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司马懿很认同诸葛亮的能力,就在《蜀书诸葛亮传》中结尾处: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首先,这句话出自《蜀书》,魏大将司马懿的话竟然出现在《蜀书》中,这就很有问题了,至少可信度要打折,而且当时蜀军已经撤了,司马懿说的话到底谁听见了?魏人听见了,也没有记载在《魏书》里啊,倒是后世陈寿从哪里打听来的这个小道消息?
有人会说《晋书宣帝纪》不是同样记载了这件事吗?
“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但我们要知道《晋书宣帝纪》是唐朝才作的,有不少内容都是结合了三国和两晋时期的史料汇编,尤其是诸葛亮死这段,基本上原原本本的抄了《蜀书》、《汉晋春秋》的内容,只不过一些说法略有修改,这也好歹算是站在当时魏人的角度看事情了。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已经在五伐前显露过两次: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因此所谓“天下奇才也”乃蜀人附会美亮之言。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首先,这句话出自《蜀书》,魏大将司马懿的话竟然出现在《蜀书》中,这就很有问题了,至少可信度要打折,而且当时蜀军已经撤了,司马懿说的话到底谁听见了?魏人听见了,也没有记载在《魏书》里啊,倒是后世陈寿从哪里打听来的这个小道消息?
有人会说《晋书宣帝纪》不是同样记载了这件事吗?
“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但我们要知道《晋书宣帝纪》是唐朝才作的,有不少内容都是结合了三国和两晋时期的史料汇编,尤其是诸葛亮死这段,基本上原原本本的抄了《蜀书》、《汉晋春秋》的内容,只不过一些说法略有修改,这也好歹算是站在当时魏人的角度看事情了。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已经在五伐前显露过两次: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因此所谓“天下奇才也”乃蜀人附会美亮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