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经验种种》基本上是以西方的神秘体验为案例,而西方的神秘体验基本上是以上帝的存在为背景的,西方人,许是情感强烈的缘故,灵魂的救赎多是以上帝临现开始的。
而在东方甚至没有神秘主义的说法,在佛教中,那些神秘体验和神通能力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表象。不同的生命意识需要不同的救赎方式,东方主静,在静中观想,修炼。佛家、道家莫不是如此。
而西方即便是与上帝的合一体验中,也是动态的。上帝似乎是一切的开始和终结,人类的存在,包括背后庞大的精神背景的存在,都是以上帝为基础的。而人类的存在就是一个接近上帝、与上帝合一的动态过程。
这本书针对的是个人感受到的所谓的宗教体验,所以可以抛开人类学的、宗教学的等社会层面的东西。但是问题也在这里,一旦切入到每个人的个人体验中,就是一件不可言说的事情。神秘体验的人几乎都说道,那是一种巨大的喜悦和幸福,无法言说的,而在东方的修行更是有此种说法。所以作者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一种哲学的、形而上的思考和总结。不过也给我们呈现着这种宗教神秘体验的图景(这本书也是研究人人类心灵、天才性格等非常不错的参考)。而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了解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并让自己的意识臻于纯粹而不是混杂。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真正的月亮需要我们自己的眼睛。
文中多次提到,“可见世界是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前者的主要意义是从后者获得……与这个更高的世界达成融洽或和谐的关系,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人类存在的位置,以及人生的意义。
找到自己的位置,纵向和横向的。在人的灵魂的漫长修行中,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最终需要回归现世社会,回归当下一刻,那么,如果对这种广阔的存在背景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将能在每一个当下时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当我们的整个社会明白这个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时,人类讲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也许不会再执着于狂热的物质大生产,不会执着于相互的仇恨和斗争…….
东方与西方的精神之路
那些强健的灵魂可以选择自我修行的道路,通过对灵魂的修炼,从自己的内在升起上帝。
而那些柔弱的灵魂则需要宗教,上帝是一种绝对的信赖和依存。籍由上帝的临现,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喜悦、慈悲和力量,完成此生灵魂的救赎。
心灵纯净而理性的人可以选择自我修行的道路,而情感丰富激烈的人则比较倾向于感受上帝的力量。如果伴随着深刻的内在洞见的话,那么将会是精神上的天才(宗教天才)。
什么样的人格类型更容易感受到这种来源于深处的神秘力量?
情绪感受丰富的人更容易有这种域外意识的侵入。
有强烈的情绪感受性的人,也许更适合这种“宗教”力量的救赎 。
如果简单的说,宗教可以说是一种情感,一种信仰,对于情感丰富多人来说这是符合其性情的。另一方面,情感强烈的人或许内在有一股很大的能量,通过静修也许不是最好的方式,至少在这一步,需要情感力量的释放,选择宗教信仰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过我这里讲的宗教不是制度化的宗教,而是一种几乎纯粹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能够以不可想象的力量激发他去从事人类的善的事业。
“一切圣徒具备的人类慈善,以及有些圣徒的过度,都是真正创造性的社会力量……圣徒是善良的创作者,是善良的添加者,人类灵魂的发展潜力深不可测。”
“如果有优等智力伴随,精神病态的气质便显出优势,特别是对宗教生活。”
精神病态的人往往情绪敏感,带着强烈而亢奋的性格,很容易被固定的观念所左右。所以,如果这种观念是“善”的而且伴随着优等的智力,便诞生了一个天才。反之则然。
但是这种情况的天才其实是很被动的天才,他的内在结构让他能更好的接受来自外在意识的信息,可能表现出超常的天赋才能,但是这可能对他的心灵并没有好处,如果没有伴随更好的智慧因素的话。所以历史上很多天才尤其是艺术领域的天才,在心灵上都伴随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我们因太爱天才于是这种病态也一起接受了。
我想用管道来形容,更高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个管道流进人类的灵魂,而人类行为是这种力量产生的结果。
精神天才们便是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从而外在社会的限制已经失去作用。而我们大多数人都逃不过社会设定的界限(包括社会给定的意识和社会规范等)
不同类型的心灵回归之路
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达到内在心灵的和谐和统一。有的人是詹姆斯所谓的健康型灵魂,他们生来便能直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灵魂充满喜悦和平和,已经没有“我执”。没有分别心,万物在其眼中都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有的人倾向于病态的灵魂类型,他们可能是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乃至罪恶,经历深刻的内心挣扎,然后在某个临界点上突然转化,最终上帝之光在心中升起……而有的人是混合型人格,能看到很多的罪恶和痛苦,但是内心深处有那么一束心灵之光,去点燃他内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经过自己的内在转化,慢慢臻于灵魂的统一和完整,譬如托尔斯泰、班扬等。
托尔斯泰晚年奉行农民的生活,觉得坦然而幸福。他觉得体力劳动不仅使大脑得到休息,而且有助于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饱满。
那些伟大的灵魂,似乎内心都经历过巨大的颠簸,我想由于他的痛苦阈值比较低,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类背后的苦痛,同时也由于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其挣扎,辨别,最终可以将那些灵魂的罪与恶连根拔起,最终获得内心的统一,或走向皈依。
自己感受和体悟到的才是最真实的
每个灵魂有不同的属性,每个人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精神救赎的方式。有的人需要向外寻找,有的人适合在内心探求;有的人适合神圣力量的感召,有的人适合独立修行;有的人倾向于用平静的方式,而有的人的生命却是强盛的绽放。
而在东方甚至没有神秘主义的说法,在佛教中,那些神秘体验和神通能力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表象。不同的生命意识需要不同的救赎方式,东方主静,在静中观想,修炼。佛家、道家莫不是如此。
而西方即便是与上帝的合一体验中,也是动态的。上帝似乎是一切的开始和终结,人类的存在,包括背后庞大的精神背景的存在,都是以上帝为基础的。而人类的存在就是一个接近上帝、与上帝合一的动态过程。
这本书针对的是个人感受到的所谓的宗教体验,所以可以抛开人类学的、宗教学的等社会层面的东西。但是问题也在这里,一旦切入到每个人的个人体验中,就是一件不可言说的事情。神秘体验的人几乎都说道,那是一种巨大的喜悦和幸福,无法言说的,而在东方的修行更是有此种说法。所以作者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一种哲学的、形而上的思考和总结。不过也给我们呈现着这种宗教神秘体验的图景(这本书也是研究人人类心灵、天才性格等非常不错的参考)。而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了解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并让自己的意识臻于纯粹而不是混杂。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真正的月亮需要我们自己的眼睛。
文中多次提到,“可见世界是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前者的主要意义是从后者获得……与这个更高的世界达成融洽或和谐的关系,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找到人类存在的位置,以及人生的意义。
找到自己的位置,纵向和横向的。在人的灵魂的漫长修行中,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最终需要回归现世社会,回归当下一刻,那么,如果对这种广阔的存在背景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将能在每一个当下时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当我们的整个社会明白这个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时,人类讲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也许不会再执着于狂热的物质大生产,不会执着于相互的仇恨和斗争…….
东方与西方的精神之路
那些强健的灵魂可以选择自我修行的道路,通过对灵魂的修炼,从自己的内在升起上帝。
而那些柔弱的灵魂则需要宗教,上帝是一种绝对的信赖和依存。籍由上帝的临现,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喜悦、慈悲和力量,完成此生灵魂的救赎。
心灵纯净而理性的人可以选择自我修行的道路,而情感丰富激烈的人则比较倾向于感受上帝的力量。如果伴随着深刻的内在洞见的话,那么将会是精神上的天才(宗教天才)。
什么样的人格类型更容易感受到这种来源于深处的神秘力量?
情绪感受丰富的人更容易有这种域外意识的侵入。
有强烈的情绪感受性的人,也许更适合这种“宗教”力量的救赎 。
如果简单的说,宗教可以说是一种情感,一种信仰,对于情感丰富多人来说这是符合其性情的。另一方面,情感强烈的人或许内在有一股很大的能量,通过静修也许不是最好的方式,至少在这一步,需要情感力量的释放,选择宗教信仰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过我这里讲的宗教不是制度化的宗教,而是一种几乎纯粹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能够以不可想象的力量激发他去从事人类的善的事业。
“一切圣徒具备的人类慈善,以及有些圣徒的过度,都是真正创造性的社会力量……圣徒是善良的创作者,是善良的添加者,人类灵魂的发展潜力深不可测。”
“如果有优等智力伴随,精神病态的气质便显出优势,特别是对宗教生活。”
精神病态的人往往情绪敏感,带着强烈而亢奋的性格,很容易被固定的观念所左右。所以,如果这种观念是“善”的而且伴随着优等的智力,便诞生了一个天才。反之则然。
但是这种情况的天才其实是很被动的天才,他的内在结构让他能更好的接受来自外在意识的信息,可能表现出超常的天赋才能,但是这可能对他的心灵并没有好处,如果没有伴随更好的智慧因素的话。所以历史上很多天才尤其是艺术领域的天才,在心灵上都伴随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我们因太爱天才于是这种病态也一起接受了。
我想用管道来形容,更高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个管道流进人类的灵魂,而人类行为是这种力量产生的结果。
精神天才们便是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从而外在社会的限制已经失去作用。而我们大多数人都逃不过社会设定的界限(包括社会给定的意识和社会规范等)
不同类型的心灵回归之路
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达到内在心灵的和谐和统一。有的人是詹姆斯所谓的健康型灵魂,他们生来便能直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灵魂充满喜悦和平和,已经没有“我执”。没有分别心,万物在其眼中都散发出神圣的光芒,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有的人倾向于病态的灵魂类型,他们可能是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乃至罪恶,经历深刻的内心挣扎,然后在某个临界点上突然转化,最终上帝之光在心中升起……而有的人是混合型人格,能看到很多的罪恶和痛苦,但是内心深处有那么一束心灵之光,去点燃他内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经过自己的内在转化,慢慢臻于灵魂的统一和完整,譬如托尔斯泰、班扬等。
托尔斯泰晚年奉行农民的生活,觉得坦然而幸福。他觉得体力劳动不仅使大脑得到休息,而且有助于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饱满。
那些伟大的灵魂,似乎内心都经历过巨大的颠簸,我想由于他的痛苦阈值比较低,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类背后的苦痛,同时也由于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其挣扎,辨别,最终可以将那些灵魂的罪与恶连根拔起,最终获得内心的统一,或走向皈依。
自己感受和体悟到的才是最真实的
每个灵魂有不同的属性,每个人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精神救赎的方式。有的人需要向外寻找,有的人适合在内心探求;有的人适合神圣力量的感召,有的人适合独立修行;有的人倾向于用平静的方式,而有的人的生命却是强盛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