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见吧 关注:14贴子:1,072

吧里太水了,来点科普的:历史上36篇水平最高的千古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德国1楼2013-09-27 20:50回复
    第36名:《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少年中国说》通篇就不是用冷静的分析、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而似乎是顺着情感的奔流,纵笔而成,其中充满了对“少年中国”的未来的热切追求,美好向往,让人觉得天空海阔前程无量,文虽终而情未尽,悠远绵长,耐人回味。


    IP属地:德国2楼2013-09-27 20:51
    回复
      第35名:《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又不幸遇到当地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这篇铭文融诗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IP属地:德国3楼2013-09-27 20:51
      回复
        第34名:《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
        《文赋》主要体现的是它的文学史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但当从文采上而言,也是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IP属地:德国4楼2013-09-27 20:51
        回复
          第33名:《答客难》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智圣东方朔,开创大隐隐于世之举,西汉著名词赋家,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在政治方面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答客难》在艺术上成就极为突出。
          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客难 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难皇帝。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士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


          IP属地:德国5楼2013-09-27 20:52
          回复
            第32名:《登泰山记》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姚鼐,清朝散文水平的最高代表桐城派的首领,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一度被人认作是近现代散文的典范。


            IP属地:德国6楼2013-09-27 20:53
            回复
              第31名:《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屈原弟子,也是一位美男子,颜如宋玉,貌比潘安。他的辞赋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风赋》,宋玉的代表作,通过雄风与雌风的论证与比较。说明自然界任何物象都是存在阴阳两面性的。阳风是暖人的,阴风是伤人的。风的冷暖是针对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决定的。


              IP属地:德国7楼2013-09-27 20:53
              回复
                第30名:《六国论》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洵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IP属地:德国8楼2013-09-27 20:54
                回复
                  第29名:《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唐朝政治家。郑国公,以才识超卓,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
                  此文政治名声极胜,《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对于魏征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是“言穷切至”,使得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 。
                  同时它的文采也非常出色,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气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IP属地:德国9楼2013-09-27 20:54
                  回复
                    第28名:《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作者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
                    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李白的这篇序言记。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IP属地:德国10楼2013-09-27 20:54
                    回复
                      第27名:《黄冈竹楼记》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作者著名的抒情小品,艺术上很有特色,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多用排比,寓情于景,轻快自然,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贬谪不惧的心态,也含蓄地表现了其愤懑不平之情。文章清幽潇洒,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相媲美。


                      IP属地:德国11楼2013-09-27 20:55
                      回复
                        下课要学
                        第17名:《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李密,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这篇相信大家都背过吧,挺难背的,又不押韵。


                        IP属地:德国13楼2013-09-27 20:57
                        回复
                          第16名:《祭十二郎文》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即是八仙韩非子的父亲,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
                          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 。所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IP属地:德国14楼2013-09-27 20:58
                          回复
                            第15名:《谏逐客书》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
                            李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优秀公文《谏逐客书》。其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IP属地:德国15楼2013-09-27 20:58
                            回复
                              第13名:《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
                              此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IP属地:德国16楼2013-09-27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