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州人号称中国最富有的人,那是因为他们“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宁愿做生意一个月只赚1000元,也不愿打工一月赚3000元”。这些理念是他们祖辈潜移默化中成的做事原则。这些原则与其他众多人的思维理念有很大差别,即便现在也有类似的选择。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温州人与众不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
一、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很有哲理,许多人一听便懂得,但实际操作起来就茫然了,宁愿四处寻觅去找工作,挣一个月一两千元工资,受别人摆布,却不愿意创业,从小做起,发展自己。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创业,认准了自己创业做生意,只要坚持下来比那些考上硕士,读博士的人有出息。
我们不妨拿温州人和四川人做一比较,就知道思路决定出路这一点了。80年代的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零用百货,全国各地到处流浪,很多人当了老板甚至富翁。而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挣现钱,虽在很大程度上也为改善家庭贫穷面貌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发财致富。
80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抱以深深的恐惧。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安心出去闯一番事业,但是由于思路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财致富道路。
20多年过去了,温州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先进的经商技能,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经商;而四川农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多在四川老家继续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晚辈还是延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地拥挤到外地用体力换取血汗钱,接受老板们的残酷剥削,始终走不出社会中最贫穷的那一类人群。这说明什么?父辈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自己的后代!温州农民的艰苦创业让他们自己和后代彻底摆脱了贫穷,而四川农民的辛苦打工换来的还是子孙无穷无尽的悲哀和贫穷。
二、想法意味活法。浙江经济学家总结了浙江人的创业哲学,就是“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这话说得难听,有点极端,也许很多打工朋友不乐意听,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狼为了寻求自由,宁愿独立自在,天天奔跑在大草原上,肆意的猎杀牛羊,尽可能的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吃饱后就躺在草地上,什么也不想,分享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他们拥有实质上的尊严,属于草原的主宰。不过当严寒来临时,他们必须学会抗拒暴风雪的寒冷,学会在厚厚的雪堆下面寻找猎物,时常忍受饥饿的痛苦,随时担心自己冻饿而死。狼的生活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狗的生活恰恰相反,平时吃主人剩下的残羹剩糕,被主人吆喝着到处忙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摇尾乞怜,虽然生活有保障,冬天到来时也不担心挨饿受冻,有主人的屁护,但是吃不到自己想吃的美味。狗感恩戴德,发誓下一辈子依旧为主人效忠,即便主人肆意的打骂,也不敢吭声,因为听话和驯服是狗的标志,委曲求全是狗的标签,为了稳定的饭碗,为了自己老时有一份固定的口粮,一切都认了!
如果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进行比较,估计我们大多都是过着狗一般的生活,稳定安逸,但是永远吃不饱,想离开主人家的狗窝,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只图有碗饭吃,不愿带有风险的打拼。不少年轻人大多选择职业时愿做打工狗,不愿做创业狼。
可能有人会说,刚出校门的学生,哪有资本和经验去创业呀?最好还是选择去公司打工几年,储备点经验和资金,然后等有机会再自己创业。实践证明这样的想法是很错误的,一个大学生到单位工作几年后,不但赚不到创业所需要的钱,更是无法学到创业的经验与技能。打工生涯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打工唯一获的是打工的技术和技能,而不是创业的技术和本能,创业不需要打工的技术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