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以语言作为分类标志的有关“客”的文字,则是雍正《揭阳县志》,该志记载了顺治初年,揭阳爆发的“九军之乱”,县志称“九军”为“(犭+客)贼”,而称讲福老话的则为“平洋人”。其记载为:“(犭+客)贼暴横,欲杀尽平洋人,憎其语音不类也。平洋各乡虑其无援,乃联络近地互相救应,远地亦出堵截。”在此,语言成为划分不同人群标志。而在由“平洋人”撰述的县志中,“客”字则被加上了带有明显歧视意味的“犭”旁。[1]这一做法在其后来的县志中得到继续,在乾隆年间所修的《揭阳县志》中,方志编撰者采取了与前志一样的手法,将此事记载如下:
顺治元年甲申正月(犭+客)贼通闽贼、阎王老等数千人突至县西关,知有备,遁去。
(顺治二年)七月初六日(犭+客)贼寇官溪,乡兵奋击,杀贼众四百余人,弃之于水。
(顺治三年十一月)是月(犭+客)贼引众欲尽杀平洋人,平洋诸乡知其无援,远近互救,贼宵遁。[2]
县志将不同语音引起的斗争载入其《兵燹》一节中,明显将“九军之乱”视为一种非正义的行为,正是在这种土客矛盾中,客家由一个方言群发展而成为一个有某种族群自觉意识的群体——摘自温春香《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