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应该支教 有篇关于支教的文章《哥哥姐姐们,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原文可以百度).一年之后,重读这篇文章,只觉得两个字:搞笑.结合这两次支教历程,决定写一篇《驳》. 搞笑的地方会放在文章末尾一一列举.先说文章提出的最尖锐也是最可怕的的问题,就是: 当我们离去之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从而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扰乱了他们老师的教学计划. 这些问题真的存在吗? 是的. 我们和他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知识,视野,还是举止言谈,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我们到来的前一天,他们还以为电子手表是奢侈品.我们到来的后一天,她们才看到传说中的笔记本电脑.此时他们低头再看看自己手上的电子手表,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痛苦. 但是,这种痛苦是不是应该承受的? 应该. 认识差异是成长的第一步,成长必然伴随痛苦.要么在痛苦中成长,要么在无知中死亡.如果我们不能带给他们以痛苦,那么社会一定带给他们以绝望. 鸦片战争带来了痛苦,可是也带来了启蒙.那是血的启蒙,才足够深刻.身处不幸,却不知道自己的不幸,才是最大的不幸! 那么这种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是否对孩子发展不利? 不.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内容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