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稚斜大单于吧 关注:18贴子:3,197
  • 6回复贴,共1

有史以来最狂妄的演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演讲人 Larry. Ellison是Oracle的CEO。 Larry. Ellison 在耶鲁大学2000届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以下世人看来最为狂妄、不受欢迎但又是现实真实状况的演讲。 


1楼2005-07-04 09:23回复
    没有中文的么


    3楼2005-07-04 09:24
    回复
        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 

        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一千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一千个行业的一千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一千个失败者。你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然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你们非常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 

        你们将来需要这些有用的工作习惯。你将来需要这种'治疗'。你需要它们,因为你没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当然,你可以,也许,以你的方式进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Steve。但,我没有告诉你他在为谁工作,是吧? 

        根据记载,他是研究生时辍的学,开化得稍晚了些。 

        现在,我猜想你们中间很多人,也许是绝大多数人,正在琢磨,'我能做什么? 我究竟有没有前途?'当然没有。太晚了,你们已经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太多。你们再也不是19岁了。你们有了'内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们脑袋上的学位帽。 

        嗯......你们已经非常沮丧啦。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现在可能是讨论实质的时候啦—— 

        绝不是为了你们,2000年毕业生。你们已经被报销,不予考虑了。我想,你们就偷偷摸摸去干那年薪20万的可怜工作吧,在那里,工资单是由你两年前辍学的同班同学签字开出来的。事实上,我是寄希望于眼下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我要对他们说,离开这里。收拾好你的东西,带着你的点子,别再回来。退学吧,开始行动。 

        我要告诉你,一顶帽子一套学位服必然要让你沦落......就像这些保安马上要把我从这个讲台上撵走一样必然......(此时,Larry被带离了讲台)


      4楼2005-07-04 09:25
      回复
        1977年6月Ellison 他们三人合伙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软件开发研究公司,Ellison拥有60%的股份,Ellison占这么多股份是因为成立公司完全是由于Ellison的鼓动,而且他有一个4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这一年他32岁。
        “好在经营软件公司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点小钱就可以创业。所有伟大的软件公司都是这样开始的,也许不是所有的,但Microsoft和我们是的,我们比Microsoft资金更少,几乎一无所有。”

        “IBM犯了上百亿美元的错误”

        1976年IBM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里程碑的论文 “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 Ellison非常仔细地阅读了这篇文章,被其内容震惊,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数据信息。作者Ted Codd十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并在IBM研究机构开发原型,这个项目就是R系统,存取数据表的语言就是SQL,文章详细描述了他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实现的方法,Ellison 看完后,敏锐意识到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可以开发商用软件系统。
        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关系数据库不会有商业价值,因为速度太慢,不可能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大量用户存取数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上很漂亮而且易于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简单实现速度太慢。 Ellison认为这是他们的机会:他们决定开发通用商用数据库系统Oracle,这个名字来源于他们曾给中央情报局做过的项目名。不过也不是只有他们独家在行动,Berkeley大学也开始开发关系数据库系统Ingres.
        IBM 却没有计划开发,为什么蓝色巨人放弃了这个价值上百亿的产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为什么不呢?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推出一个竞争性的产品会影响IMS的销售和人员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Ellision那时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Ellison曾将IBM选择Microsoft的MS-DOS作为IBM-PC机 的操作系统比为:“世界企业经营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价值超过了上千亿美元。”,IBM发表R系统论文,而且没有很快推出关系数据库产品的错误可能仅仅次之,Oracle的市值在1996年就达到了280亿.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 

        几个月后,他们就开发了Oracle 1.0,但这只不过是个玩具,除了完成简单关系查询不能做任何事情,他们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Oracle有用,维持公司运转主要靠承接一些数据库管理项目和做顾问咨询工作。
        Oracle数据库的头两个用户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情报所,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中央情报局用的是IBM大型机, 海军用VAX机,而Ellison和Miner开发Oracle用的是Digital的PDP机,这迫使他们作出了重要而关键的决定:新版本3.0全部用 C语言开发,因为C语言是所有机器支持的,而且C编译器很便宜.
        Ellison向客户宣称Oracle能运行在所有的机器上,事实上当然不可能,但这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策略,大型公司和机构都拥有各种类型的电脑和操作系统,他们愿意购买一种能通用的数据库。
        Oracle的成功除了有IBM的友好帮助外,还要记上Digital的一份功劳。IBM向Ellison提供了关系数据库理论,DEC提供了表演的舞台:VAX电脑,VAX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小型机.
        Ellison和Miner都十分好战,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所有其他人都必须失败.",虽然Ellison后来否认了他对新闻周刊记者说过的这段话,但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既使是在工作之余的体育比赛中他也总要争取胜利, 他是相当不错的网球和棒球选手。为了胜利他可以不择手段,夸大其词和撒谎是家常便饭,Oracle的规模还很小,如果客户知道他们的实情—只有四五个程序员,根本就不会购买他们的产品。 

        “出色的市场推销员”

        早期的Oracle版本无法正常地工作,程序充满了错误,用户抱怨不断,但Ellison相信较早占领大块市场份额是最主要的,“当市场已建立好,你知道百事可乐要花多少钱才能夺得可口可乐1%的市场,非常非常昂贵。”IBM的作风大相径庭,如果用户不满意就不会推出新产品。Oracle直到1986年的5.0版本才是基本可靠运转的系统,不过有趣的是早期的用户并不在意损失金钱和数据,既使是中央情报局,也没有不高兴,他们需要的是技术的发展,而不仅是一个产品,Ellison能为他们描述产品将能达到的美好功能,虽然现在没有,但他们愿意支付费用。
        


        6楼2005-07-04 09:30
        回复
          Ellison的工作不只是推销产品,而且到处宣传关系数据库观念,他经常作的演讲标准题目是“关系数据技术的缺陷”,讲述关系数据库会出现的问题,然后介绍Oracle是如何解决的.另外一个推销技巧是别的产品只是讲述它们的功能,而Ellison当场就作演示,在电脑上输入一个关系查询,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虽然实际应用时情况会不同,但现场听众都印象深刻。Ellison不仅在作演示,而且在培训用户使用关系查询语言SQL. Ellison的成功不是作为一个技术专家而是市场推销专家。 
          "Oracle生逢其时,Ellison将市场放在第一位,其他所有的靠后,拥有普通技术和一流市场能力的公司总是打败了拥有一流技术和只有普通市场能力的公司",一位硅谷资深人士评论道。

          “你们都会成为百万富翁,我确信!” 

          Ellison经常向他的员工宣传只要采用他的市场策略,他们都会成为百万富翁,事实上早期的员工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一目标。他的策略是销售产品时强调Oracle的三大特性:可移植性,和其他数据库产品特别是IBM的兼容性,支持广泛网络连接.这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虽然他们实际得到的比期望的要少,Ellison的对手攻击他总是销售气泡软件,气泡软件指的是功能还未完成的软件产品,Microsoft也以此闻名。
          Ellison的主要对手是Ingres,1984年Oracle的销售额是1270万美元,Ingres是900万美元,1985年两者销售额都翻了一倍以上,只是Ingres增长得更快,如果照此发展,Ingres将会超越对手,但这时蓝色巨人IBM又帮了Ellison一把.
          1985年IBM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采用了和Ingres不同的数据查询语言SQL,Ingres用的是QUEL, Ellison 抓住了市场机会,到处宣传Oracle和IBM的兼容性,结果从1985年到1990年虽然Ingres的销售额每年增长高于50%,但Oracle远远跑在了前面,每年增长率超过100%,SQL在1986年成为了正式工业标准,Ingres的老板简直无法相信Ellison的运气,但这正是Ellison的精明之处,“跟着蓝色巨人,永远不会错。”
          IBM确立SQL的标准是Oracle成功的关键,但数据库的战争远未结束.Sybase和Informix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我的目标是杀死对手”

          Ingres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很晚才开发PC机上的版本,而Ellison和Bill Gates一样看都到了PC的巨大潜力,Oracle很快就有了一个PC机上的廉价版本,但它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可是Ellison和销售人员却有了有力的宣传武器:Oracle能运行在PC机上,Ingres不能。
          Ellison听说Ingres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分布式查询,十天后Oracle就刊登广告宣布了SQL之星:第一个分布式查询数据库,事实上没有任何这样产品。Ellison就是这样,想象产品应该怎样,然后再才去实现,如果成功了,他是成功的预言家,失败了,他就是骗子。
          1986年Oracle股票公开上市,不过很令人费解的是上市前几天Ellison解雇了他的销售主管Seashols, Seashols接着跳槽到了Oracle的老对手Ingres,不过已经太迟了,战争已经结束了。Ingres是一个学术化的公司,只注重技术而不关心市场,注定是要失败的。
          Oracle的上市给Ellison带来了9300万美元的身家,Microsoft在第二天也公开上市,Microsoft和Oracle在同一年成立,Bill Gates拥有的股票价值超过了3亿美元,Ellison这时发现了他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
          1988年Oracle 推出了6.0版本,这是当时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不过它的匆忙上市对公司简直是一场灾难,使用6.0的最初用户都遭遇了频繁死机和数据库毁坏,直到6.0.27版本,产品质量才基本稳定,这表示6.0版本经过了27次大的修改.既然这样,用户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产品呢?主要原因是如果用户选择其他厂商的产品,他们就得重写所有应用程序,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所以一旦选用了某种数据库平台进行开发,你就得依赖它。 “遭遇危机”

          Oracle从1977年创立到1990年,销售额保持了每年高于100%的增长,高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隐患,公司的财务和销售管理十分混乱,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得到提成,大量签订无法收款的合同,甚至有人弄虚作假,合同执行情况也无人过问,现金流量是负值,Ellison高薪聘请了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开始整顿公司,1990年第三财政季度有15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无法执行,结果季度销售额虽然达到创记录的2.36亿美元,但利润只增长了1%。消息公布第二天Oracle的股票从25.38元跌到了17.5元,损失了30%的市值。为度过危机Oracle解雇了10%的员工,在以后的两个季度情况变得更糟,股票在10月底的收盘价只有5.38美元,在春天Ellison还拥有的价值近10亿的股票在11月只剩下了1.6亿美元。
          


          7楼2005-07-04 09:30
          回复
            对于创业去做老板来说,学历是没有用的,没有人在做生意的时候问对方的老板是什么学历,反而对方老板学历越高,还越担心对方肯不肯吃亏让步。 

            但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老板的,很多人读大学,成绩优秀,说明他在掌握书本知识方面有专长,也不太大胆怀疑前人的知识和有太多的幻想,所以这群人中大部分适合从事务实的实际工作。 

            虽然有赛马,但马大部分都在拉车。 

            Ellison是商业家,不是教育家,他违反了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


            9楼2005-07-04 09:32
            回复
              我不熟悉这个人,就刚才在网上搜了点他的资


              10楼2005-07-04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