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韩剧中难得一见的深刻。《魔王》像是《基督山伯爵》加入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幕》而精心调制的一杯鸡尾酒。也许有人会说吴承贺不像《基督山伯爵》中埃德蒙•唐泰斯的报复那样高明,举止不如埃德蒙那样优雅贵气,不够高尚。要知道,他们遇到的对手却都是差不多量级的政界要员,想要铺开埃德蒙那么大的阵式,没有一岛的金银财宝垫底儿,还真不太可能办得到。另外,埃德蒙得到了法里亚神甫的真传,吴承贺可是自学成才的,哪能同日而语呢?!赫尔科里•坡洛在《幕》中死去,该书中罪犯就是用同样的方法将被害人一一引上死路,就连坡洛也无法将其抓获,最后选择与其同归于尽。为此纽约时报还曾为这位虚构的神探发过讣告。本片的灵感是否也与此有关呢?但与《幕》不同的是,与其说吴承贺是恶魔,不如说是黑暗天使,他所寻找的是存留在人心的恶魔,他并不是简单的坏人。为了维护脆弱的正义,不得不用非常的手段,为了惩罚而牺牲无辜。因为仍有良知,所以无奈、痛苦、悲伤不断的在啃噬心灵,将灵魂推向深渊。随着吴承贺,我们也仿佛经历了一场从天堂到地狱的历程。吴承贺只是诱发了恶人心中的恶。没有吴承贺,恶仍在,并在等待适当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被激发罢了。他仅仅是用精密的计划将人性中的懦弱、背叛、贪婪……卑劣面加速呈现而已,从而给以泯灭人性、践踏制度、漠视道德者和强权以惩罚。正如吴承贺所说“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选择往往是自身的性格使然,本能的反应。回到过去,就真能做出不同的选择了吗?所谓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仅仅是指那种可重复的错误。面对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教训,有谁依然能如此自信爽朗?那已然不是获取教训的问题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吴承贺律师的身份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阴暗面,懂得如何揣摩人心。“受害者”们像一个个试验品,被放置在特定的境遇中,他们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但只要他们心中的恶仍在,那么路就只有一条。在他们选择毁灭别人的时候,也同时毁灭了自己。吴承贺自己也不例外,这是一场生死测试。
无法简单的判定吴承贺的做法是对是错。凡事都有原因,对产生的后果,也因立场的不同而法不同。 从法律、社会影响的角度而言,他似乎是错的。法律已经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底线了。吴承贺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是不对的,但是他没有选择。根本没有人能主持正义。如果说他逾越法律,程序欠当,那么他不过是在极度绝望中选择了,“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普遍性无法普及的地方进行个别补充罢了。是谁先践踏了法律?漠视法律的人也别妄想得到公正的对待!吴承贺不是恶魔,他是恶魔们的牺牲品。在践踏法律的强权者以及人性的卑劣面前,破灭了希望被扭曲的人性,绝望的不惜以性命相搏来维护尊严的惨烈生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永远不变的道理。情有可原,何错之有? 从对生命珍视来看,吴承贺的做法似乎是不对的。但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是谁先改变了谁?是谁先践踏了生命?践踏生命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偿还。吴承贺精心准确的设定计划中每个角色,为的就是让姜傲秀刑警遍尝一下失去朋友、亲人,挣扎在痛苦中,善与恶边缘的滋味。没有感同身受,空谈理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为对于维护生命尊严,吴承贺错了吗?
无法简单的判定吴承贺的做法是对是错。凡事都有原因,对产生的后果,也因立场的不同而法不同。 从法律、社会影响的角度而言,他似乎是错的。法律已经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底线了。吴承贺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是不对的,但是他没有选择。根本没有人能主持正义。如果说他逾越法律,程序欠当,那么他不过是在极度绝望中选择了,“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普遍性无法普及的地方进行个别补充罢了。是谁先践踏了法律?漠视法律的人也别妄想得到公正的对待!吴承贺不是恶魔,他是恶魔们的牺牲品。在践踏法律的强权者以及人性的卑劣面前,破灭了希望被扭曲的人性,绝望的不惜以性命相搏来维护尊严的惨烈生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永远不变的道理。情有可原,何错之有? 从对生命珍视来看,吴承贺的做法似乎是不对的。但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是谁先改变了谁?是谁先践踏了生命?践踏生命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偿还。吴承贺精心准确的设定计划中每个角色,为的就是让姜傲秀刑警遍尝一下失去朋友、亲人,挣扎在痛苦中,善与恶边缘的滋味。没有感同身受,空谈理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为对于维护生命尊严,吴承贺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