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獒吧 关注:4,116贴子:39,335

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无从模仿,原生藏獒,远去的藏地山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给广大喜爱原生藏獒的朋友!原生藏獒的种群正在逐步减少,现在很多狗贩子把老版狗冒充原生獒,很多玩改良的说原生獒是改良淘汰品,可能说这样话的人一辈子也玩不上真正的藏獒。请不要把市场老版狗改良淘汰狗以及藏狗叫做原生藏獒!外表如何相似那种气质,那种精神,从未改变!


1楼2013-03-21 04:11回复
    一,藏獒的地域分布以及版型特征!


    2楼2013-03-21 04:11
    回复
      藏獒产于我国西藏,青海 ,甘肃, 四川, 宁夏, 等多个地区。不同的产区,版型就有所不同,甚至一个地区就有一到两种的版型,甚至三种。
      西藏:西藏山南以产虎头獒为主,那里的虎头个体以及种群相对来说比较高大,眼睛大多呈现为三角眼,个别是双叶眼,嘴粗且方正,嘴厚度感好,嘴皮微掉,个别嘴唇皮薄,多数群体嘴唇皮多以白唇,多数是方嘴,个别包嘴,原始感好,耳型基本呈V字形,个别耳朵偏大且松垮易折叠,身体粗实,四肢粗壮有力,肩高在65到70之间,公母个体相差不大。颜色多以铁包金和黑色为主。喜马拉雅山地犬
      下面是山南虎头獒中个别优秀个体照片





      3楼2013-03-21 04:13
      回复
        西藏那曲地区以产长毛狮头为主,其特点和山南虎头有相似之处,头嘴方正,嘴宽且方正,厚度感好,嘴在静止情况下嘴的长宽比列非常接近,几乎成方型,眼睛也是呈三角眼和双叶眼,嘴唇也是多以白唇,耳朵呈V字形,个别耳尖翘起,四肢短粗,身体厚实紧凑,嘴,脸,头,身段都能体现出方体的感觉,肩高在65左右,毛质偏软,绒软且丰厚,个别毛质硬度好,颜色多以铁包金为主
        下面是那曲獒中个别优秀个体照片





        4楼2013-03-21 04:14
        回复
          甘肃:甘肃也以狮头虎头为主,甘肃的狮头可以说品质不高,耳位偏高,嘴都呈梯形,厚度感一般,嘴根宽,嘴头偏窄,只有个别嘴型优秀,眼睛多数呈双叶眼,相反的是甘肃地区的虎头整体十分出众,尤其是身段的表现,十分顺畅,结构比较完美,四肢的比例和身高身长协调,胸宽体厚,许多内地名家都会选用这里的母来进行繁育,甘肃的狮虎头也是多以白唇居多,个头基本在60到65的高度,甘肃地区的母往往比公犬出色。颜色以铁包金,黄色,黑色,麻色等为主,颜色比较广泛。






          5楼2013-03-21 04:16
          回复
            青海:青海的玉树,果洛,小苏蟒乡等都产不同版型的獒,青海的狮头,大多给人以面目清秀的感觉,玉树以产狮虎獒为主,玉树狮头獒嘴给人以圆锥形的感觉,厚度好但如同剑一样锋利的嘴,毛比其他各个产区的毛长,腿部大多有飞毛,这是青海狮头獒一大特点,其次是腿修长有力度,不如其他产区的腿粗壮,青海狮头以毛量著称,但个头普遍偏小,大的个体在65左右,小的则在60左右,玉树的狮头要比果洛和苏蟒乡的种群个体偏高一些,但并不是没有个别高大的个体,青海狮头獒多为双叶眼,果洛地区以产小狮头为主,这里的狮头个头普遍矮小,腿短但敦实,胸宽体厚,青海的獒毛色是比其他产区的毛色要艳丽的多,铁包金都以杏黄铁包金和红腹铁包金,但小苏蟒乡却有不少麻腹铁包金,个别个体较大,但普遍个头矮小,少数狮头出现方嘴和包嘴,青海的三江源一带也出现过个别高大个体的狮头。大多都只知道青海产狮头,却不知青海有其独特的虎头,而这样的虎头,如今却被刚刚崛起的原生认为是改良的串子,原生中确实有个别掉嘴,而这样的种群极少,这也就意味着层次的非比寻常,青海的虎头个体高大,四肢修长有力度,耳位偏高,个别的耳位从头顶两侧发出,紧贴脸两侧呈S型弧度,耳朵褶皱度大,耳尖有呈V字型和U型,嘴呈方型且嘴皮掉度感自然大方,确实是比其他产区的虎头獒掉的掉度大些,身体厚度感好,相比其他产区獒的背体的宽度,青海虎头獒的背显得略有单调,可能是青海虎头毛短的原因,青海虎头眼睛呈三角眼,整体出众,头版上乘,素代相对比较明显,肩高在70左右,气质高傲,无与伦比,神韵无限。
            下面是青海地区狮头獒个别优秀个体







            6楼2013-03-21 04:18
            回复
              以下的青海地区出产的虎头






              7楼2013-03-21 04:19
              回复
                四川:四川的红原,甘孜,阿坝州等区域都产不同特点的原生獒。 红原地区:红原地区以产虎头獒为主,也有狮头,大多以草黄色为主,我们俗称麻黄色,也有人称之为狼青色,红原地区多一短毛为主,个别中长毛或长毛,嘴型方正,多为包嘴,红原产区也出现过嘴掉度较大的獒,厚度感强,都为三角眼,面部头皮多褶皱,头皮一般多有两到三层头皮褶皱纹线,头颅较大,整体高大协调,紧凑,毛质多为刺毛,耳位高,耳型成V型,而尖不翘起,紧贴面部两侧,头型方原,头大厚实,给人一种憨笨的感觉,皮松,身体粗厚敦实,四肢较长,肩高在70左右。
                下面是红原獒个别优秀个体







                8楼2013-03-21 04:21
                回复
                  甘孜地区:甘仔地区产虎头獒,这里的虎头獒耳型很有特点,呈叶片状,耳尖全部翘起,紧贴面部两侧,也有S型弧度,比较明显,耳朵的褶皱是呈S型上下起伏状,不管是从上下还是左右看,多少都有S型的起伏,头部浑圆,头大,体厚,个体没有红原高大,个头在65到68之间,嘴方正,嘴皮略掉且包嘴,素带异常厚实,四肢要比红原虎头粗实,面部基本无褶皱,都以短毛为主,基本无长毛。
                  下面是甘孜地区虎头獒个别优秀个体




                  9楼2013-03-21 04:22
                  回复
                    河曲地区:河曲以产大狮头为主,面部沧桑原始,兽面脸,双层被毛,周毛丰厚,绒毛密软,体型高大威严,异常沉稳,体格粗壮,体型协调,毛色略显粗糙,河曲獒的颜色也什么广泛,铁包金,黑,黄,白,麻色等,甚至出现少见的咖啡色,灰色和青色,青色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河曲型藏獒头宽,吻短,嘴唇皮微掉且包,唇皮较厚,性格刚直不阿,对主人百般温顺,对陌生人有高度的警惕和强烈的敌意,威严犹如雄师一般,高傲自信,善于打斗,河曲恶劣的坏境,造就了河曲獒沉稳的性格,祥和,英勇,无畏,桀骜不逊,自从内地人从牧区引如原生藏獒开始,绝大多数引进的都是河曲藏獒,因而大家对河曲獒都有深刻的印象,雄师般的棕毛,威武健壮的体格,四肢粗壮,头大嘴宽,肩高在68左右。河曲其次是产虎头以及少见的熊型,河曲虎头个体敦实高大,嘴宽头宽,以中长毛为主,狮虎头都呈三角形耳朵,嘴唇皮厚,耳朵也厚实,熊型顾名思义肯定长的像熊,确实有些獒有熊的摸样和形态,身体比较更为厚实,胸宽腿粗,基本成正方体的形态结构,但河曲獒毛色粗糙,黑色,铁包金等都带有黄色的杂毛,一般头上绝大多数都有黄毛,河曲以前多以白腹铁包金,柔软密度高,灵性极高。河曲地区(黄河的第一弯曲部,包括青海省久治县、甘肃省玛曲县、四川省若尔盖县)
                    下面是河曲地区藏獒个别优秀个体








                    10楼2013-03-21 04:24
                    回复


                      11楼2013-03-21 04:25
                      回复
                        一、历史上的藏獒
                        《东周列国志》第50回:“又有周人所进猛犬,名曰灵獒,身高三尺,色如红炭,善解人意,左右有过灵公即呼獒使嗾之,獒起立啮其嗓,不死不已,有一奴,专饲此犬,每日啖以羊肉数斤,犬亦听其指使。其人名獒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于獒犬的最早记载,今人多把此“灵獒”当作是藏獒的祖先。按产地‘灵獒’当为‘周獒’或‘中华獒’。
                        世界上一切犬种的形成、变迁、兴衰乃至消亡都取决于人类的社会需要。当人依赖狩猎获取衣食来源时,用的是只咬猎物不咬人的“细狗”型兽猎犬(Hound);火枪发明以后,不用犬去追杀猎物,开始需要嗅觉灵敏能指出猎物藏身处的枪猎犬“”(Spaniel)和能取回受伤或落水猎物的“拾猎犬”(Retriever);随种植农业的发达,为保护收成,需要善能捕杀害兽的小兽猎犬“”(Terrier);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则使许多犬种都失去原有的功能而成为性情温和的家庭伴侣犬。
                        巨型猛犬“獒”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古时,部族间的战争使胜者成为拥有私人财富的奴隶主,败者沦为奴隶。从此,才需要以“敢于咬人”而能协助征战和保卫财产的巨型猛犬,那就是“獒”(Mastiff)。藏獒第一次被录入书籍,见于公元1300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记载:西丅藏丅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胆,其型同雄狮,吼声如虎足震山河。西丅藏至解放前,一直处于农奴制社会,而藏丅民又多以游牧为生,具有獒犬生存繁衍的社会根基,多用于保护奴隶主和牧民的财产;更为主要的是,在藏獒热来临之前,藏獒在藏丅民家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当于“家神”,是不可能拿去胡乱交配的。若不是如此,可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獒,全部都如英国马士提夫和纽玻利顿一般成为家庭的宠物了。
                        藏獒在19<0>世纪被引入到欧洲,公元1873年英国犬协会(简称KC),正式称"来自西丅藏的大狗"为Tiьetan Mastiff——西丅藏马士提夫。而中国的翻译家们,则将藏丅民们称为“多启”、西方人称为Tiьetan Mastiff的这种猛犬命名为藏獒,与Tiьetan Mastiff相呼应。时至今日,自从藏獒被引入到西方国家之后,受到了非常的重视和推广,关于藏獒的犬展和犬赛活丅动非常多,各犬舍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由于其引进的藏獒种源有限,以及西方社会由于猛犬的对人造成的危害从而禁止饲养大型猛犬,造成了今天欧美的藏獒犬只外貌并不是太突出而且性格温和。但由于欧美犬业人士对纯种犬的苛刻繁育要求,无疑使藏獒外形外貌与原产地的藏獒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远不如近二三十年来台湾人和内地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藏獒的改造所带来的变化大。


                        12楼2013-03-21 04:26
                        收起回复
                          二、中国的藏獒市场~!
                          近三十年来,藏獒大量走出牧区,从无人问津到声名鹊起,从白菜换獒的传说到价值千万的藏獒神话,首先是台湾藏獒兴起“高大”的潮流,在早期的藏獒玩家中,受《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的影响最大,因为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描写过藏獒的书籍。体大如驴的藏獒形象深深的植入到当时的藏獒养殖者脑海里。再加上一度盛传藏獒是全世界大型猛犬的祖先,于是,用外国的大型犬种来改良出体大如驴的藏獒,让当时的藏獒养殖户从理论上认可这种改良的方式,从经济利益上推广这种改良的方式,在台湾这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宝岛上,这种改良所获得的商品竞争优势,成绩斐然,“藏獒热”在娱乐圈人士张佩华先生的带动下,最先在台湾兴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盛极而终,最终繁殖出了体大、腿粗、蒜瓣爪、嘴粗大带吊、大头、短毛的台湾版型虎头藏獒。
                          同时期的内地藏獒养殖和贩卖者,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代名獒贼根是以类似于野兽的动物形象接受游客的参观。由于其对藏獒的选育繁殖和喂养上均非常落后,再加上原生藏幼獒品相上不突出并快速进入尴尬期的特点,小藏獒的卖相很一般,老百姓又缺乏对藏獒的了解和热情,藏獒一度最大的名声是成为改良肉用犬种的基础犬之一,比如当时著名的青龙犬。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台湾的藏獒界爆发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看似偶然的必然事件,事件起因是两家獒场因为恶性竞争,互相披露对方所饲养的藏獒用了外血,是串子。这一下犯了江湖大忌,台湾民众一片哗然。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最后两家獒场决定到台北大学实验室做DNA检验,其检验结果在台湾各方獒圈人士的斡旋最后并未公之于众,但经此折腾的台湾藏獒市场迅速走向萧条,从此再未恢复元气(现在的内地各大獒场吸取了这个教训,很自觉的形成了默契,互相抬举,鲜有互相拆台的獒园)。而台湾的养殖户们为了开避新的市场,开始了对内地市场的渗透,2001年左右开始创办的藏獒520论坛就是内地最早的藏獒论坛,其东家就是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台湾藏獒养殖户。而内地最早的藏獒联盟论坛,当初也带有台方背景。台湾同胞们所带来的藏獒繁殖理念和市场操作手法,深深的触动了当时河南山西的藏獒养殖户们。于是藏獒神话开始在神州大地悄然蔓延,又洽逢杨志军的《藏獒》开始出版发行,藏獒热迅速在内地逐步升温。
                          台湾藏獒对当时的河南藏獒功不可没,台湾藏獒所走过的路不断在河南复制,种犬和改良的经验大量向河南输入,河南藏獒的骨量、肩高以及幼犬卖相在迅速的提升着,平均肩高至少提升了10公分,由60+直接迈上了70+。当刘学忠用纽玻利顿串出獒尊被揭露后,使他成为最臭名昭著的先驱者,被台湾藏獒改良过和自行改良的虎头藏獒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台湾同胞们还是小看了中国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苏福龙的咏江滨和雷克,韩连明的红利横空出世,代表着一个版型的谢幕和另一个潮流的兴起,直至马教练头顶中国田径第一教头的威名、中华鳖的炒作经验,携大小王子横空出世,河南这藏獒第二故乡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虎头藏獒也开始迅速走向末路。


                          13楼2013-03-21 04:27
                          回复
                            内地的藏獒热,是在马教练的亲自操办下袭卷全国的,一句“小王子3000万不卖韩国客商”的豪言壮语震惊四座,哇!藏獒原来这么值钱啊!藏獒在内地的发展,马教练功不可没,没有他,可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藏獒,所有藏獒的养殖者,都沾了马教练的光。到今天,这句话的后遗症依然存在:你的藏獒能值几十万啊?啊,你的藏獒只卖几千块?那肯定不是纯种了……。
                            在名家们思量着树立各自竞争优势的大环境下,山西出了天下第一吊、河南有中华第一粗、云南有中国第一长毛,一波又一波的潮流不断轮番上阵,将这三者合一成为当时众多名家的追求和理想,一时河南藏獒流入玉树,京城到玉树寻獒,河南又到京城引种,一场轰轰烈烈的藏獒血统大融合、大迁徙开始上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藏獒改良大业不断深入。在这其中,作为藏獒真正故乡之一主要和输出地的玉树,为了利用藏獒“出口”致富,也悄然加入到全国的这场藏獒品相大战中来,河南虎头回流玉树、玉树大小獒场饲养圣伯纳、纽伯利顿等大型洋狗已不是什么秘闻;藏狮、毛胡、纽芬兰为改良藏獒的长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河南虎头和洋狗对玉树藏獒的头版的改造也变态到令人恶心的地步。
                            由于台湾类型的虎头藏獒,经过台湾獒场十多年的繁殖强化,遗传基因十分的稳定,简单的狮型和虎型交配,很难得出理想的效果,还曾经在网络上掀起过一阵争论。但是突然之间,一种很像大型美版松狮的藏獒迅速从京城开始向全国蔓延。终于,虎面狮身的极品藏獒,被创造出来了;藏獒的肩高也从60CM,迅速迈向70CM、80CM,甚至90CM大关,体重能达200多斤,体大如驴的藏獒也在内地被创造出来了。为了繁殖获利,“品相出众”、能包饺子的吊嘴在幼獒身上被创造出来了;看不到眼睛的肉嘴沙皮式藏獒幼犬也被创造出来了。一时,杂交、近亲交配、带有严重遗传疾病的犬只作为种犬、染色、填食;拍照之前给狗狗做美容、拍完照之后用软件将照片调色、整体加粗加大、毛加长等等丑恶现象,欺诈现象层出不穷,只要是为了藏獒好宣传、好卖,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拿上来试一试。
                            中国藏獒的现代史,就是一部藏獒的改造史和炒作史!



                            14楼2013-03-21 04:27
                            收起回复
                              三、走向十字路口的中国藏獒市场~!
                              近几年,中国内地的藏獒市场发展迅猛,藏獒也不断的“改头换面”出现在世人面前。新手们迷糊了,究竟什么是藏獒?中小獒场迷茫了,这没个标准,昨天大户玩三吊,三吊就吃香,今天大户们玩肉嘴长毛,肉嘴长毛就流行,明天大户们玩什么?曾经被奉为精品的超级大三吊,如今在名家的圈子里也不被认可了。盲目追赶市场的中小獒场苦不堪言,由于没有强势媒体宣传门路和销售渠道的獒场,再加上大量无序繁殖,导致很多场子每年动辄上百条小獒出生,泛滥的藏獒使销售成了让人头痛的大问题。一向让人“眼馋”的商品相也从几十万,卖到几千也无人问津的地步。好些家被“上线”忽悠投几百万巨资兴建的獒场,其身价百万的藏獒,其后代正在以几千元一只的价格在销售,而且销售还很困难。从2010年初开始,一股很浓的悲情气氛开始笼罩在全国各地数千家没有过硬销售渠道的中小獒园头上。
                              近两年由于原生藏獒论坛和圈子的形成和兴起,大量优秀的原生藏獒不断涌现,沧桑、勇敢、忠义、骄傲的原生藏獒将藏獒的神秘与本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很多接触过潮流版藏獒,不涉及利益的新手们已经在开始觉悟和反思,藏獒究竟是什么?什么样子的狗才能叫做藏獒?很多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中小獒场也在犹豫,潮流卖相还能坚持几年,原生藏獒在将来的哪一天会夺回藏獒市场这块蛋糕?




                              15楼2013-03-21 04: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