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而行吧 关注:187贴子:58,285

<希腊的绝唱>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在回响,余音缭绕。


1楼2013-06-16 17:35回复
    吐口血,我还没有写到我的波斯小美人巴勾鄂斯。。。。泪。


    4楼2013-06-16 18:07
    回复
      电影里我喜欢的片段。
      电影里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连亲吻都木有,是因为有历史学家说,他们之间木有身体关系,只是纯粹的精神恋爱。。。ORZ。
      但他们的台词很深情,很动人。




      6楼2013-06-18 13:04
      收起回复
        关于俺的长腿美人赫菲斯提安的一点资料
        作者:Jona Lendering
        作者介绍:荷兰历史学家。历史学校Livius Onderwijs的创始人之一。古代史网站livius.org的维护人。
        赫菲斯提安(约公元前357年~324年):马其顿贵族,亚历山大大帝最亲密的朋友和恋人【译者注: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资料如此肯定地直接说赫是亚的恋人的!】。在对波斯远征中,他有时候会担当军队指挥官,但他可能是更好的组织者(organizer)。
        根据阿里安(Arrian)的文件记录,赫菲斯提安出生于古马其顿首都佩拉(Pella)。他的父亲阿明托尔(Amyntor)一定身居要位,因为他的儿子是在腓力国王(公元前360~336年)的宫廷受教。赫菲斯提安父亲的希腊名字暗示了他一定是效忠马其顿且受重用的希腊雇佣兵首领或者智者。(亚历山大的舰队司令和朋友尼阿库斯Nearchus的父亲是另一个例子。)
        当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赫菲斯提安遇见了王储亚历山大。尽管我们最好的资料来源没有明确提过赫菲斯提安和著名的马其顿科学家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假设赫菲斯提安和亚历山大一样,也是在梅扎(Mieza,现代Naousa下面)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亚里士多德在梅扎的学校,坐落于马其顿最漂亮绿化好的地区之一。如果我们相信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他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哲学家生活》(Philosopher's lives),亚里士多德出版了他和赫菲斯提安之间信件的合集。这说明这两个人在亚历山大的波斯远征中,有互相通信。但是,第欧根尼不是个永远可靠的作家。
        赫菲斯提安第一次被提到,是在亚历山大波斯远征刚开始的时候,当这群入侵者抵达特洛伊时(公元前334年五月)。他从来没有被以国王的“朋友”或“王伴”介绍过;他只是被简单地提到,这暗示了历史学家们认为人人都知道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的恋人。(只要罗密欧在舞台上,我们就不需要介绍朱丽叶。)
        在特洛伊,亚历山大献祭了古代的英雄们。据说他去了他传说中的祖先阿喀琉斯的墓地,而赫菲斯提安则祭拜了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再一次,这暗示了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的恋人,因为公元前四世纪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位传说中的英雄是恋人关系。(荷马指出他们曾分开过夜——只有当这两人的恋人关系已被视作理所当然时,这句话才有意义。)
        如果阿喀琉斯及帕特洛克罗斯和亚历山大及赫菲斯提安这两对的对比非常贴切,赫菲斯提安——如同帕特洛克罗斯——比他的恋人大。因为亚历山大是在公元前356年夏天出生的,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他的朋友是在——比如说——公元前357年出生。
        拜访过特洛伊后,赫菲斯提安就在我们的资料里消失了一阵子。这说明他是和亚历山大在一起,而且没干什么值得人注意的任务。直到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十一月)之后,我们才重新在资料里看到赫菲斯提安,在一则非常著名的轶闻里。马其顿人取得胜利后,皇后斯妲忒拉(Statira)被俘。她来找亚历山大,却跪在赫菲斯提安面前,以为他是国王。亚历山大挽救了她的面子,说:“别担心,老妈妈,他也是亚历山大。”【译者注:不知道是作者笔误,还是历史学家们对古代资料的翻译理解不同,其他地方一般认为犯这个错的是大流士母亲而不是妻子。但是引用的亚历山大这句话基本差不多。】
        很有可能赫菲斯提安被描画在了亚历山大石棺上(虽然一些学者认为石棺上那个男人是安提柯一世“独眼”Antigonus Monophthalmus)。如果这个身份鉴定是正确的,伊苏斯之战时赫菲斯提安是骑在马背上战斗的。


        7楼2013-06-18 15:05
        收起回复
          作者:Jeanne Reames
          作者介绍:JR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希腊-马其顿的专家,她有一整本博士论文写的就是赫菲斯提安。除了这个介绍赫的网站,她还建了个评论网站,写亚历山大相关小说电影的书评影评之类的。
          In praise of that guy behind the throne
          献给王座背后男人的赞歌
          这家伙到底是谁?
          ……还有到底怎么读这家伙的名字?!
          赫菲斯提安的名字简直会激怒所有人。实际上他的名字有三种发音方法:
          1)最常见的发音方法来自于拉丁化拼法Hephaestion: he-FEES-ti-an
          2)另一种熟悉的发音方法来自音译的希腊语Hephaistion:he-FAIS-ti-an
          但是,如果你回到过去,走到他的面前,用上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叫他,他只会一脸迷惑地看着你。
          3)他们那个时候用的希腊发音是:he-pais-TI-on
          (这里的/p/发音类似pot这个词里的/p/)
          我自己是使用他能听懂的叫法——这样似乎比较礼貌——但是对于已经习惯前两种叫法的现代英语使用者来说,这种叫法最开始会让他们觉得困惑。
          家庭
          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大帝最好的朋友,他和王子一起长大。或者至少,他们俩在很年轻的时候相遇,而且年纪差不多。这意味着赫菲斯提安大约在公元前356年出生。(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正是在公元前356年这一年出生,然而人们有时这么假设。我认为他比亚历山大大一岁左右。)他父亲的名字是阿明托尔(Amyntor),很有可能来自佩拉(Pella,马其顿首都)。他和亚历山大一起上学,是和亚历山大一起在梅扎(Mieza)接受亚里士多德教导的几个男孩之一。日后,亚里士多德和他通信,还有另一个哲学家色诺克拉第(Xenocrates)也和他通信。所以也许他是个知识分子(intellectual)(或者他喜欢人们这么认为)。事实证明,比起军事作战策略,他更擅长后勤和外交。并且,寇提斯(Curtius)说,他是国王的顾问(counselor)。所有这些都说明,他更擅长用脑。
          如果他是和王子一起长大和接受教育,他的父亲应该是国王的王伴(Companions)之一。所以他应该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而且,如果他的父亲是一名王伴,那么他少年时期很可能做过国王的侍从(Pages)(他们被叫做pages,但是实际上更像squires)【译者注:这两个单词中文翻译相似。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这两个单词中世纪的英文意思,笼统来说,squire本身出身贵族】。我们不知道他母亲和其他亲戚的名字(但是他的祖父很有可能叫德米特里Demetrios)。唯一能提供有趣信息的细节是他父亲的名字。Amyntor和Amyntas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变形,就像Stephen和Stefano,或者Mary和Maria。在马其顿,AmynTAS是常见用法。而在希腊,人们使用AmynTOR。所以这有点奇怪。另外,Hephaistion这个名字在马其顿并不常见。大家都拿不准这个名字的含义,但是这个名字值得我们的注意。他们家族似乎和希腊人有某种关联(确切地说,很有可能是和雅典)。


          9楼2013-06-18 15:12
          收起回复
            人生和事业
            我们第一次在亚历山大的历史中听到赫菲斯提安的名字,是在特洛伊。当亚历山大进入小亚细亚准备入侵波斯时,他的着陆点就是在特洛伊。他在那儿做了很多有象征意义的事,其中一件就是献祭阿喀琉斯之墓。赫菲斯提安被认为祭拜了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的墓——他们自身友情的一个美好的小小暗示。亚历山大喜欢这些戏剧般引人注目的姿态,而马其顿人(不仅仅是亚历山大)都很严肃地看待伊利亚特(Iliad)。这并不只是一个故事。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那之后,亚历山大带兵出发,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中与部分波斯军队交锋。他赢了这场战役,却差点被杀。并不是赫菲斯提安救了他,而是一个叫克雷塔斯(Cleitus)的家伙救了他的命。克雷塔斯是亚历山大齤乳母的小弟弟。实际上,直到第二次大型战役伊苏斯战役,我们才再次听到赫菲斯提安的名字。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伊苏斯战役那天早晨,亚历山大的军官们来到他的帐篷听取战前最后指令。赫菲斯提安出现了,说的不是“祝您快乐(Joy to you)”而是“祝您健康(Health to you)”。这就像是,本该说“你好”或“早上好”,你却说成“再见”或是“晚上好”。军官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凶兆(古希腊人很迷信)。他们认为这预示着亚历山大会死。亚历山大却说,祝他健康意味着他会活下来。反应迅速。这个故事里奇怪的一点是,赫菲斯提安并没有因自己的口误感到惊慌,而是觉得窘迫。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他是正要离开帐篷,而不是抵达帐篷。(好吧,别想歪了。也许亚历山大不过是在大战前夕需要他最好的朋友的陪伴。我怀疑他没怎么睡。)
            历史记录没有告诉我们伊苏斯时赫菲斯提安在哪作战,但是在亚历山大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上,我们可以看到骑在马背上的赫菲斯提安。这场战役之后,我们再次听到他的名字。亚历山大赢了(显然),大流士跑了,留下了他所有的国库、个人财物和家人。这充分说明大流士之前压根没把亚历山大放在眼里。亚历山大接手了大流士所有的东西——一顶华丽的帐篷、一个巨大的浴盆、一张宽敞的床、许多许多的金子……还有他的妻子女儿和母亲。这些妇女以为她们会遭遇战争中被俘女性的通常命运:强暴。但是亚历山大却派人告诉她们,她们不会受到伤害。她们不敢相信。所以他亲自来传达这一口讯。赫菲斯提安和他一起去了。由于赫菲斯提安个头更高长相更端正,皇太后以为他是亚历山大,向他鞠躬。一个宦官提醒了她犯的错,她赶紧想改向对的那个人鞠躬。但是亚历山大阻止了她,说:“没关系,老妈妈。他也是亚历山大。”非常典型的亚历山大式骑士精神,当他心情好的时候。这个故事非常受古人(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的欢迎,但是阿里安(Arrian)并不是很相信它。这故事也许真的发生过,也许没有。即使这件事实际上没有发生过,它必定也是看起来相当有可能发生的,否则人们就不会如此热衷于一遍又一遍地重述这个故事。在所有亚历山大的历史记录中,正是在讲述这件事时,寇提斯(Curtius)写下了有关赫菲斯提安最长的描述:
            “赫菲斯提安是迄今为止国王所有朋友中最亲密的。他和国王一起接受教育,是国王所有秘密的顾问(counsellor)。没人比他享有更多劝诫亚历山大的自由,而他对这份自由的使用方式,让人觉得这自由是由国王给予他的,而不是他自己取得的。【译者注:这句话意思我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组织中文把它精准地表达出来。附上原文: No one had more freedom to admonish Alexander, but he used it in such a way that it seemed granted by the king, rather than taken by himself.】 而且,尽管他和国王年纪差不多,他身材更高大。”(第三卷, 第十二章, 此文作者JR自己的翻译)
            伊苏斯之后,赫菲斯提安第一次得到一个重要命令。亚历山大决定不去追大流士了,而是继续沿着海岸行军,通过占领所有港口来削弱波斯人的舰队。他不能把舰队留在他后面,否则这会切断他自己的补给线。其中一个港口是西顿(Sidon)。占领西顿后,他要赫菲斯提安为这个城市任命一个新的国王。赫菲斯提安向当地招待他的东道主寻求帮助,最终任命了一个来自古老皇室家族的叫Abdalonymus的家伙。据说这家伙是一个非常诚实的贫苦农民。故事里说,赫菲斯提安找到他时他正在给花园除草。这故事有点太假。(好吧,请叫我怀疑论者。)但是赫菲斯提安显然做了个明智的选择,因为Abdalonymus统治了好一段时间。著名的亚历山大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实际上是Abdalonymus的石棺。所以说,如果Abdalonymus为了纪念赫菲斯提安,而将他刻在石棺一边雕带正中央,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10楼2013-06-18 15:13
            收起回复
              赫菲斯提安和克拉特鲁斯大干一场后,这两人就被很谨慎地分开了。最后,克拉特鲁斯甚至还会被派回马其顿,去接掌摄政。这是不在亚历山大身边他能得到的最高职位(而且也不在和赫菲斯提安可以互吐口水的距离里)。同时,赫菲斯提安在印度的任务还是几乎老样子:后勤和供给。比如说,当亚历山大在马利亚(Mallia)受伤时,赫菲斯提安被派去南边和尼阿卡斯( Nearchus)一起建立大本营,而克拉特鲁斯则带着非战士、后备部队和大象来和他们会合。(听起来似乎这两人还在被关小黑屋。)赫菲斯提安建了个港口,然后追随亚历山大一起进了格德罗西亚沙漠(Gedrosian desert),而克拉特鲁斯则带着行动更迟缓的部队往北走。(格德罗西亚之行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愚蠢;如果补给计划实现了,事情本可以进展得比较顺利。但是,在他们身后的印度发生了点小问题——叛乱,这耽误了尼阿库斯舰队的时间。)当他们折损了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马,终于走出格德罗西亚,赫菲斯提安也在卡尔马尼亚(Carmania)参加声名狼藉的酒神狂欢。(他们当然不是在庆祝自己的损失,而是在庆祝他们活了下来。)在那儿,亚历山大分发了许多特殊奖品,其中给赫菲斯提安的是一顶金冠。没有人说过这份奖品具体是奖励什么。也许是因为他忍受了亚历山大的坏脾气。:-)
              现在赫菲斯提安和亚历山大都处于他们人生最后一年,虽然两人都不知道。也许就是在此刻,赫菲斯提安爬到了他事业的最高点。亚历山大任命他为Chiliarch,或者叫Grand Vizier(波斯语里是hazarapatish,也就是宰相)。自大流士处决了臭名昭著的巴高斯(Bagoas)之后,这个职位在波斯宫廷就一直处于空缺。这个巴高斯谋害国王,又以同样的热情推举新王。(别把这个巴高斯和亚历山大宫廷里另一个同样声名狼藉的舞男巴高斯弄混,虽然他俩都是宦官。)无论怎样,亚历山大重新把这个职位给了赫菲斯提安。不过实际上,亚历山大重新启用这个职位是出于实用目的,而赫菲斯提安是这个位置的理想人选。Chiliarch需要使朝廷政务运作顺利。这一点上,还有谁能比赫菲斯提安做得更好?这是个行政管理官职。不幸的是,他仅仅只做了几个月就去世了。但是这几个月也足够使他与亚历山大首席秘书攸美尼斯(Eumenes)成为敌人。赫菲斯提安的新工作的一部分职责是决定哪些信件和文件可以呈交给国王。在此之前,这些职责归属攸美尼斯,由他直接答复亚历山大。而现在,攸美尼斯必须得向赫菲斯提安答复。这可能是种必须的官僚制度,但是没人喜欢——尤其是那些曾经处于更高位却被迫降级的人。
              亚历山大逐渐向北移动到苏萨(Susa),为了在他下次大型远征前(当然永远都没能发生),解决波斯事务。就在苏萨,他为他自己和较高等级的军官们举办了一场大型婚礼。他们全都娶了波斯贵族新娘。这曾经被认为是亚历山大试图引进一种“人类的手足之情”(Brotherhood of Mankind)。但这种想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产物,而不是冰冷现实。实际上,这是亚历山大的一点精明的政治手段,将他的高级军官们同波斯权贵家族们绑在一起。他自己的新娘,当然是大流士的大女儿。而给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新宰相——亚历山大挑了大流士的小女儿。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德莉比娣丝(Drypetis)。令人好奇的是,亚历山大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要给予赫菲斯提安荣誉(或者说不只是这样),而是想让他们俩的孩子成为表兄弟。真甜蜜。而且很可能是真实的。亚历山大的确就是那样多情(sentimental)。
              这个故事不久之后以悲剧结束。从苏萨出发,亚历山大带着他的朝廷兼部队北上至埃克巴坦那(Ecbatana)。就是在埃克巴坦那,赫菲斯提安生病发烧去世,可能就在十月底。


              13楼2013-06-18 15:22
              收起回复

                另一篇关于赫菲斯提安的文章,作者是pothos论坛成员Fiona:
                阿明托尔之子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最亲密的朋友(Curtius 3.12.16)。他是佩拉人,和亚历山大一起长大接受教育(Curtius 3.12.16),而且很可能年纪甚轻时就已在军队里服役。高加米拉时他是近身护卫官(somatophylakes)指挥官(Diodorus 17.61.3),他在此次战役中受了伤。稍后,他和克雷塔斯(Cleitus)一起被任命为王伴骑兵联合指挥官 (Arrian 3.27.4)。波斯远征结束时,他因其勇敢和领导能力收到嘉奖(Arrian 7.5.6)。
                去世时,他已是帝国宰相,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领域他都是亚历山大的二把手 (Photius 92)。
                他卓越的军事生涯包含了不少特殊任务。有些是外交,比如为西顿挑选新国王( Curtius 4.1.16);其他则是工程相关,比如他和佩迪卡斯(Perdiccas)一起在印度河上建桥(Arrian 4.23.59),或是在Pattala建了个新要塞和港口(Arrian 6.18.1, 6.20.1)。
                赫菲斯提安的兴趣并不局限于军事和工艺上;他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及色诺克拉第通信(Diogenes Laertius, Aristotle 5),而且积极支持亚历山大试图融合希腊人和波斯人的努力 (Plutarch Alexander 55.1)。
                无论亚历山大做什么,赫菲斯提安都站在他这边。亚历山大全心全意地信任他,对他的依赖与日俱增。在大夏远征要结束时,亚历山大必须得分军行动。当目标并不明晰,而亚历山大又需要一个有能力做本该由他自己做的任务的人时,他选择了赫菲斯提安,将一半的军力托付给他(Arrian 4.22.58)。
                亚历山大如此看重赫菲斯提安,以至当他和他的军官们娶波斯新娘时,他给赫菲斯提安挑选的是德莉比娣丝(Drypetis),前任国王大流士的女儿,亚历山大自己新娘斯妲忒拉(Stateira)的妹妹。亚历山大说希望他们俩的孩子能成为表兄弟( Arrian 7.4.29)。
                他们事业合作上如此合拍,有证据表明亚历山大将赫菲斯提安看做另一个自己。他可以自由坦率地向国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亚历山大则和赫菲斯提安分享了自己的秘密(Curtius 3.12.17)。
                他们俩完全有可能是恋人。没有哪部现存资料直截了当地这么说过,但是当这些资料成书时,这样的爱情已经开始遭到斥责鄙视(Horace, Epistles, 2, 1, 156)。但是,一些已经证实的事齤件暗示,他们俩之间的确就是恋人。比如,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在特洛伊公开敬奉他们已逝英雄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罗斯(Arrian 1.12.1)。更有说服力的是赫菲斯提安去世时亚历山大惊人的巨大悲痛。他是被其他人强行拖离开尸体的(Arrian 7.14.6),他要求熄灭圣火——通常只有在伟大帝王自己的葬礼上才这样做( Diodorus 17.114.4)。
                公元前324年十月,赫菲斯提安在埃克巴坦那死于一场发热,症状和伤寒非常相似 (Plutarch Alexander 72.2)。他的葬礼可能是史上最昂贵的(Arrian 7.15.5)。在西瓦神殿的允许下,他被尊奉为英雄(Arrian 7.23.8)。许多纪念他的宏伟纪念碑都没能完工。亚历山大自己临死之际——仅仅八个月后,还在规划这些纪念碑 (Arrian 7.23.10)。


                15楼2013-06-18 15:31
                回复
                  赫菲斯提安
                  让我们回到亚历山大和他终生好友赫菲斯提安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暧昧关系这个问题。
                  我们三个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迪奥多罗斯和普鲁塔克)从来没有叫过他 erastes或eromenos,只叫过 philos或malista timomenos。亚历山大自己称他为philalexandros(亚历山大的朋友)。寇提斯和贾斯汀只用过amicus,从来没用过 amans。我们只能在后世资料或者一些著者可疑的资料里找到性关系的暗示或将赫菲斯提安称作eromenos的例子。[Ael. VH 12.7, Epic. Dis. 2.12.17-18, Diog. Epistles 24, and Luc. Dial. Dead 397.]
                  所以尽管我们有证据显示,在马其顿社会,年龄相当的年轻男孩们有可能会对另一方产生包含性表达的爱恋,我们找不到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之间存在这样的恋爱关系。
                  唯一存在的证据也仅仅是间接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证据相当有说服力,但是我的确认为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没法确凿地断言,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之间就是恋人关系,无论是仅存在于年轻时,或是贯穿了一生。
                  间接证据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间接证据。首先,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是将他们之间的友情比作阿喀琉斯及帕特洛克罗斯的友情的文学比喻。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认为后者之间包含性因素。(亚历山大本人可能也熟知的将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罗斯称作恋人的材料,参见 Pl. Sym. 180a, TGF F135-36 (Aeschylus'Myrmiddons), 和Aesch. Tim. 1.141-42.)
                  这条证据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法确定这个比喻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在亚历山大的时代,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自己说的?当然,亚历山大把自己看做阿喀琉斯。但是,那时赫菲斯提安就被看做帕特洛克罗斯了,还是后来的诗人这么写的?
                  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们怎么理解阿里安说的那个故事:赫菲斯提安在特洛伊的帕特洛克罗斯之墓上放了个花环,而亚历山大则在阿喀琉斯墓上放了一个。阿里安说这是logomena——仅仅是一个故事:“他们说……”。显然阿里安不是在他主要的资料来源(托勒密和Aristobulos)里找到这个故事的。很难说这个故事有多少可信。阿里安写这个故事是想奉承罗马哈德良皇帝(他爱上了一名青年Antinoos)?当然,亚历山大队伍里的其他人也被比喻为阿喀琉斯传说里的人物(最著名的是把老Lysimakhos比作Phoenix)。像Cohen指出的那样,这些荷马传说对马其顿人来说是活生生的现实。(Ada Cohen, "Alexander and Achilles--Macedonians and 'Mycenaeans", in The Ages of Homer: A Tribute to Emily Townsend Vermule (1995).)
                  所以尽管我们无需让怀疑主义彻底压倒我们,但是我恐怕对阿喀琉斯/帕特洛克罗斯的模仿的真实性的裁定仍是“未知”。


                  16楼2013-06-18 15:33
                  回复
                    吐血,我不搬了。。。。
                    实在是太太太太多鸟。。。ORZ
                    国外有无数历史专业的学生,喜欢选择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来写论文。最前面的,其实就是一篇博士论文的片段,关于赫菲斯提安的外貌,都引经据典的写了好多。亚历山大的棺材上就有赫菲斯提安的浮雕。。但图片不好贴,就算啦。。。哦,长腿美人赫菲斯提安的小尖下巴啊。。。


                    18楼2013-06-18 15:41
                    回复


                      19楼2013-06-18 17:03
                      收起回复

                        电影里,少年时代的亚历山大。
                        可爱吧。
                        他娘可是大美人安吉丽娜朱莉演的哦。


                        20楼2013-06-18 17:17
                        收起回复

                          面对可爱的儿子,当爹的在进行人生教育。

                          啊,腓力二世,你吓得你儿子以后都不敢碰女人了。。。ORZ


                          21楼2013-06-18 17:20
                          回复

                            电影里的赫菲斯提安。
                            演员是摇滚乐手,怪不得喜欢烟熏妆。。。。ORz


                            22楼2013-06-18 17:32
                            回复

                              俺的美人儿啊。。。


                              23楼2013-06-18 1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