很细,但不能称为白玉,石英岩类的玉石硬度比和田白玉高,因而比白玉显出更强的玻璃光泽,在没有仪器检测的状况下,能够据此分辩。
                1、水石:这种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构造是颗粒状。颜色呈惨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
                2、水白玉:是河南南阳玉的一种,属斜长石,玻璃光泽,有的很透,也有半透的,手掂较轻飘,整体看上去白中发乌(与发灰或烟青的青花玉全然不同),但认真看时又找不到\"乌\"在什么中央,又叫乌白玉,地摊上多见 。
                3、东陵玉:常见的东陵玉为绿色,也有蓝色、红色、白色,产地较多,新疆产的东陵玉为白色,属石英岩,粒状构造,光泽强,比重略轻,东陵玉也常用来做玉饰品,东陵玉手镯市场价约100-150元左右,小挂件约30-50元,有名的石头记就有许多东陵玉的观音和佛,有时绿色的东陵玉经常用来冒充溢绿的翡翠。其他几种与白玉类似的玉石很少用来做饰品,由于价值太低,只用来做大型雕件。
                二是方解石类玉石,外观近似白玉,例如市场上所谓的“阿富汗白玉”就是由方解石构成的玉石,其实就是一种大理石,只不过色很白,半透明,常雕成白菜,寓意意味“百财”。这种玉石硬度很低,普通小刀即能刻动,是不难辨认的。
                1、大理岩:这种玉石颜色呈白色,硬度较低,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构造为水线状、条纹状。
                2、阿富汗白玉:由于阿富汗白玉玉质十分细腻平均,光泽油润,肉眼看不到玉花,经常用来冒充上等白玉或羊脂玉,区分的办法很简单,只需用手指甲用力刮一下,假如能刮下一点白色的皮,就不是白玉。 另外还有一种蛇纹石玉,即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岫玉产量较大,硬度低,易断裂,价钱较低。普通透明度比拟高,以湖水绿色为主,主要用来冒充和田青白玉、青玉,黄色岫玉也比拟常见,主要是冒充黄玉,岫玉也有白色的,而且玉中有棉絮。如今新疆也发现了大量蛇纹石玉。由于岫玉硬度小于5,故划不动玻璃。
                和田便民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的旧货市场常以乳化玻璃冒充白玉或古玉,玻璃制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大小不定的圆形气泡。只需见有气泡就可肯定不是白玉。但是,玻璃制品有的也无气泡,所以无气泡者一定是真货。要做到有把握地买到真货,还是应该找珠宝玉石的检测部门去检测,和田便民网由于有些白色玉石酷似白玉,不停止严厉地检测,很难做出精确地判别。
                和田玉的硬度是很高的,韧性也很强,和田玉能够划玻璃,而本身无损伤。关于其他的玉石来说,只要石英岩类玉石能够划玻璃而本身无损伤。而水石常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极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惨白的颜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泽,水石较干涩,光泽不好。
                和田便民网特别提醒从外观上区分和田白玉有三个方面,和田白玉肉眼能够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构造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构造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外表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外表有十分细小的凹凸,相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手工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一方向的纹路;留意察看阴刻线,由于和田白玉韧性很强,雕琢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硬度固然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缘由,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琢的痕迹。这就是白玉辨别的方法,请大家记住。


                IP属地:吉林9楼2013-03-29 23:28
                回复
                   ++++++++++++++++++++++++++玉石鉴别有妙招+++++++++++++++++++++++++++++++++++
                  louis03123
                  1.轻松分辨新老玉有妙招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2.和田玉鉴定有妙招
                  和田玉很油润?当然。据说,和田玉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天然矿物中油脂感最强的。但有没有不那么油润,甚至完全不油润的?有,这就是玉友们常说的“干”。那么,有没有不是和田玉而比较油润的?也有,比方一些玛瑙或岫玉看上去也显得比较油润。这样一来,仅凭肉眼,要完全分辨和田玉或者岫玉或者玛瑙或者其他类似的玉石岂不是很麻烦?是的,并且这也是常常造成误判的重要原因。
                  还有就是硬度。和田玉的硬度大都在摩氏6-6.5,但也有少数山料确实不怎么“硬”。我就曾经上手过一块飘糖花的白玉镂空把件,甚至连普通玻璃的边缘都能划动它,其硬度最多与玻璃打个平手,但其外观确系和田玉无疑。疑惑之下送权威机构检测,结论同样是:和田玉。而与此同时,玛瑙、晶白玉,包括人们常说的硬水石,硬度都在7左右,还略高于和田玉,单凭刻划硬度的测试方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被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让你“划一下试试”,一划之下果然没有丝毫印痕,于是将玛瑙、水石之类当和田玉买下,花了冤枉钱不说,所获并非自己心仪的东西,心理上的挫折感恐怕还会大过经济上的损失。
                  那么,有没有办法一次性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呢?应该是有的。我自己常用的一招就是:测密度。材质可以造假,外观可以迷惑人,硬度可以欺骗人,但密度却很难蒙混过关。因为天然的矿物中,与软玉密度(2.9-3.1,多为2.95)接近者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外观相似者这一条,超过99%的“鱼目混珠”者可以立即OUT。
                  只要是现场买玉石、玉件,除非是毫无疑问的“开门(指开门见山的真东西)”货,都可以自己测试密度。我就常常在包里装上一只珠宝秤、一只杯子、一瓶纯净水、一段丝线或一圈透明胶带逛古玩城,不买东西时水可以解渴,一旦需要测密度,往杯子里一倒,立马开工。方法也十分简单:在杯子里倒上水,放在珠宝秤上,并将珠宝秤的读数归零;将待测物用丝线悬吊(无法用线固定时可改用透明胶带)后,完全沉入杯底得出第一个读数,然后手提丝线或胶带,将待测物悬浮在水中,不靠底不碰壁也不露出水面,读出第二个读数。用第一个读数除以第二个读数,就是待测物的相对密度。
                  仅用这一简单的方法,在玉石市场上“纵横驰骋”数年,我没有买到过一件由其他玉石冒充的假货,以至于在一件东西不那么确定时,只要一掏出测试工具,明白自己所售货物性质的卖家,常常都会说上一句“怕了你这招”了。
                  除了现场购买,不少玉友还有网上淘玉的经历,而网上购物只能看到照片,较难确定东西的真伪,如果遇上不良卖家就更麻烦了。这时候又怎么办呢?我的经验仍然是测密度,即货物到手后自己先测密度,无误可收下,一旦有疑问即与卖家协商,看是直接退货还是鉴定后再退。如果必须送检,可事先与卖家商定:是和田玉或软玉(有的地方只出“软玉”报告),因鉴定而产生的费用买家自掏腰包;而一旦是其他材质,则必须由卖家出费用。由于大多数卖家都知道自己的东西究竟为何物,这样的条件往往会使卖家却步:东西没卖出去不说,还因此产生一笔费用,不如直接退回来算了。当然也确有不信“邪”的(这种情况多系卖家确实不了解其材质之故)。我最近就遇到一起:卖家拍胸脯说确系和田玉绝对没问题,但鉴定报告(蛇纹石玉)出来后,却也不得不支付超过玉石本身价值的费用,后悔不迭。


                  IP属地:吉林10楼2013-04-25 11:38
                  回复
                    8.教你如何来辨识俄罗斯玉
                    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它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的白度超过和田玉,但略发干,色泽较统一,故为国人所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一种替代品种,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的最好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产量为500吨左右,仅次于青海玉。
                    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死白”。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但是这样的感觉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才可以体会到的。
                    “俄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
                    目前我们所能见的俄罗斯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杂质较少。在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结构以及外观上,与新疆白玉都极为相似。
                    俄罗斯白玉纯净度的鉴别,主要看它的云絮状纹理中,团块状、冰点是否明显以及结构的松与紧、密度的大与小。俄罗斯白玉多属纤维变晶交织结构,粒度细而均匀,雕琢加工时不易起皮,暴性不明显,打磨后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麻皮平底面;净度差的,材质中常夹杂蟹爪纹,有粥糊状的玉性特征。从肉眼上看比较白的,有的带有籽料皮壳的玉料,很大程度上都是“俄料”。
                    我们拿到一个俄籽料,首先会觉得非常白,惹人喜爱,而它是一种奶白色,给人以一种油脂的感觉,加上一般都有鲜艳的皮壳,所以通常人们会误认为是和田籽料。它和和田籽料最大的区别在于,白度、色泽、温润度都够,唯独缺乏细腻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精光内敛的感觉,和田籽料一般来说色泽偏青,色度不太纯净,很少会有相当一致的白度,如果和田产地玉中有非常洁白而色度一致的籽料,那是非常昂贵的价格,不是以几万元就可以购买的。
                    有一个朋友曾经在新疆某个商店花了6万元买了一个带红皮的观音像,大小有三分之二的烟盒这么大,边缘带有红色籽料皮壳,手感和眼观都觉得非常不错,有人出过10万元的价格购买,他也没舍得易手,然而最终经过鉴定为俄罗斯玉。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玉的表面特征,是洁白、温润,配上籽料的皮色,更会出现一种红白相映的感觉。但我们拿“俄料”迎光细看,一般来说没有和田籽料的汗毛孔,更没有一种精光从玉里渗透出来的感觉,这种精光内敛的特征只有和田籽料具备,这也就是古人用来比君子如玉的主要特征。
                    俄料在目前几乎就是所谓和田玉的主要品种之一,走进任何一个出售和田玉的商场,几乎50%-60%为俄罗斯玉,其价格并不便宜,动辄几千几万十几万的作品,均有出售。如果仅仅从外观上来看,俄料的色泽、皮色也都较为惹人喜爱,并且色泽偏暖色,和和田玉的色泽偏冷色更能让人所接受,俄料以及一些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和和田产地玉相比较,主要的特征就是韧性不够。比如和田产地的青玉在新疆人们可以做成核桃形,向水泥地上砸去弹回又抓在手里而青玉不破,这一特征除和田产地玉以外,任何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都做不到,这也是和田产地玉弥足珍贵的地方。
                    古人相玉,品质第一,色泽第二。当然辨识各类玉,经验是长期揣摸锻炼的结果。


                    IP属地:吉林13楼2013-04-25 11:39
                    回复
                      9.玉器鉴定与辨伪应具备哪些知识
                      识别玉器的真伪极大地困扰着爱好玉器的各界人士。其实,一切做伪无非是采用高温处理、化工染色、摹仿古玉造型与纹饰等。只要我们采取科学方法揭露伪装、分析本质,就能够基本做到一通百通。
                      当前,识别玉器的真伪极大地困扰着爱好玉器的各界人士,绝大部分人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识别真伪。
                      目前,人们往往过低地估计了作伪者,认为不可能做得这样好。实际上,因为制伪者利用他们掌握的某些科技知识仿造,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知识创新,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辨别真伪,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辨伪理论。
                      杨伯达先生说过:“对玉器的鉴定要跳出非科学的圈子。”也就是说,要以科学的辨伪取代传统落后的辨伪方式。首先要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正确地掌握辨伪知识,万不能盲目地相信那些自称的行家,以及一些有名无实的“高手”,他们只会简单地谈谈,而说不出真假的本质区别,这种鉴赏和收藏只能做知识和收藏的奴隶。玉器的辨伪是一项极复杂的研究课题。由于目前仿真效果越来越好,鉴别伪品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反复全面地观察考证。
                      要从材料上、风格上、设计上、造型结构上,以及生坑或半生半熟坑效果上,还要从工艺、质感、光亮、腐蚀氧化、受沁及色差、硬度变化等几十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论证。除此之外,参照文物艺术品的鉴赏常识,用地质矿物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理论,才能做到准确有效的辨伪。
                      例如我们从材料方面辨伪,要基本知道各种玉石材料的硬度、密度、基本结构及不同时期的材料使用范围,对不同材料所造成的不同腐蚀效果才能了解。
                      从造型设计方面进行辨伪,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意识。要对历史上玉器的风格变化、造型变化、艺术表现形式有概括性的认识。这能帮助我们识破伪品在风格造型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能够深刻地领会玉器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从其发展演化中帮助我们较准确地进行断代。
                      例如:来自于历史上古玉的艺术美感反映着制玉工匠的绘画设计和工艺技术水准。由于制玉过程基本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的,因此不但要求要有很好的设计绘画水平,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加工技术。如果只设计不会加工或者只会加工不会设计,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其艺术效果。我们祖先的这种工艺美术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而这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现代造伪者无法学到的。其次是时代背景,生活风俗、信仰、文化意识与美学思想上的差异,也决定伪品与真品不可能等同的定论,因此伪品永远不能像真品。
                      具备地质、矿物、化学等方面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对玉器的腐蚀受沁、“生坑”玉器的表面结构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如:玉器在地下要经过千年的缓慢侵蚀产生化学变化,地下水的浸泡,地下温度变化,酸碱土质等等都会对玉器产生不同的阶段性过渡变化与硬度变化。玉器表面也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氧化腐蚀以及沉降在玉表的各种附着物。玉器真品的种种阶段性变化与伪品的表现有本质区别。虽然伪品的制造者费尽苦心进行伪装和研制,但真品那用种实质结构及氧化程度,伪品根本无法做到。能够做到的也只是找些带有腐蚀受沁的老残料重新改制进行假冒。
                      关于玉器材料,我们应该了解历史上所使用的几种材料,经常遇到的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而目前造伪者除较多地使用白玉和青玉以外,还使用现代开发的青海料、矿山料等进行仿冒,这些仿冒材料的纹路、结构、硬度、密度、比重都有别于真正的白玉料。另一方面利用杂质料、色皮料仿冒真品玉器的腐蚀受沁。有些通过直观较容易分辨,有些作伪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腐蚀染色做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显微观察,研究其结构、硬度变化。


                      IP属地:吉林14楼2013-04-25 11:39
                      回复
                        关于制造玉器的设备工具与材料。历史上对此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我们只能从玉器的磨制精度、研磨质感、磨制效果、切割痕迹、研磨力度等方面进行实物分析。以战国、汉代玉器为例,可以看出这种加工设备的精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这一水平上延续到各个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风格也在变化,这种时代与设备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演变,产生了玉器工艺的时代特征。
                        大体讲,从石器时代的打磨制造和人工钻孔,逐步发展为较低转速的磨孔。从实芯钻具发展到管形钻具,从低转速到高速,从设备的低精度到设备的高精度,从设备工具的不耐磨到高耐磨性,设备结构材料与工具都在不断地更新。
                        所有变化和进步都能够从玉器的工艺效果上反映出来。例如:从钻孔这一点上分析,工具的更新能够提高钻孔的精度,但由于原始的钻孔工具硬度和耐磨性较差,形成明显的“喇叭口”。这种现象是由于低转速和低硬度的实芯钻具快速磨损造成的,在旋转钻孔过程中钻头越磨越细。为了钻孔方便,则从两面钻孔,形成了两面孔径大、中间孔径小的现象,即所谓蜂腰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半手工半机械化的逐步变革,设备转速的加快。如果仍然使用老的钻孔方法,会因高速磨擦使钻具温度过热,导致无法再继续钻孔。管钻的出现解决了高转速与磨擦过热所产生的副效应,它不但能够提高钻孔的精度和效率,而且在高速钻孔中水与水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钻孔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古玉孔径内壁的旋痕是由于钻孔中水和研磨砂被挤出或消耗,必须进行反复提钻,孔径内壁的旋痕是反复提钻形成的。
                        研磨介质(砂浆)在磨制中起中介作用,历史上使用的砂浆纯度不及现代金刚砂、钻石粉。而现代制玉使用的金刚砂或钻研粉不但纯度高,颗粒锋利,而且粗细不等,有多种标号,用这种材料磨制的玉器亮感和质感以及工艺效果都与古玉有明显差别,我们要从这些差别中进行辨伪。
                        对玉器进行辨伪必须有机械方面的知识。制玉离不开机械设备和工具,设备工具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玉器的加工质量和精度。
                        我们以战国、汉代玉器为例,当时能够制造出这样高水平的工艺效果,可以看出题设备与工具的加工能力已相当完善。石质机械或木质结构的机械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因此战国、汉代已具备了高水平的金属结构设备工具,有加工各种复杂造型的技术和能力。从实物的工艺效果上分析,所谓的鬼斧神工,实际上是低转速、低研磨量以及相当长的加工周期经缓慢的反复研磨形成的。而战国、汉代以后,只是在设备工具基本定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转速和研磨量,在提高效率的情况下逐步缩短加工周期的。但是现代伪品不但设备工具先进、精度高、转速快,而且加工方式有差别,其伪品的工艺效果完全是现代在实践和辨伪中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我们还要具有其他文物艺术品的鉴赏常识和能力,这对玉器的辨伪与断代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一切假冒文物都是以伪装表面为手段,以降低成本、获取暴利为目的的。一切做伪无非是采用高温处理、化工染色、摹仿古玉造型与纹饰等。只要我们采取科学方法揭露伪装、分析本质,就能够基本做到一通百通。
                        10.辨识青海玉
                        摘要:青海玉经历从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以假冒和田产地玉,以及到奥运会奖牌堂皇而出,被命名为“昆仑玉”,可谓经历了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而其价位也被追捧得越来越高。
                        说起青海玉,今天并不陌生。青海玉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所发现,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起初有人用来冒充和田玉,因其价格低廉,品种丰富,以及其中某些品种与和田玉极其相似,让很多把青海玉当和田玉的购买者损失惨重。


                        IP属地:吉林15楼2013-04-25 11:39
                        回复
                          青海玉在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中就已出现并使用,可以说也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支脉,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青海玉中的白玉是产量最多的品种,一般呈灰色、蜡白色,半透明状,透明度明显超过和田白玉,俗称“冰白玉”,其主要特征为很多的玉料中含有水线,这在和田玉中是极为罕见的,其颜色可分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其中青玉和青白玉的品种和和田玉类似,不同的在于:青玉的色泽中灰紫色带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其中烟青玉和紫青玉为青海玉中最具有特色的玉料,而青玉呈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青海玉中也有糖玉,然而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由此可见,青海玉绚丽多彩,堪称品种丰富,然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其材质太透,和中国古玉文化中的温、肥、厚等特征不符合。透,难免显得肤浅,它同样是透闪石、阳起石组成,和和田玉另外的区别在于结构的排列不同,和田玉的排列呈纤维交织状——毛毡状,也就是说和地毯的结构类似,而青海玉是柱状和叶状的排列,所以在玉器的韧度上,也就是碾磨硬度上,青海玉和和田玉是无法比拟的,两种玉料的玉器从同一的高度摔下去,和田玉不容易碎裂,而青海玉则容易碎裂。
                          拿和田玉和青海玉比较而言,和田玉虽然品质优良,但是因色泽不能匀称统一,所以很难大规模地作为成批的玉器作品而使用,故青海玉发挥了它应有的不可替代作用。好的青海玉虽然不符合古人以德比玉的儒家思想,但是却非常吻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色泽晶莹、洁白无瑕,玲珑剔透的感觉为现代人所适用并且接受。如何一眼辨别青海玉和和田玉呢?我们可以用20倍的放大镜观察,和田玉表面有类似于人身上的汗毛孔,而青海玉则无。
                          青海玉经历从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以假冒和田产地玉,以及到奥运会奖牌堂皇而出,被命名为“昆仑玉”,可谓经历了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而其价位也被追捧得越来越高。但是好的青海玉在市面上流通的却依然不多,更多的还是普品,一般价位也就在二三百元之间,因其产量的丰厚,可以说在全国市场上比比皆是。


                          IP属地:吉林16楼2013-04-25 11:40
                          回复
                            ++++++++++++++++++++++++++++++++++++++++++++++++++++++++++++++++
                            和田玉特性:
                            和田玉的特性是指和田玉的硬度、比重、解理、断口、脆性、韧性、块度、颜色、色泽、折射率、透明度、晶体结构和天然内含物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硬度:
                            硬度是和田玉的基本性质之一。
                            硬度指的是磨损能力,也就是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特别是刻画作用的能力。
                            每种软玉的硬度都能摩斯硬度表来测试和分类。
                            摩斯硬度标准由奥地利矿物学家摩斯于18世纪初叶提出,它由下列10种矿物组成,硬度从小到大为10级。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这一排列顺序是檫痕顺序。顺序间隔不是等级级数,特别是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有较大跨度。
                            日常生活中的檫痕可以列表如下:
                            人指甲硬度为2.5级。
                            铜币硬度为3级。
                            玻璃硬度为5.5级。
                            小刚刀硬度为5.5级。
                            刚锉硬度为6.5级。
                            碳化硅硬度为9.5级。
                            和田玉硬度在6.5-6.9级之间。
                            由于所含杂质成分和数量的不同,各和田玉品种之间的硬度并不相同。
                            和田白玉的硬度在6.6-6.7级之间。
                            和田羊脂白玉的硬度在6.5-6.6级之间。
                            和田青玉和和田碧玉的硬度在6.6-6.9级之间。
                            比重: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是指物体所受重力与其体积之比,常用单位为牛每立方米。
                            比重也指物体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和田玉的比重在2.66-3.1之间。
                            和田墨玉因含有质量较轻的石墨鳞片,所以它的比重只有2.66。
                            和田白玉的比重在2.90-2.97之间。
                            和田青玉的比重接近3。
                            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比重在3-3.3之间。
                            解理与断口:
                            和田玉可能以两种方式破裂,一种称解理破裂,一种称断口破裂。
                            解理和断口是两种不同的破裂方式。
                            人们常把容易裂开的纹理称为解理面。
                            解理面一般是沿着原子键结较弱的平面。
                            几乎完整平滑的解理面称完全的解理。
                            并非完全平滑,但解理面清晰可见的称明显的解理。
                            解理方向模糊不清的称不明显解理。
                            断口,是指和田玉沿着与内部原子结构与内部原子结构的表面破裂。断口的名称有:
                            贝壳状断口:与蚌壳面极为相似的断口。
                            锯齿状断口:断面呈锯齿状。
                            多片状断口:断面较为平滑,成多层片状。
                            参差状断口:断开面参差不齐。
                            韧性与脆性:
                            韧,柔韧而坚固。
                            韧性,就是坚固性。所谓和田玉的韧性,就是和田玉抗击、抗压、抗扭、抗割的能力。
                            韧性的大小取决于分子结构的形式和键结力。
                            韧性包含脆性盒柔性等内容。
                            脆性越大,抗击抗压能力越小。和田玉的毛毡状结构形成的脆性很小,形成的柔性却很大
                            柔性是指受到外力切割时不易碎裂的程度。
                            所以和田玉有较高的韧性。
                            世界矿业界,常以黑金刚石的韧度作为韧度标准的参照量。
                            黑金刚石的韧度为100%。
                            和田玉的韧度约为黑金刚石的90%。
                            翡翠的韧度约为黑金刚石的80%。
                            水晶的韧度约为黑金刚石的70%。
                            萤石的韧度约为黑金刚石的20%。
                            翡翠的硬度超过和田玉,但它的分子结构为柱状和粒状的交织,比起和田玉来有较大的脆性,所以韧度低于和田玉从这里可以看出,硬度大不一定就是韧度高。
                            有资料称:透闪石每平方厘米的抗压强度超过8,000公斤。


                            IP属地:吉林17楼2013-06-13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