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新中”地名与地望考辨:兼论隋唐以前新乡、获嘉、修武等城址的变迁及城名的纠葛 张新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2) 33-38
综上所述,我们将以上研究总结为几点:
第一,“宁新中”应为“宁”和“新中”两个城邑.其中新中城为汉代的新中乡,武帝时设获嘉县,南北朝时期该城荒废,而移治于新乐城.共城,到唐代时始治今获嘉县城.隋时在新乐城设新乡县,其名称由汉代新中乡简发而来。
第二,宁城为今修武县城,战国时有大、小二宁城,位于今焦作市北郊的小宁城今仍称安阳城,而大宁城几度沉寂,直到唐代以后方稳定了其作为修武县城的地位。
第三,今获嘉县城战国时为南阳城,秦改设修改县,北齐时修武县城西迁,至隋初方为获嘉县城至今。而获嘉的“齐州故城”应为战国时亦即最早的修武城,秦汉时为有别于修武县而称为小修武,俗称齐王城,所谓“齐州城”纯属讹传所至.
2..宁新中更名安阳考辨
许作民著.《安阳古今地名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1451305.html
3.“宁新中”新考 吕何生
《中国方域 行政区划与地名》 1994.4

史记
司马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本纪第五】
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司马迁所述“宁新中”,为“宁”和“新中”两个城邑.在今焦作与新乡之间,并非今天的安阳市!
综上所述,我们将以上研究总结为几点:
第一,“宁新中”应为“宁”和“新中”两个城邑.其中新中城为汉代的新中乡,武帝时设获嘉县,南北朝时期该城荒废,而移治于新乐城.共城,到唐代时始治今获嘉县城.隋时在新乐城设新乡县,其名称由汉代新中乡简发而来。
第二,宁城为今修武县城,战国时有大、小二宁城,位于今焦作市北郊的小宁城今仍称安阳城,而大宁城几度沉寂,直到唐代以后方稳定了其作为修武县城的地位。
第三,今获嘉县城战国时为南阳城,秦改设修改县,北齐时修武县城西迁,至隋初方为获嘉县城至今。而获嘉的“齐州故城”应为战国时亦即最早的修武城,秦汉时为有别于修武县而称为小修武,俗称齐王城,所谓“齐州城”纯属讹传所至.
2..宁新中更名安阳考辨
许作民著.《安阳古今地名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1451305.html
3.“宁新中”新考 吕何生
《中国方域 行政区划与地名》 1994.4

史记
司马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本纪第五】
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司马迁所述“宁新中”,为“宁”和“新中”两个城邑.在今焦作与新乡之间,并非今天的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