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自古是烟柳繁盛之地。每到夏季,翠绿的杨柳随风飘荡,蒙络摇缀,给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诗意。放眼望去,被翠绿所覆盖的宽敞街道热闹非凡,巨商富贾雅坐于酒楼之上;平民百姓穿梭于集市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李寻欢望着眼前的繁盛之景,不由苦笑。自己孤身一人,人声鼎沸的街道更衬得自己一身落寞。前些时候,小云结交了一些朝中之人,立志要入朝为官,这几日一直在发奋读书。今天早上,自己怕小云过于劳累,身体吃不消,于是劝他稍作休息。可是这孩子竟然怨自己打扰了他。唐蜜传甲看不过去来帮自己说话,又被小云一通好骂。无奈之下自己只得跑出来躲清静。这孩子,终究不肯接受自己。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诗音把他托付给我,自己万万不可辜负了诗音才是。只是小云这种态度,这可如何是好。抬手饮下一口酒,李寻欢不禁陷入了沉思。
“两位爷里面请,想要点什么?”随着店小二的声音响起,酒楼内踏入了两个人。为首的那位锦衣华服,器宇轩昂,后面跟着的虽然是个仆从,却也体态魁梧,机警精干。两人缓步来到一处空位坐下,为首的中年人沉声道:“来壶酒。”“好嘞!这是上好的竹叶青,两位爷慢慢品尝。”中年人点了点头,轻拂了拂衣袖,一举一动中贵态尽显。他看似不经意地环顾四周,忽然目光被一人所吸引。只见不远处的雅座中一位白衣公子临窗而坐。从窗外照来的金色日光倾洒在卷曲的长发上,为其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令人无法直视。如画般的眉眼轻皱,细密的睫毛也跟着微微颤动,在脸上抖落一丝疲倦。如竹般挺拔的身材罩着白色的似纱轻袍,更衬出一段风流体态。
中年人望着白衣公子,折扇轻摇,若有所思。身边的紫衣仆从请示道:“爷,咱们…”中年人“哗”地一声收了扇子,制止了仆从的话。扬了扬扇,吩咐道:“江翎,你在这儿等着,我过去看看。这个人必定非俗,或许日后会对我们有所帮助。”言毕,拎了酒壶朝雅座走去。
李寻欢正在苦思如何能让小云接受自己,耳边忽传来一低沉男声:“兄台想必也是讲究之人,却为何只喝这等白酒,岂不落了身份?这是上好的竹叶青,兄台若不嫌弃,在下愿与兄台共饮。”李寻欢睁开眼,只见面前之人浓眉如墨,唇角分明,眉宇间英气逼人,虽面带微笑,却掩不住眼中的高傲与淡然。来人持扇点了点酒壶:“久闻这醉仙楼的酒是扬州城中一绝,若不品尝一番,岂不可惜?”李寻欢长身而起,举手作礼:“承蒙兄台厚爱,在下断无拒绝之理。”
关天翔身世显赫,又素来喜好结交能人异士。多年来,英雄豪杰也见了不少,其中不乏善于言谈者。可是面前之人却有一种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去想亲近。他气度不凡,举手投足之间豪气干云,风流尽显;他文采卓绝,出口成章,无论是圣人经典还是江湖轶事都信手拈来;他举止优雅,从容不迫,时而微微一笑,仿佛清风拂过,整间酒楼因他而失色。关天翔望着李寻欢,眼中不觉带了几分欣赏,遂起了结交之心。他抬手给两人杯中斟了酒,举杯道:“兄台能有如此见解,想必不是碌碌无名之辈。不知兄台尊姓大名?”李寻欢毫无隐瞒之意,之言道:“在下李寻欢。”中年人愣了愣,面色微变,目中似有一道精光闪过,但随即便垂下眼帘,追问道:“小李飞刀李寻欢?”“正是在下。承蒙江湖朋友抬爱,给我如此美誉,在下受之有愧,还望兄台莫要嫌弃才是。”“李兄说哪里话。能结识李兄,实乃我的荣幸。在下关天翔,敬李兄一杯。”
饮了杯中酒,关天翔问道:“你我二人既以兄弟相称,在下就斗胆直言了。适才见李兄面有难色,不知有何难处?说不定在下能帮助一二。”李寻欢苦笑道:“关兄既如此问,寻欢自然不好隐瞒。说来也没什么大事。我有个侄儿,平时负他良多。本以为是为了他好,不想却是误了他。如今想好好补偿他,奈何他对我误会颇多。我现在正头疼如何与他相处。“关天翔若有所思:”既如此,应该抛弃你二人以往的恩怨才是解决之道。我有一计,不知能否可行。“李寻欢听了点头道:“此计可以一试。若能奏效,关兄便是帮了我大忙。为表谢意,今天我请客如何?”关天翔也不客气:“好。能让小李飞刀李寻欢请客做东,也是幸事一件。”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李寻欢便起身告辞。目送着李寻欢踏出酒楼,关天翔轻摇折扇,对迎上来的江翎轻声吩咐道:“小李飞刀李寻欢,不想竟是此人。他口中的侄儿想必是龙小云了。此事利用得当,会省去我们不少力气。江翎,你跟着他,随时向我报告他的行踪。注意,此人功夫了得,千万不要被他发现。”江翎领命去了,留关天翔一人在酒楼中若有所思。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