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代人造字有讲究:这个震。震分上下部位为“雨”和“辰”。说明古人就知地震前后要有大雨暴雨降临。辰指中国时辰的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地震就是地龙翻身。而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也就是特别提示:在早上七点至九点往往是地龙翻身的时刻,遇到此种现象就像地龙翻身要吃兔子,兔子早起床学会快跑掉,否则“卯兔”就会没命了。可见古人造“震”此字是通过长期与大自然的观察而编写出的字。而不是将“地震”写成“地振”。就这个“震”字的写法这就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观察并认真总结经验的优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