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海狼吧 关注:698贴子:5,491

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沟通的8个技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心语堂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5-20 02:51回复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做出统合。它要求心理咨询师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师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5-20 02:52
    回复
      一、贯注
      贯注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师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师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闸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5-20 02:53
      回复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师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5-20 02:54
        回复
          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师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5-20 02:54
          回复
            三、沉默
            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反省,思考其个人成长的过程。前面提到,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社交谈话,它需要心理咨询师表现出大量的贯注与倾听,并少做逻辑分析、少说教别人,而是多认同他人的观念,多体验其感受。换言之,它要求心理咨询师首先置身于当事人的境地当中,然后再帮助他认清其成长中的障碍,寻求自救良方。凡此种种都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多听寡言,学会以沉默来传达对当事人的贯注和尊重,藉以强化他自我剖白的愿望。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20 02:55
            回复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沉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当事人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剖白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
              沉默的运用通常需要体语的积极辅助。具体地说,在运用沉默时,心理咨询师通常需要以点头、注视表情变化及诸如嗯、噢等语言助词来表现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总之,沉默的意义在于交流同感与尊重。适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亲切、善解人意,而失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冷漠无情。沉默表达的得体与否取决于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同感功夫。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20 02:55
              回复
                总之,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能,宣泄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剖白的意愿,增进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的情合,并为进一步的自我探讨奠定基础。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5-20 02:56
                回复
                  五、探讨
                  探讨(exploration)指心理咨询师帮助当事人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的过程。它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探讨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帮助当事人在解决困难当中认清个人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所以,探讨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20 02:58
                  回复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所以探讨的目的也在于助人自省自明。具体地说,它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当事人认识与思考其当前困难、挫折与自我成长的关系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换言之,探讨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它旨在帮助当事人从不同角度思考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及其解救方法。由此,它切忌心理咨询师在运用探讨技巧当中,主观武断,教训他人,迫使当事人接受自己的逻辑分析与价值观。那样易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依赖与怨恨,而无法从其生活困难与挫折的认识与解救中成长起来。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20 02:58
                    回复
                      总之,探讨的艺术在于启发当事人独立思考。其中心理咨询师不求说教他人,但这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在探讨当中要采取被动、消极姿势,完全认同当事人所讲的每一句话。与此相反,心理咨询师要学会以提问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来加深当事人对面临困难与自我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终而启发当事人开阔视野,加强自信,发展自我。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5-20 02:59
                      回复
                        六、质问
                        质问(confrontation)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当事人重新审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伊根认为:质问已日益成为心理咨询的核心部分,它促使当事人发现其言行中的种种自我挫败表现,并努力加以克服。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5-20 03:00
                        回复
                          在实践中,心理咨询师常通过提问、反问与深入的讨论来质问当事人思维方法中那些自我偏向、自我夸张与自我挫败的倾向。由此,质问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而在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在这当中,人们应该注意到:质问要以尊重为前提,以同感为基础,它力图给人以态度诚恳、言之由衷的感觉,而不是态度生硬,强词夺理的感觉。所以,质问的艺术在于使当事人超越心理咨询师的提问,自发地认识到其认知与思维方法中的偏差,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质问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推动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要力戒主观武断、强加于人的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提出:心理咨询师在提出质问性的问题时,应该首先问自己你这样做是出于关心对方或是出于想惩罚或压制对方。因此,质问力求问而不审、制而不压,以推动当事人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悦纳。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5-20 03:01
                          回复
                            七、行为操纵
                            行为操纵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向善的努力与否所予以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学习与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藉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体地说,心理咨询师要善于发现当事人在认识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当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当事人不断成长。由此,行为操纵的意义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向善的努力。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5-20 03:01
                            回复
                              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换言之,在心理咨询条件下的行为操纵,以正面鼓励与正强化为基础,对当事人的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与自我发展的努力予以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
                              例如,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帮助当事人认识与克除其行为中的自我挫折意向时,他应及时注意与肯定当事人力图突破自我束缚,认同自强人物的种种意念与努力,使当事人挣脱自卑自怜的控制,重拾自信心。由此,心理咨询师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支持者。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的正面鼓励他人会强化当事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5-20 0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