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吧 关注:5,283贴子:20,925

不凡之人(3)--医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娘。


1楼2013-06-26 16:43回复
    四大医典,那部是核心呢? 我说,《黄帝内经》写的最好啊,此书博采众长,海阔天空,大气磅礴!其
    余三部医典又如何能比?彼之愚见,要点如下: 五运六气,天地之道,阴阳变幻,乃是讲:环境变通,人都得看天办事,你天上
    有变,俺地上也变,此为:“变通”也。如:天要下雨,你明天便带伞喽。天要出阳,
    你明天便晒,如此而已。外边风声不好你便缩在家里,这里要打仗了,你马上逃到他出
    去。这里风水变差了,污染加重,除了搬家,无需逆天了。 五脏为主之说,用药千变万化,声东击西,因人而异。是说后天之本的胃,要
    少入毒物,毒食。病从口入也,外风不如内毒,内部破坏,威力最大,而你五脏清澈,
    自然外表纯阳正气,营卫充足,邪风焉入?没办法,今天世道,吃东西,只有尽量少而
    精了。 药物本毒,贵乎严谨。不可轻用,而今天的庸医最喜欢加大药量,拿你当试验品
    啊,又有钱赚,吃死的是你反正不是他。百姓言: 所谓医生杀人合乎天理也。 绝世名言为:“我们尽力了”······ 内经有云:药肺而治胃。此非西方“头疼医头”的杀人医术!而是疏通肺来带动
    优化胃症,所以华佗的药方没定数,因人而异。如:你爱吃的,别人却不喜,无妨,你
    可以略多吃,这就是一种药。 或,你有一种爱好,入迷时可以忘记烦恼和周边干扰,
    这就是一味大药,可愈病也。人之格局,千变万化,怎能定式数据,千遍一律?? 内经的阴阳,择时,方位,二十四气,春夏秋冬。都是择地,择时,择天气,
    方位,这些都是观察天地,四周环境的变化,来随机应变, 任何事情发生前必有征兆
    ,好比水开之前必有水泡,然后徐徐沸腾。难点在于,你不知道如何观察,不知方法也。预测之事,有简有繁。就是知道方法,你
    这个人不敏锐,没灵性,也不行的,完全了知天意,太太难啦。 所以说谋事在人,占
    七成;成败在天,占三成。便是这区区三成,也可瞬间要你命。一世算尽的孔明,竟亡
    于一场雨,万事无法尽言。 风为百病之祖。 不错,不过在今天,高楼大厦,铜墙铁壁,何来挨寒受冻?况且
    ,人之五脏虚弱才导致外寒轻易入侵,在有毒空气和杀伤力极大的毒食物,毒水源,转
    基因等等多重配合下,认得五脏能不虚弱吗??内虚,外邪有可乘之机也。 感叹!环境决定命运哪。 那些风水之学应提炼于《内经》和《易经》,其实易经和内经互有多处相通之理
    ,易经并非纯粹占卜,而是增智醒脑之宝。《内经》和《易经》串在一块读,是很有趣
    地!此二书,以我之见,乃是大智慧的顶端,其余古著都在精讲细节,就是你再钻研《
    伤寒》和《诸病》《脉经》这些细节,而不掌握大层面的东西,是否在钻牛角尖呢? 观今庸医,主次不分,舍本求末,以小观大,乱七八糟,什么玩意儿?百姓岂
    有不死在他们手上之理?唉!落入他手,有得你苦啦! 还不如自己救自己吧······


    2楼2013-06-26 16:43
    回复
      《内经》和《易经》中,有精要,也有次要的,这要看你的读法了。《易经》注
      重宇宙万物,社会,国家,个人,民间。海纳百川,以先人代代丰富经验,提炼出最根
      源的大智慧,悟习者无论在社会,在乡村,在战场,在官场,任何环境下都能占尽先机
      ,受用不尽,呵呵,占尽大便宜啦 ! 但,欠缺些实用细节之物,而《内经》正好弥
      补上,不但大道殊同,而且技术详尽,取长补短。所以,一刚一柔,阴阳相济而读,入
      味当真奥妙无穷啊!值得一生珍藏,常伴左右。
      《孙子兵法》也强悍,但学以致用者很少,能提炼的更少,此书中有七个“口诀
      ”句,短短几十字,只要你能真正做得到和消化运用,那你的日子肯定比别人好过··
      ···· 《孙子兵法》和《奇门遁甲》《三国》虽非凡品,却及不上《内经》和《易经》的
      高度,读者当分清主次也,若《孙子兵法》都及不上,那什么鬼谷,太乙,六壬,反经
      ,梅花,堪舆,等等都更次了。希望别误入歧途。 《奇门遁甲》是有真传,但不是书上的,所以勉强学之,十人九疯。 不得真传没
      法学,古宗一脉,更是如此,多少才子,几十年一辈子也不得精要,竟还有人代代攻习
      呢。 嗯! 据说孔明多诈,以书充耳目,暗以口诀传之姜维,姜又传之与山中后人,
      想必定是相天择地的要诀,简短义精,绝非成书之样,料孔明多谋,如此绝学岂能轻易
      被人盗走?然则,其法也源于自然,我觉得和《内经》《易经》之中必有贯通之处,呵
      呵,且不多言,抛砖引玉······(完)
      后记,三部曲以一天半搞定,我是否太过啰嗦,写作非我正务,很不想写,但
      还是说了太多,此皆我的孤陋愚见,大家不用当真,参考而已,厌之,便弃之。···
      ···我想,以后也不会说太多。 (这次是真的!) 2013.6.26 著者:老狐


      3楼2013-06-26 16:44
      回复
        有申请加精吗,这么辛苦为大家。


        4楼2013-06-26 16:44
        回复
          断,渗。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6-26 17:07
          回复
            先顶一下,晚上回去看!


            IP属地:浙江6楼2013-07-04 15:02
            回复
              粗看一遍,顶,晚上细看。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7-05 08:41
              回复
                总结详尽,确实是从大道而说起,易经说尽世间之理,内经总起医家之要,其他为之补充,详解。至于其术,那就不再其中了!只是精髓没有几人得到真传……哎!


                IP属地:河北8楼2013-07-05 11:27
                回复
                  奇了,狐某不是被封了?怎账号又回来了,难道还未缘尽?


                  9楼2013-07-05 17:31
                  回复
                    真心,哎!所言甚是啊!数十年的大成总结,想想上两天忙碌工作回来,没怎么休息,乘兴写下的,狐某一直工作量不轻,自负阅书千万,阅历曲折,偶有心得,这三篇也算得上开阔心胸,妙用无穷了。只是三篇只能从大局上来写,若要展开的话,那要写到什么时候,篇幅有限,很多细节方面,实用技能一块,只能一笔带过,此亦愧对诸闲矣,还望大家举一反三,运用有方了


                    10楼2013-07-05 17:56
                    回复
                      三篇大文,可算是写来不易,狐某算是一片心血了,之前被封,虽不至大怒,也略有不悦,想想粗糙烂制都不被封,为何一片好心反为唾弃,世间事当真难说的紧啊,呵呵,一笑了之,世事无常啊


                      11楼2013-07-05 17:56
                      回复
                        此吧没有人封你呀!吧主还在吧务公开说了,怎么这三个贴子不见了。先顶,之后我想收藏并付名了,可否?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7-05 18:14
                        收起回复
                          嗯,拜读了,入世炼隐的好文章。


                          14楼2013-07-13 04:56
                          回复
                            似懂非懂,殊途同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7-14 2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