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棋子吧 关注:66贴子:2,280
  • 2回复贴,共1

如何化解北大食堂馒头限购难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3-09-25 17:51回复

      北大食堂限购馒头,每人限购3个,但实际上很多教职工家属都在多买,食堂工作人员不能制止,引发学生不满,纷纷上网抱怨,被称为“一个馒头引发的吐槽”。
      教职工所以喜欢到学生食堂买馒头,是因为这里的馒头便宜,一个馒头2毛钱,外面市场里的馒头至少要5毛钱的。
      学生食堂的馒头和其他饭菜,普遍比市场要便宜,是因为教育部、财政部要求的,国家给了学生食堂补贴。用国家的力量关照学子们,让他们吃的好,吃的省,是一件好事,无可非议,但是人们看到它被钻了空子。
      任何一项这样的德政往往沦为这样的命运,其他显著的例子是经济适用房。经适房推出的初衷是为了照顾穷人,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能够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真正能够住上经适房的穷人很少,经济房往往被那些有关系、有神通的人据有。在北京天通苑经适房小区楼下,停着一辆辆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在在表明主人的强大经济实力,绝非穷人。各地频频爆出经适房沦为官员及其七大姑八大姨的住房,表明这样的情况绝非个别。
      德政之所以会扭曲走样,是因为这种限制身份才能购买的做法,很难严格判定购买者的身份。在北大买馒头,不大可能要求凭学生证才能购买,让食堂工作人员一个个检验学生证,显然是一种荒唐的做法。
      经适房制订了严格的身份识别程序,但是形同虚设。作弊者很容易弄来需要的证明材料,证明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人。
      也与把关的难度有关。一项政策的执行,需要设定一个把关者,但是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什么规定都抵不过人情。食堂的工作人员抱怨说,他们多卖馒头给教职工家属也会被罚款,但是看到那些老年人来买馒头,他怎么好意思不卖给他们呢。这里道出的正是人情的困境。
      经适房的把关者遭遇同样的困境。会有那些亲朋好友或是领导介绍过来的人要买经适房,他们明知不符合规定,但是能够抵制的了吗?人情之下,所有程序性的篱笆都废掉了。
      杜绝此类事情的一个思路是严格管理,但是在国情之下,任何试图严格的做法最后往往流产。必须改换思路,用市场的办法去解决。
      很难想象剑桥的大学生们会享受什么政府补贴,剑桥大学的食堂饭菜,不会跟剑桥镇的餐饮有多大区别。
      国家关爱学生也可以改变思路,采取更简洁的做法,比如直接给学生发放现金补贴。
      学生食堂的饭菜按照市场行情定价,学生用国家的补贴购买,保证了减轻他的负担,同事禁绝了其他人搭便车的可能性。
      经适房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直接发放补贴给穷人,让他们去购买市场条件下建造的房屋,而不是专为他们建造廉价的房屋,那样很容易被侵占。
      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多用市场化的办法,而少用那种过时了的、早被证明没有效率的计划经济做法。


    IP属地:辽宁2楼2013-09-25 17:51
    回复
      2013年09月25日15:33 来源:中国江苏网
      http://opinion.hexun.com/2013-09-25/158312514.html


      IP属地:辽宁3楼2013-09-25 1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