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香港丽的电视(简称丽的)
1949年3月22日,英国“丽的呼声”(Rediffusion)在香港设立《丽的呼声》电台。
1957年5月29日,“丽的映声”成立,正式商营有线电视服务。
“丽的映声”不但是香港第一个电视台,更是全球华人地区第一个电视台。“丽的映声”是以有线传播,每月月费为港币25元,只有一个黑白英语频道,开台时每日播放4小时,租户仅得640家。在当时的香港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
1963年9月30日,“丽的映声”增设中文频道,用广东话为主要语言。
1966年“丽的映声”举办全港第一个电视艺员训练班。
1967年11月19日,香港第2家商营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立,由于采用无线广播,不用装线,不用收费,因而迅速吸引大批观众,“无线电视”的出现,促成“丽的映声”观众大量流失。
1968年7月,“丽的映声”第2届艺员训练班毕业,这届训练班培养出许多人才,如褟素霞、黄淑仪、卢大伟、谢月美、黄韵诗、梁小玲等,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电视史上第一代优秀艺人。
1973年4月6日,“丽的映声”作出重大改革,广播形式由有线转为无线,由收费变成免费,而名称亦由“丽的映声”改为“丽的电视”,分设“丽的中文台”和“丽的英文台”两个频道。同日,“丽的电视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以竞投新一期无线电视广播牌照,其中最大股东为丽的呼声(香港)有限公司(有线宽带通讯集团成员),估股超过六成,其他股东包括怡和、嘉道理家族、永安郭氏家族、渣打、许世勋家族等。
1973年12月1日,“丽的电视”结束为时16年的黑白有线广播,从此进入彩色无线年代。
1981年3月,丽的电视的英国母公司在加拿大投资洗衣厂失利,决定收缩东亚地区业务,遂将其持有的丽的电视61.2%股权以1亿2千万港元全数出售予3家澳洲财团:大卫森、亨利钟斯和CRA有限公司。这是香港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股权大转让。
1982年6月,丽的电视由于收视率及财政问题,股权再出现变化,商人邱德根透过旗下的远东集团向“丽的电视”注资1亿港元,取得澳洲财团持有的其中50%股权。
1982年9月24日,鉴于英国丽的呼声集团不再持有丽的电视的股权,邱氏将丽的电视易名“亚洲电视”(简称“亚视”)。
香港丽的电视(简称丽的)
1949年3月22日,英国“丽的呼声”(Rediffusion)在香港设立《丽的呼声》电台。
1957年5月29日,“丽的映声”成立,正式商营有线电视服务。
“丽的映声”不但是香港第一个电视台,更是全球华人地区第一个电视台。“丽的映声”是以有线传播,每月月费为港币25元,只有一个黑白英语频道,开台时每日播放4小时,租户仅得640家。在当时的香港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
1963年9月30日,“丽的映声”增设中文频道,用广东话为主要语言。
1966年“丽的映声”举办全港第一个电视艺员训练班。
1967年11月19日,香港第2家商营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立,由于采用无线广播,不用装线,不用收费,因而迅速吸引大批观众,“无线电视”的出现,促成“丽的映声”观众大量流失。
1968年7月,“丽的映声”第2届艺员训练班毕业,这届训练班培养出许多人才,如褟素霞、黄淑仪、卢大伟、谢月美、黄韵诗、梁小玲等,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电视史上第一代优秀艺人。
1973年4月6日,“丽的映声”作出重大改革,广播形式由有线转为无线,由收费变成免费,而名称亦由“丽的映声”改为“丽的电视”,分设“丽的中文台”和“丽的英文台”两个频道。同日,“丽的电视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以竞投新一期无线电视广播牌照,其中最大股东为丽的呼声(香港)有限公司(有线宽带通讯集团成员),估股超过六成,其他股东包括怡和、嘉道理家族、永安郭氏家族、渣打、许世勋家族等。
1973年12月1日,“丽的电视”结束为时16年的黑白有线广播,从此进入彩色无线年代。
1981年3月,丽的电视的英国母公司在加拿大投资洗衣厂失利,决定收缩东亚地区业务,遂将其持有的丽的电视61.2%股权以1亿2千万港元全数出售予3家澳洲财团:大卫森、亨利钟斯和CRA有限公司。这是香港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股权大转让。
1982年6月,丽的电视由于收视率及财政问题,股权再出现变化,商人邱德根透过旗下的远东集团向“丽的电视”注资1亿港元,取得澳洲财团持有的其中50%股权。
1982年9月24日,鉴于英国丽的呼声集团不再持有丽的电视的股权,邱氏将丽的电视易名“亚洲电视”(简称“亚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