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吧 关注:7,973贴子:120,372
  • 19回复贴,共1

【每日一帖】画眉深浅入时无:粗略整理的历代妇人眉形概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奠我断掉的脖子。


1楼2013-03-24 14:48回复

    画眉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说明当时的妇人描眉,多以黑色深色为主。
    先秦时流行阔眉和细眉,且以长为标准。
    春秋时期,妇人多以“蛾眉”为标准。如《硕人》中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汉代是古代眉妆史上第一个高潮。由于此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形成正盛,女子依附男子而生。故为悦己者容。贵妇中流行以长眉为基础的眉饰,亦有八字眉、远山眉、惊翠眉、愁眉等。
    晋时还有翠眉,当时很流行的面妆就是 “翠眉警鹤譬”。(见崔豹《古今注》)我们从江淹的《丽色赋》及多首唐诗申都可以看到咏翠眉的文句。翠眉已成为美女的代称。此外,还有柳叶眉,或称柳眉,指画成纲长的秀美之眉。
    隋炀帝重金从波斯进口大批螺黛,以供后宫女子画眉之用。颜师古《隋遗录》载:“由是殿角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黛五斜,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绎仙得赐螺子黛不绝”。当时亦盛行长峨眉。杨广巡幸江甫,其中有位名叫吴绎仙的女子,因画长眉而显美貌,为隋帝宠幸。隋炀帝喜欢看宠妃吴绛仙画眉,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地痴看。他还对别人说:“ 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唐初又流行广眉。唐诗人张籍《倡女词 》:“轻鬓丛梳阔扫眉。” 开元、天宝后,长眉再度时髦,又称柳眉。唐诗人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
    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女子纷纷效法,称其为新妆,诗人徐凝描述这一场跟风的潮流为:“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虢国夫人自炫美艳,常常素面朝天,然而淡扫蛾眉还是要的。风【蟹】流天子李隆基狻有眉癖,张泌《妆楼记》记载说:“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十眉为鸳鸯眉(八字眉)、小山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
    五代时,眉样已经非常丰富,而且画眉的流行程度远非汉唐时可比。韦庄的《荷叶杯》写道:“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谒金门>中: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女冠子》词:”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宋代时流行西域传入的翠绿色“青雀头黛”,晏几道《六么令》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远山”是西汉初期流行的眉式,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宋代画眉时尚是汉代时尚的复古。
    元代的后妃多画一字眉。
    明清崇尚秀美,眉妆复归纤细弯曲。
    lx上图文并茂版~


    2楼2013-03-24 14:49
    回复
      人工整理的历代妇人眉饰资料,下面这张图可能随处可见。
      不过原图么有标注,自己标了一下。当当当当:

      再lx上真人兽!


      3楼2013-03-24 14:52
      收起回复

        蛾眉——长而弯曲。《韵会》载:“蛾似黄蝶而小,其眉勾曲如画。”顾名思义,蛾眉就是形似蛾子的触须。

        阔一字/八字眉——根据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女子画像考据,其中女子的眉饰有两种。一为:细长倒八字眉和细长上翅眉;二为:阔一字眉和阔八字眉。阔一字眉,眉形粗犷,眉尾稍翘。阔八字眉以眉形粗阔为主,眉头间距稍近,眉尾翘,双眉呈八字底。
        (楼上一字,楼下八字。妆面都很漂亮。)


        鸿雁眉——唐初时出现过的眉饰。眉头粗而中央略细,眉尾粗,形似鸿雁。这类眉形较少见。 (实在找不到图,自行想象额头上停一对鸟的俊俏模样~)
        长眉——其特点是长且阔。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写道:“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一侧。”

        罥烟眉——又叫黛玉眉。《红楼梦》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此处有歧义,仅传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最喜欢的一个版本的黛玉,我见尤怜

        分梢眉——古代妇女眉式名,即因眉梢分叉而名之。眉尖细而色浓;眉梢广、分叉而色淡。据《海录碎事》载,曾盛行于唐代玄宗时期。
        (鉴于正常女性的眉毛很难长成这样,就上个小凤的好了。其实这个版本的小凤妆容也不准确,四根眉毛呐?)

        柳叶眉——形似柳叶,纤长而带有曲线。
        (这个眉形古装里最普遍了)

        愁眉——即细而曲折的眉,色较浓重,眉梢上翘。据《中华古今注》载,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生得美貌且会打扮,将当时主流的惊翠眉修饰,改为愁眉,又创啼妆、坠马髻等,风靡一时。
        (没有找到很符合标准的,这张眉头略八字,算是形似叭。我小时候很喜欢她诶。)


        4楼2013-03-24 15:06
        回复
          却月眉——又叫月棱眉,辑腰广而浓,两头尖尖似新月。明 杨慎 《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 令画工画十眉图……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
          (PS:图上这姑娘好萌啊~)

          倒晕眉——《清异录》记载:一名叫莹姐的妓户,发明了近百种眉形以求日新月异。其中“倒晕眉”,其呈宽阔的月形,而眉毛端则用笔晕染由深及浅,逐渐向外部散开,别有风韵。 (同无图,适合脑补。)
          连头眉——也叫连心眉。《妆台记》载:“魏武帝令宫人扫黛眉,连心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娥妆……”
          (嗯!仙娥妆~)

          远山眉——又叫小山眉,眉形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清秀开朗。源自:“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发如浮云,眼眸宛若星辰”。
          (压轴,幼童版远山眉……)


          5楼2013-03-24 15:07
          收起回复
            谢谢楼楼分享~~


            7楼2013-03-24 20:27
            收起回复


              8楼2013-03-24 20:40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9楼2013-03-25 12:24
                收起回复
                  技术贴,虽然我为了节省流量看不到图,还是应该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3-29 09:22
                  回复
                    这个对写小说有用,马一下,有空看~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11-14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