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峰吧 关注:9贴子:110
  • 12回复贴,共1

化学知识普及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坚持每日一贴,请勿插楼


1楼2013-05-02 18:48回复
    雷酸和氰酸(HOCN)、异氰酸(HNCO)是同分异构体。
    雷酸大多数时候为双分子结构。属于酸性肟烯类物质。因为其双分子结构HONC=CNOH由碳碳双键连接,故有类似乙烯的加成反应性质,能使溴水退色,并生成二溴乙肟(HO-N=CBr-CBr=N-OH)。
    雷酸一般为吸湿晶体或油状液体,酸性比醋酸强,比磷酸弱,稍微比亚硝酸强一点,具有挥发性,其蒸汽有剧毒。
    雷酸及雷酸盐性质不稳定,易爆炸,以前常用于炸药。其正盐一般溶解度在100克水中0.8g~3.25g左右。
    一氢盐易溶于水,水解一般呈酸性。
    雷酸属于二元酸,而非一元酸。其原因是雷酸通常以H-O-N=C=C=N-O-H的形式存在,该结构不稳定,易爆炸。

    雷酸银和氰酸银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同分异构体。


    2楼2013-05-02 18:51
    收起回复
      乙醚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 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7134。熔点-116.3℃。沸点 34.6℃。折光率1.35555。闪点(闭杯)-45℃。易燃、低毒
      键线式结构
      危险性概述:该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药理】
      1.优点①镇痛作用强,又可促使骨骼肌松弛;②3—4倍于常用量时,对循环功能的抑制才达到危险的地步,故较安全;③直接的麻醉死亡率低。
      2.缺点①易燃烧爆炸,当空气中含量为 1.83—48.0%,氧气中 2.1—82.5%,即有此可能;乙醚的蒸气密度较空气大 2—6倍,常下降在手术室地面,容易着火;②气味不佳,刺激性强,能促使口鼻腔和气管支气管粘膜、粘液腺分泌增多,气道难以保证通畅,吸入全麻诱导中,屏气、呛咳、喉或支气管痉挛时常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多;③化学性质不稳定,暴露于空气中,遇光或受热即变质,生成过氧化物或乙醛,刺激性更强;纯度要求高,微量的杂质即增加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困难,事后并发症更多;④全麻的作用起效慢,诱导期不仅太长,且可有兴奋阶段,临床上需另用全麻诱导药;⑤苏醒期间胃肠道紊乱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可高达 50%以上;⑥乙醚麻醉时,胆汁分泌减少,肝糖原耗竭,血糖升高,这些改变对正常人可无重要意义,但对核尿病患者或肝脏病变者则未必然。
      【适应症】
      由于乙醚的优点少而缺点严重,又能引起燃烧爆炸,使用的范围逐年减少,世界上各大医院早已不用。
      健康情况佳的病人理论上均适用。
      【用法用量】
      多种形式的吸入全麻装置如开放、半开放、半关闭或全关闭等,乙醚均适用。与碱石灰接触不变质。成人诱导期间吸气内乙醚蒸气浓度,可逐渐按需增至 10—15%,维持期间以 4一6%为最常用。小儿诱导用 4一6%不等,年龄愈小浓度应愈低,维持用 2—4%。吸入全麻过程中,应依据病人情况和手术要求,随时调整吸气内乙醚浓度,并设法避免体内有较多的乙醚蓄积于脂肪和肌肉。
      【禁用慎用】
      遇有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水电解质失调、代谢性酸血症、糖尿病、颅内压已偏高、肝肾功能欠佳、黄疸明显等患者,均禁用。
      糖尿病,肝功能严重损害,呼吸道感染或梗阻及消化道梗阻病人忌用。
      【给药说明】
      (1)乙醚为挥发性液体,装入内壁镀铜的金属罐或有色玻璃瓶中,密封;不得有漏气。
      (2)一般每瓶(或罐)为 60或 120ml,不要超过 200ml。用剩的经 12—24小时即报废。
      (3)贮存超过二年的,应重新检验,符合规定才能使用。
      【不良反应】
      喉痉挛、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抽搐、急性胰腺炎。用乙醚麻醉会对免疫反应有损害。1例用乙醚全麻后出现接触性皮炎和全身性过敏反应。


      4楼2013-05-03 20:18
      回复
        铯(sè)(旧译作鏭) 英文名是Caesium 或 C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s,它的原子序数是55,是一种带银金色的碱金属。 命名是由其发现者Robert Bunsen和Gustav Kichhoff以拉丁文“coesius”(意为天蓝色)命名了铯。高纯度的铯是银白色的,纯度稍微低的铯是银金色的,质地非常软,熔点低,28.44 °C时即会熔化(隔着玻璃管在手中攥拳一会就会熔化)。铯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在潮湿空气中容易自燃:2Cs+2O2==Cs2O4.在干燥空气中容易氧化:4Cs+O2=2Cs2O。铯和水的反应是爆炸性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铯:2Cs+2H2O==2CsOH+H2↑。铯可以在氯气中立即自燃,生成氯化铯:2Cs+Cl2==2CsCl.铯与水和-116°C的冰反应都很剧烈;碘化铯与三碘化铋反应能生成难溶的亮红色复盐,此反应用来定性和定量测定铯;铯的火焰成比钾深的紫红色,可用来检验铯。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天蓝”。此外,铯是所有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放射性元素除外)
        自然界中铯盐存在于矿物中,也有少量氯化铯存在于光卤石。由氯化铯高温用钙还原制取。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3-05-07 22:16
        回复
          不是每日一帖么,楼主,要给力啊!!


          9楼2013-09-08 19:48
          收起回复
            人哪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9-08 23:4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9-08 23:41
              回复
                人哪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9-08 23: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