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KOSE 高斯在日本的地位不如资生堂,但两者某个地方很像。小日本的企业都像老鼠,成群结队,繁殖力极强,稍一做大就开枝散叶,一个头下面N多厂牌。就像骗孩子的膨化食品,同一种原料换点添加就换个名字生产,用集团军战术抢滩市场。一会是艾文莉,一会是雪肌精,一会是葛伦泰娜,新的是美蒂高斯,还有个高端的黛珂始终不肯卖到中国来,美其名曰是:针对不同年龄肌肤。但换作欧美任何一个大牌那里,这叫做不同系列,不是注册商标。听说黛珂是真的好,出品世界上最贵的粉底,据说有洗掉还能护肤的神奇效果,国外合2000多人民币了。雪肌精系列是我用得最多的,效果比较好,适合油皮肤混合皮肤不过敏的MM,能感觉到成分较天然,添加少,但我更能感觉到的:日本产的和杭州分装的那种不太一样。比如乳液:后者明显稀一些(日本产的有药用字样,而专柜货会表明产地)。每每念及此,都恨不得踏平四岛。 12、Dior&纪梵希 同属LVMH这个可诅咒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同样是设计师厂牌,同样是由女装设计延伸到化妆品领域的牌子,同样都是偏重点彩妆,同样都有几件自己口碑的护肤品,近几年dior靠着卖包包衣衣,业绩节节攀升,而纪梵希设计师空缺了好久,若不是LVMH看在收购时那点钱的份儿上,早就让它关门大吉了。因此,dior用于护肤品研发的钱更充足广告费更多(本来就是良性循环的事)……而纪梵希的东西……越来越少人问津(2000年左右的时候还好)。经过之前无数银子造势,Dior Snow卖得正火(夏天的美白潮啊),效果如何,且听后来者评说。其实我倒是看好它家的水动力精华,小样用得不错,不知道会不会审美疲劳。Dior的银级系列可堪挑战娇兰王位,我说的是标价(4位数),国外的口碑也是乱赞的。可惜我还是觉得,有经济实力去买Dior银级的话估计也就不会买了,买的就是从不在时尚杂志上打广告的真正的大牌。纪梵希的彩妆盒上有很中国味道的图案标志,其实就是“G”来“G”去的。面膜,绿茶眼霜听说不错,没用过,价格还算便宜,10片面膜400-500的样子。 13、H2O水芝澳 这个牌子非常年轻,也非常适合年轻人,最出名的当然是八杯水,面部绿洲GEL……别名太多,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它了。看上去象AVON的旧版蓝露,气味就不一样了,抹上去的效果更清爽,瓶子里有海洋的气息,感觉很舒服。除此之外,好像不能期待它有更多表现。我实在无法遏止自己把它跟旧版蓝露相比,而一比较就觉得它性价比差多了。我用过的另一个产品是它家的那个喷雾,好像1块多1Ml吧,感觉Soso,一般清爽的喷雾而已,还是需要拍干,不拍还是会更干。看来还是属于低张性液体,有了药妆的温泉喷雾后,这个可以放弃了。整体牌子感觉缺乏自己的拳头成份,很多产品有凑数嫌疑,性价比而言算贵的。个人以为,如果倾向这个牌子,不如去买碧欧泉(如果特别依恋那种海洋成份)。年龄小的MM可以试下韩国的低价牌子Missha,它家的海洋精华系列感觉不错,而且非常便宜,专卖店就在西单华威南门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