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乔尹的《蓝缕》,是我最近读过的最具电影画面感与哀伤美的小说。
之前读过她的《翡冷翠》,已经发觉她颇擅长描述那些沉淀着厚重历史背景的人与事,而《蓝缕》,娓娓道来的是在法国求学的中国少女秋晴,因为一张拉雪兹神父墓园里的黑白照片而穿越到1944年的巴黎,与身处命运夹缝中的法国伯爵安东尼相遇相爱的故事。郑乔伊的文字是极好的,现代的巴黎和二战时期的巴黎,在她笔下呈现出一种温暖与苍凉并存的矛盾美。而故事以极契合文境的《李香兰》歌词作为章回题目,一字一句间,看战争与爱情流淌过岁月,那些无声的画面一幕幕翻然而过,令人如此心生伤感。隔着六十多年的无情岁月,是时空和命运,令他们短暂沉溺,却只能永久错过。在故事的结尾,我无法揣测回到现代的秋晴面对多年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安东尼时,相逢却成陌路的心绪,我只能拼命忍住那些盈于眼眶的泪水,忍住内心无法抵挡的疼痛,为这一段破碎的旖旎,一场无望的爱恋。就在昨天,他还是英俊少年,月光朦胧的夜晚,她还在他温柔的怀抱里听着绵绵情话。而今日,她正值韶华,他却已经步入人生的暮年,咫尺即是天涯。造物无心弄人,命运是如此无力与无奈。
为何故事的名字会叫做《蓝缕》呢?或许是因为:蓝,BLUE,忧思如风,不绝于缕。而每个人在时间的裂缝里,此身何在?战争的残酷、岁月的沧桑与爱情的遗憾让整个故事都氤染着沉婉忧伤的美感。风力无端,有意伤侬。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恼春风
我心因何恼春风
说不出借酒相送
夜雨浓
雨点透射到照片中
回头似是梦
无法弹动
迷住凝望你
裉色照片中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却像有无数说话
可惜我听不懂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时间裂逢
夜放纵
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回头也是梦
仍似被动
逃避凝望你
仍深印脑中
——by@jabolovecissy
之前读过她的《翡冷翠》,已经发觉她颇擅长描述那些沉淀着厚重历史背景的人与事,而《蓝缕》,娓娓道来的是在法国求学的中国少女秋晴,因为一张拉雪兹神父墓园里的黑白照片而穿越到1944年的巴黎,与身处命运夹缝中的法国伯爵安东尼相遇相爱的故事。郑乔伊的文字是极好的,现代的巴黎和二战时期的巴黎,在她笔下呈现出一种温暖与苍凉并存的矛盾美。而故事以极契合文境的《李香兰》歌词作为章回题目,一字一句间,看战争与爱情流淌过岁月,那些无声的画面一幕幕翻然而过,令人如此心生伤感。隔着六十多年的无情岁月,是时空和命运,令他们短暂沉溺,却只能永久错过。在故事的结尾,我无法揣测回到现代的秋晴面对多年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安东尼时,相逢却成陌路的心绪,我只能拼命忍住那些盈于眼眶的泪水,忍住内心无法抵挡的疼痛,为这一段破碎的旖旎,一场无望的爱恋。就在昨天,他还是英俊少年,月光朦胧的夜晚,她还在他温柔的怀抱里听着绵绵情话。而今日,她正值韶华,他却已经步入人生的暮年,咫尺即是天涯。造物无心弄人,命运是如此无力与无奈。
为何故事的名字会叫做《蓝缕》呢?或许是因为:蓝,BLUE,忧思如风,不绝于缕。而每个人在时间的裂缝里,此身何在?战争的残酷、岁月的沧桑与爱情的遗憾让整个故事都氤染着沉婉忧伤的美感。风力无端,有意伤侬。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恼春风
我心因何恼春风
说不出借酒相送
夜雨浓
雨点透射到照片中
回头似是梦
无法弹动
迷住凝望你
裉色照片中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却像有无数说话
可惜我听不懂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时间裂逢
夜放纵
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回头也是梦
仍似被动
逃避凝望你
仍深印脑中
——by@jaboloveci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