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的意志吧 关注:11贴子:544
  • 1回复贴,共1

纵使举案齐眉, 到底意难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纵使举案齐眉, 到底意难平", 原句本为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语出<红楼梦>第五回,言宝玉宝钗成婚后,虽则宝钗克尽淑妇之职,唯是宝玉最爱者,底是黛玉而非宝钗,故而心有郁郁难平之慨。
原文为: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至于举案齐眉,则是出自<后汉书>,写的是汉代名臣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的故事。吃饭的时候,孟光总是把饭菜举到眉毛那么高,恭恭敬敬地请丈夫用餐。
爱情要不就是”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不然就是,”生死契阔,与子相悦”,不外如此.当然生活也是这样的几种状态.多数人是在”到底意难平”之中寻求安慰与解脱.只是,致死,心里那个希望圆满的声音一直在唱,所以才有几米那样美好的画,他是世界比旁人幸福许多,他的世界里树是粉红色的.这样好的心态,多少人修炼不来,要经历多少的沧海桑田才有的满足.
过于圆满的人生状态也许是不真实并不正常的,生命里面本身充满缺憾.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惜往往女子总希翼圆满,于是苦苦追求.追求美好的声音一直在心里唱,并不比旁人得到的东西更多,只是需要珍惜所有所拥有的东西,因此才将会比旁人幸福.


1楼2013-05-11 16:36回复
    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⑴,踊跃用兵⑵。土国城漕⑶,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⑷,平陈与宋⑸。不我以归⑹,忧心有忡⑺。
    爰居爰处⑻?爰丧其马?于以求之⑼?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⑽,与子成说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⑿,不我活兮⒀。于嗟洵兮⒁,不我信兮⒂。
    ⑴镗(tánɡ):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楼2013-05-11 16: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