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标点
对我来说,一篇正剧,如果标点符号不规范,直接点叉妥妥的。哪怕有福娃那样的好文笔,出现“。。。”“、、、”“~~~~”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不可忍受的。当然鉴于福娃并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正剧猫鼠,也许没有可比性。但相对而言,明显《白老鼠的坏脾气》比《1234》要规范得多。
古文没有标点,只有句读。但对于接受现代教育的我们,标点符号绝对是行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承载着断句的作用,很多时候也帮助表现人物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我曾经在小粉红围观过一篇吐槽的帖子,印象极深。虽然时间久远具体细节可能记得有些混乱,但大意如下是没错的了。
说一篇文,其他的都好,就是标点让人x疼。读者总结出作者的标点是这么用的(再次申明因为时间太长,我不保证确实是这么对应,只取其“精髓”):
!=、
!!=,
!!!=。
!!!!=?
!!!!!=!
!!!!!!=……
什么,你看不懂?那我们替换一下吧。以下是《养猫日记》第一节中的一段:
“我差点滑一跤。好吧其实是已经摔倒了,而且我的手只压在它旁边一寸远。这样我就很顺手地把它拿了起来。唔,比鸡蛋大不了多少,不过是粉红色的,还在发烫。
看起来蛮好吃的样子呢……拿回去给大嫂炒了!”
如果替换成上面那种标点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我差点滑一跤!!!好吧其实是已经摔倒了!!而且我的手只压在它旁边一寸远!!!这样我就很顺手地把它拿了起来!!!唔!!比鸡蛋大不了多少!!不过是粉红色的!!还在发烫!!!
看起来蛮好吃的样子呢!!!!!!拿回去给大嫂炒了!!!!!”
你x疼吗……反正我为小白感到嗓子疼……
当然也许这个例子有点过于极端了。虽然咆哮体在发帖吐槽的时候很有爱,写文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正常的。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标点对情绪的表达作用吧。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这么一句话——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
我这样打出来的时候没有用引号,对于一句对话而言,必然是不规范的。不过为了与不同标点的效果区别得更明显,暂时先这样。通常这句话打在文里,有这么几种标点结尾:问号,感叹号,句号。由于“怎样”这个词已经有了“问”的意思,所以用问号时疑问效果多过反问,而感叹号则反问意味较为强烈。当这个“道”字前面没有任何动作神态修饰的时候,句末标点就成了表现人物情绪的唯一方式。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比较淡的疑问句式,对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那么在意。白玉堂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半是挑眉、微笑,有略微的挑衅意味。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强烈的情绪,重点不在于“怎样”而在于“能”。白玉堂这么说的时候或许是瞪眼,十分的不服气,并且急于知道对方的反应。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平淡的语气,对问题的答案完全不在意。白玉堂以这种方式说话,应该是撇嘴,表示不屑,并且一边说话一边手中有其他动作进行。
当然,很多时候,作者习惯于在说话的前面加上动作神态修饰,如“怒道”“笑道”“叫道”等等。还是以上面的句子为例,加上我提到的“挑眉”“瞪眼”“撇嘴”三个关键词,和不同的标点排列组合,出来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度娘没有表格,分开写吧。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和标点含义基本一致,只是具化了人物面部表情,没什么好说。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挑眉是个慵懒的动作,加上强烈的语气之后……嗯,略有点分裂。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基本一致,但更为平淡。由于语气不强,加上挑眉这个动作有过犹不及之嫌。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疑问式,并且是含有不满的疑问式。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强烈不满,隐含意义是“爷看你能搞出什么花来”,配合标点刻画人物的激动情绪。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平淡的语气却要把眼睛瞪起来,呃,这或许是小白在卖萌,也像撒娇。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依旧是比较淡的疑问句,但含有“我才不信你能怎么样”的意味。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撇嘴也是个不大的动作,语句重音落在“样”字上,整句话音调是下沉的。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潜台词是“爷懒得理你”。
啊,对了。标示一个句子完结的标点除了以上三种以外,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用的省略号。省略号,意味着话没说完,或者句子虽然完了但意犹未尽。没说完又可能是主动不说或者是被迫说不下去。依旧上面三个关键词,组合来看一下。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傲娇状,声音渐小,你想听清楚的话凑近些啊。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明明是不满而激烈的神情却没能说完,多半是被对方用语言或动作打断。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如同嘀咕,声音不大,不是要吵架的意思,也懒得听你回答,爷就是吐个槽。
不过如果这句话是对展昭说的,那么以省略号结尾的时候,后果可能都是一样的……甭管他用哪种神情……
标点问题自然也适用于现代文,略过不提。
对我来说,一篇正剧,如果标点符号不规范,直接点叉妥妥的。哪怕有福娃那样的好文笔,出现“。。。”“、、、”“~~~~”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不可忍受的。当然鉴于福娃并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正剧猫鼠,也许没有可比性。但相对而言,明显《白老鼠的坏脾气》比《1234》要规范得多。
古文没有标点,只有句读。但对于接受现代教育的我们,标点符号绝对是行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承载着断句的作用,很多时候也帮助表现人物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我曾经在小粉红围观过一篇吐槽的帖子,印象极深。虽然时间久远具体细节可能记得有些混乱,但大意如下是没错的了。
说一篇文,其他的都好,就是标点让人x疼。读者总结出作者的标点是这么用的(再次申明因为时间太长,我不保证确实是这么对应,只取其“精髓”):
!=、
!!=,
!!!=。
!!!!=?
!!!!!=!
!!!!!!=……
什么,你看不懂?那我们替换一下吧。以下是《养猫日记》第一节中的一段:
“我差点滑一跤。好吧其实是已经摔倒了,而且我的手只压在它旁边一寸远。这样我就很顺手地把它拿了起来。唔,比鸡蛋大不了多少,不过是粉红色的,还在发烫。
看起来蛮好吃的样子呢……拿回去给大嫂炒了!”
如果替换成上面那种标点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我差点滑一跤!!!好吧其实是已经摔倒了!!而且我的手只压在它旁边一寸远!!!这样我就很顺手地把它拿了起来!!!唔!!比鸡蛋大不了多少!!不过是粉红色的!!还在发烫!!!
看起来蛮好吃的样子呢!!!!!!拿回去给大嫂炒了!!!!!”
你x疼吗……反正我为小白感到嗓子疼……
当然也许这个例子有点过于极端了。虽然咆哮体在发帖吐槽的时候很有爱,写文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正常的。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标点对情绪的表达作用吧。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这么一句话——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
我这样打出来的时候没有用引号,对于一句对话而言,必然是不规范的。不过为了与不同标点的效果区别得更明显,暂时先这样。通常这句话打在文里,有这么几种标点结尾:问号,感叹号,句号。由于“怎样”这个词已经有了“问”的意思,所以用问号时疑问效果多过反问,而感叹号则反问意味较为强烈。当这个“道”字前面没有任何动作神态修饰的时候,句末标点就成了表现人物情绪的唯一方式。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比较淡的疑问句式,对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那么在意。白玉堂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半是挑眉、微笑,有略微的挑衅意味。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强烈的情绪,重点不在于“怎样”而在于“能”。白玉堂这么说的时候或许是瞪眼,十分的不服气,并且急于知道对方的反应。
白玉堂道:“你能把我怎样。”<——平淡的语气,对问题的答案完全不在意。白玉堂以这种方式说话,应该是撇嘴,表示不屑,并且一边说话一边手中有其他动作进行。
当然,很多时候,作者习惯于在说话的前面加上动作神态修饰,如“怒道”“笑道”“叫道”等等。还是以上面的句子为例,加上我提到的“挑眉”“瞪眼”“撇嘴”三个关键词,和不同的标点排列组合,出来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度娘没有表格,分开写吧。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和标点含义基本一致,只是具化了人物面部表情,没什么好说。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挑眉是个慵懒的动作,加上强烈的语气之后……嗯,略有点分裂。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基本一致,但更为平淡。由于语气不强,加上挑眉这个动作有过犹不及之嫌。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疑问式,并且是含有不满的疑问式。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强烈不满,隐含意义是“爷看你能搞出什么花来”,配合标点刻画人物的激动情绪。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平淡的语气却要把眼睛瞪起来,呃,这或许是小白在卖萌,也像撒娇。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依旧是比较淡的疑问句,但含有“我才不信你能怎么样”的意味。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撇嘴也是个不大的动作,语句重音落在“样”字上,整句话音调是下沉的。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潜台词是“爷懒得理你”。
啊,对了。标示一个句子完结的标点除了以上三种以外,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用的省略号。省略号,意味着话没说完,或者句子虽然完了但意犹未尽。没说完又可能是主动不说或者是被迫说不下去。依旧上面三个关键词,组合来看一下。
白玉堂挑眉道:“你能把我怎样……”<——傲娇状,声音渐小,你想听清楚的话凑近些啊。
白玉堂瞪眼道:“你能把我怎样……”<——明明是不满而激烈的神情却没能说完,多半是被对方用语言或动作打断。
白玉堂撇嘴道:“你能把我怎样……”<——如同嘀咕,声音不大,不是要吵架的意思,也懒得听你回答,爷就是吐个槽。
不过如果这句话是对展昭说的,那么以省略号结尾的时候,后果可能都是一样的……甭管他用哪种神情……
标点问题自然也适用于现代文,略过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