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吧 关注:299,342贴子:3,181,609

工程中各种梁的区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础连梁、地框梁、基础梁、承台梁、圈梁、非框架梁)设计图纸中常常出现一些非规范标注的,例如:DL、JL等;这些梁在平法中如何理解?判断的方法和原则有那些?
判断总原则:
第一:确定规范;
确定该图纸为03规范还是11规范;03规范与11规范相比,03规范有基础连梁和地框梁,但在11规范中将地框梁和基础连梁都整合成了基础联系梁,且多了承台梁一类;
第二:确定楼层;
一般来说,地下层(包括基础层)会涉及到:基础连梁(03规范)、地框梁(03规范)、基础联系梁(11规范)、承台梁(11规范);地上层会涉及到: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井字梁、框支梁(03规范与11规范相同);
第三:确定此类梁在工程中的作用;
如果此梁为受力或承重构件,会承受墙、板的压力;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梁或地框梁;
如果此梁为拉结构件,不承重,只为加强构件之间的整体性;则对应软件应该为基础连梁或者基础联系梁;
第四:还可以根据梁底标高区分;
如果此梁的底标高同基础平齐,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梁;
如果此梁底标高高于基础底标高,则对应软件设置应该为基础连梁或地框梁(03规范),或基础联系梁;
第五:可区分梁的支座;
如果支座为柱,可能是楼层/屋面框架梁或者地框梁;
如果支座为梁,可能是非框架梁;
如果支座为独基、条基和桩基础,可能是基础连梁;
如果支座为桩承台,可能是承台梁;


1楼2013-05-20 19:59回复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痛的是吧友的心啊!冒个泡,顶一下楼主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6-12 22:53
    回复
      看来是老前辈啊,帖子这么快就被加精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12 23:08
      回复
        好贴,不过借我师父一句话“搞工程的不要太去扣字眼了,更多要从宏观上去认知”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6-12 23:11
        收起回复
          基础连梁、地框梁在11G101中被取消,新增基础联系梁!


          IP属地:湖北5楼2013-06-12 23:15
          回复
            挤挤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6-12 23:18
            回复
              学到了,正好用到,最近就在算土石方工程量.
              ————来自 爱贴吧 魅族MX2 客户端


              7楼2013-06-12 23:57
              回复
                基础梁和地梁相距800mm,这是什么水平,整个工地都给跪了,上面还要回填3.15m,才到一层地面,说给加个地下室吧,被我40万的造价吓回去了,嘿嘿,去年造价毕业,一直是实验资料现场,被赶鸭子上架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6-13 06:57
                收起回复
                  持续更新啊!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6-28 07:23
                  回复


                    10楼2013-06-28 09:46
                    回复


                      IP属地:河南11楼2013-06-28 10:44
                      回复
                        这么快就被设精了啊
                        前排求教 word和CAD中怎么打1.2.3.4级钢的符号
                        百度吃屎了 方法不管用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6-28 10:49
                        收起回复


                          14楼2013-06-28 12:38
                          回复
                            1.1 砼表面缺陷特征
                            1.气孔的表现特征:分散、单独,小于10mm的气孔。
                            2.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露石和粗糙表面。
                            3.失准(错牙)的表现特征:凸出、成波形或其他种类与原设计不符的情况。2. 砼表面缺陷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2.1 气孔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产生原因:
                            (1)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过多,细骨料偏少;
                            (2)骨料大小不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
                            (3)砼拌和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
                            (4)砼浇筑过程中,砼振捣不充分;
                            (5)使用表面刷油的钢模板。
                            2.预防措施:
                            (1)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骨料大小和针片颗粒含量,备料时要认真筛选,剔除不合格材料;
                            (2)设置专人对拌和站出料口混凝土进行检查,及时剔除超径骨料。
                            (3)选择合理级配,使粗骨料和细粒料比率适中;
                            (4)选择适当的水灰比;
                            (5)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振捣;
                            (6)确保模板稳固,涂抹适当厚度的脱模剂。2.2 蜂窝、麻面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产生原因:
                            (1)混凝土拌和料中,细骨料不相对较少;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充分;
                            (3)施工中在模板拼缝不严密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
                            2.预防措施:
                            (1)检查水泥和粗骨料的配合比;
                            (2)检查细骨料的级配;
                            (3)根据拌和系统出料口混凝土即时指标,适当调整砼拌和时间。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充分振捣,振点均匀;
                            (5)模板拼缝严密,确保模板不露浆。2.3 失准(错牙)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1.产生的原因:
                            (1)模板安装不准确。
                            (2)模板支撑体系刚度较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变形走样。
                            (3)模板自身周转次数较多,在荷载作用下或由于模板含水量发生变化而造成变形。
                            2.预防措施:
                            (1)检测模板是否顺直;
                            (2)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模板固定夹具,模板加固是否稳定可靠。
                            (3)检测浇筑频率和混凝土数量,避免超过模板设计的承载力;
                            (4)使用木模板时,避免模板中的含水量变化过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6-28 13:33
                            收起回复
                              刘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7-08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