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体定位实验
(又称反力学实验)
【实验名称】 动体定位实验(又称反力学实验)
【时间地点】 1979年冬季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原:宝鸡卫生学校)
【实验导师】 王雅康 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校长 (生理教研室 主任)
【实验者】 王锡宁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112班 班长
【见证人】 宝鸡卫生学校112班 同学30多人
【实验目的】在“碟仙”游戏的基础上,鉴定碟子的移动原因。
【实验方法1】 用一个表面十分光滑的白色瓷碟子,扣放在桌面上,要求三个实验者,每人只能用一个手指放在碟子光滑背面的同一测边缘处并努力有意识的设法移动碟子。
【实验结果1】 碟子的运动范围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碟子发生了后退移动,那一定是非人力的效果。见图2 实验结果1。
【实验方法2】 让2女1男三个选手,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同时放在表面十分光滑的一个白色瓷碟子背面同一测边缘处,待碟子进入催眠状态,要求碟子做直线后退运动。
【实验结果2】 碟子被催眠后可以迎面顶着操作者的手指向后移动,证明是碟子本身在移动而非人的集体不随意运动。见图2-动体定位实验。
【实验方法3】 用一块50厘米长的光滑玻璃板制作一个角度可以调节的斜坡,斜坡的角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让2女1男三个选手,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同时放在表面十分光滑的一个白色瓷碟子背面同一测边缘处,待碟子进入催眠状态,要求碟子做直线后退上坡移动。
【实验结果3】 当玻璃斜坡的角度小于五度时,一般组合选手的碟子均能够顺利爬到坡顶。当玻璃斜坡角度大于五度时,各组选手的碟子爬坡能力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显示出不同组合选手施加碟子的作用力有强有弱,同一组选手在不同时间的操作也会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与选手身心状态有关。当玻璃斜坡角度等于三十度时,所有选手的碟子均无法爬上坡顶。
【实验方法4】 用同一组操作人员背对背测试,选择外观完全相同的5个白色小瓷碟子,将其中的1个碟子先交给操作组诱导催眠,然后与其它4个没有被诱导催眠的碟子混合在一起交给操作组测试,操作组直接发问测试,要求碟子立刻响应画出一个圆圈。
【实验结果4】 只有事先被诱导催眠过的碟子可以立刻响应画出一个圆圈,其它4个碟子都是原地不动没有响应。证明,被催眠的碟子已经发生了变化,与普通的碟子不一样了。
【实验方法5】采用医用光电比色仪比对玻璃试管内生理盐水被催眠前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5】连续反复实验记录显示,玻璃试管内生理盐水被催眠前后,光电比色值发生明显的同一方向微量偏差。
【实验方法6】采用专业高精密度分析天平对“碟子”进行催眠前后的质量测定。该精密分析天平支持质量测定范围是0.1-0.0001克,被催眠的碟子就是“天平的黑朔料托盘”。【实验结果6】连续反复实验记录显示,对托盘催眠十分钟,托盘平均失重0.01572克,再催眠十分钟,托盘平均失重达到0.0345克。结果:催眠会导致碟子暂时失重。根据爱因斯坦的质量能量关系式 ΔE=Δmc^2 计算,ΔE = (0.0345/1000千克)*( 3*10^8 米/秒)= ΔE = 10350焦耳。假如实验者催眠碟子产生的信息作用力等于物体暂时失去的质量,那么可以测出实验者催眠碟子产生的信息作用力是10350焦耳。
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历史中,还从来没有过向宝鸡卫生学校医师112班这样,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集体参与实验,共同见证人类进步的伟大瞬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是一次严格的科学检验,它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由反对者现场设计并现场验证。在场协助和见证实验的中国男女师生超过30人,实验结果被反复进行验证超过5次,直到在场的人都对结果确信无疑。结果出人预料,从物理和生理都无法解释。
在30年前一群西医学专业的中国师生进行的这项实验意义非同小可:“如果人的意识真的能够对物体的行为产生作用,那么所有的科学实验结果都很难排除这种影响因素。”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实验,这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故事升华为东方科学的成功实验。
动体定位实验——将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重大发现,由“扶乩”技术逐渐简化演变出“碟仙”游戏,代表中国社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民间广为流传。知道地球有磁场,才会佩服“指南针”的伟大,我们应该向信任“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一样,信任“扶乩”也是中国古代一种伟大的发明。
附带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0854.htm#sub5063715
突然好崇拜你们学校,这种探求方式与精神是多少高校所没有的!难能可贵啊
(又称反力学实验)
【实验名称】 动体定位实验(又称反力学实验)
【时间地点】 1979年冬季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原:宝鸡卫生学校)
【实验导师】 王雅康 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校长 (生理教研室 主任)
【实验者】 王锡宁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112班 班长
【见证人】 宝鸡卫生学校112班 同学30多人
【实验目的】在“碟仙”游戏的基础上,鉴定碟子的移动原因。
【实验方法1】 用一个表面十分光滑的白色瓷碟子,扣放在桌面上,要求三个实验者,每人只能用一个手指放在碟子光滑背面的同一测边缘处并努力有意识的设法移动碟子。
【实验结果1】 碟子的运动范围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碟子发生了后退移动,那一定是非人力的效果。见图2 实验结果1。
【实验方法2】 让2女1男三个选手,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同时放在表面十分光滑的一个白色瓷碟子背面同一测边缘处,待碟子进入催眠状态,要求碟子做直线后退运动。
【实验结果2】 碟子被催眠后可以迎面顶着操作者的手指向后移动,证明是碟子本身在移动而非人的集体不随意运动。见图2-动体定位实验。
【实验方法3】 用一块50厘米长的光滑玻璃板制作一个角度可以调节的斜坡,斜坡的角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让2女1男三个选手,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同时放在表面十分光滑的一个白色瓷碟子背面同一测边缘处,待碟子进入催眠状态,要求碟子做直线后退上坡移动。
【实验结果3】 当玻璃斜坡的角度小于五度时,一般组合选手的碟子均能够顺利爬到坡顶。当玻璃斜坡角度大于五度时,各组选手的碟子爬坡能力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显示出不同组合选手施加碟子的作用力有强有弱,同一组选手在不同时间的操作也会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与选手身心状态有关。当玻璃斜坡角度等于三十度时,所有选手的碟子均无法爬上坡顶。
【实验方法4】 用同一组操作人员背对背测试,选择外观完全相同的5个白色小瓷碟子,将其中的1个碟子先交给操作组诱导催眠,然后与其它4个没有被诱导催眠的碟子混合在一起交给操作组测试,操作组直接发问测试,要求碟子立刻响应画出一个圆圈。
【实验结果4】 只有事先被诱导催眠过的碟子可以立刻响应画出一个圆圈,其它4个碟子都是原地不动没有响应。证明,被催眠的碟子已经发生了变化,与普通的碟子不一样了。
【实验方法5】采用医用光电比色仪比对玻璃试管内生理盐水被催眠前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5】连续反复实验记录显示,玻璃试管内生理盐水被催眠前后,光电比色值发生明显的同一方向微量偏差。
【实验方法6】采用专业高精密度分析天平对“碟子”进行催眠前后的质量测定。该精密分析天平支持质量测定范围是0.1-0.0001克,被催眠的碟子就是“天平的黑朔料托盘”。【实验结果6】连续反复实验记录显示,对托盘催眠十分钟,托盘平均失重0.01572克,再催眠十分钟,托盘平均失重达到0.0345克。结果:催眠会导致碟子暂时失重。根据爱因斯坦的质量能量关系式 ΔE=Δmc^2 计算,ΔE = (0.0345/1000千克)*( 3*10^8 米/秒)= ΔE = 10350焦耳。假如实验者催眠碟子产生的信息作用力等于物体暂时失去的质量,那么可以测出实验者催眠碟子产生的信息作用力是10350焦耳。
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历史中,还从来没有过向宝鸡卫生学校医师112班这样,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集体参与实验,共同见证人类进步的伟大瞬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是一次严格的科学检验,它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由反对者现场设计并现场验证。在场协助和见证实验的中国男女师生超过30人,实验结果被反复进行验证超过5次,直到在场的人都对结果确信无疑。结果出人预料,从物理和生理都无法解释。
在30年前一群西医学专业的中国师生进行的这项实验意义非同小可:“如果人的意识真的能够对物体的行为产生作用,那么所有的科学实验结果都很难排除这种影响因素。”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实验,这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故事升华为东方科学的成功实验。
动体定位实验——将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重大发现,由“扶乩”技术逐渐简化演变出“碟仙”游戏,代表中国社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民间广为流传。知道地球有磁场,才会佩服“指南针”的伟大,我们应该向信任“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一样,信任“扶乩”也是中国古代一种伟大的发明。
附带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0854.htm#sub5063715
突然好崇拜你们学校,这种探求方式与精神是多少高校所没有的!难能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