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持语录
这部份开示,是从一九七八年冬季开始,至一九八一年秋季,共历整整三年,其中地点,曾记有‘福利社’、‘寺务处’、‘客堂’或‘大殿’等,福利社即在今之‘般若’亭下,其他地点,都在现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广场上,当时正逢承天禅寺重建的初期,原有砖瓦房,已全部拆光,为朝暮课诵、办理寺务、接待客人等,乃在大殿前的广场上,用铁管及石棉瓦搭盖了将近两百坪大的临时大殿,会客室与寺务处等都在其中。广公上人亦常在这里,坐在藤椅上与众结法缘。其次就是月日,皆记以农历,在此特为说明。(编者附识)
※日期:一九七八年冬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七岁‘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八岁‘父母只是让我们藉著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廿一曰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八岁某某师初任寺务处书记职,每天须面对一些来来往往的信众,由于出家未久,尚不知如何应对。上午,在招呼一些信徒后,老和尚即对某某师说:‘在世俗社会分贫富贵贱,只要走进佛门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对待,生生世世要广结众生缘,这样,我们在成佛度众的过程中,才会有殊胜的因缘。’‘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十方施主供养三宝,种福田,而常住也须回施十方,这样,十方来,十方去,一切众生都能蒙受恩泽。’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曰地点:承天禅寺年龄:八十八岁传某师与传某师在客堂谈及弘一大师,两人颇赞大师再来之功德,而自惭凡夫,习气无明炽盛,老和尚坐在旁边,听了即说:‘晓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这就是参自己。在一个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别的丛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当我们修到将苦化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