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概况
罗坊乡位于连城县西北部,东接文川,南邻宣和、西依长汀童坊,北靠北团,全境面积85.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66亩。乡政府驻地在上罗村,距县城24公里。宋时属长汀古田乡岩头团,明改称青岩里,史称岩头罗坊。1951年2月划归连城所辖。1987年,全乡23个自然村,划为9个行政村,人口10367人,每平方公里约121人。居民以罗姓为主,故称罗坊。乡内主要村庄分布于沿溪流两岸的峡谷盆地中,四周层峦叠翠,群山起伏,茂林修竹,遮天蔽日,林副产品除木材、毛竹外,有松脂、茯苓、竹木制品和土纸。矿藏有煤和石灰石。工矿企业除县办罗坊水泥厂外,有乡办水泥厂、石灰厂、农械厂、电站、车队、建筑队、养鱼场、挂面厂等。土特产以“罗坊线面”颇负盛名。交通有县乡公路一条,在北团无祀台与省道建文线相接。名胜古迹除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3)的云龙桥,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还有下罗的连章寺,上罗石岗山的喀斯特熔洞和岗头的倒悬观音等。
历史沿革
罗坊乡位于连城西北部,东接林坊乡、南邻宣和乡、西依长汀童坊乡、北靠北团乡,全境土地总面积8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02亩,林地面积100861亩。乡政府驻地上罗村,距县城24公里。宋时属长汀古田乡岩头团,明改称青岩里,史称岩头罗坊。1951年2月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所辖。全乡辖9个村委会,辖有23个自然村。2001年末人口11838人,其中农业人口11386人。
气候环境
罗坊乡与县城一山之隔,气候与县城基本相同,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无霜期283天,日照数1916小时,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罗坊乡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山脉走向大部分从西南部向东北部倾斜,海拔高度在350米至1437米之间。主要山峰有沙岭,海拔1437米,石壁山1417米,云峰岩1400米。主要河流青岩河发源于罗坊西部由西向北贯穿全乡流入北团境内,通往清流灵地乡、李家乡,经九龙江汇入闽江,流域面积为67.58平方公里。罗坊乡主要村庄都分布在带状峡谷,沿着青岩河两岸盆地中,四周层峦叠翠,群山起伏,茂林修竹,遮天蔽日。
物产
罗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青岩河由西北贯穿全乡流入北团。境内资源丰富,有煤矿、银多金属矿、石灰石矿、硅石矿、辉绿岩矿、高岭土矿、恒温水、石材等。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槟榔芋、鱼豆、茶叶等,水果主要有芦柑、柚、橙等,土特产“罗坊线面”、“罗坊御豆”、“罗坊槟榔芋”等颇负盛名。
基础设施
罗坊有一条四级公路与北团镇相接,与宣和相通的罗宣公路1994年开通。全乡行政村都通了公路。通讯设施已建成1100门程控电话,电力资源充足,村村都已通电。
人文景观
名胜古迹有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3年)的云龙桥,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下罗的连章寺,上罗石岗山的喀斯特熔洞,和岗的倒悬观音等。每年元宵的罗坊“走古事”盛会源于清而流传延续至今,是民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集体体育竞技与元宵民间娱乐的传统活动。每逢元宵佳节,“走古事”的队伍不畏天寒水冷、河石苔滑、你追我赶、拼力向前的动人场面吸引了许多游人观光。

经济发展
罗坊乡历来以农业为主,盛产罗坊御品“岩头芋”,风味独特。林副产品除木材、毛竹外,还有松脂、茯苓、竹林制品和土纸。矿藏资源有石灰石、银矿、锰矿、硅石矿、高岭土、花岗岩石材等。工矿企业有煤矿、水泥厂、硅石矿、电站等。有一个天然地热温泉水塘,现已开发水面10亩,用于养殖的单性罗非鱼、鳗鱼。土特产品有久负盛名的“罗坊线面”和“罗坊卤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