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宝斋吧 关注:389贴子:7,451

中国收藏界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建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按语:
此文是应邀撰写的向有关方面重申中国收藏界对文博现状丶问题的概述及政策建议, 为求收藏界同仁共同呼吁, 现予公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0-18 09:13回复
    关于深化改革促进中国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 前车之鉴, 触目惊心,中华文物仍面临大否定丶大逃亡丶大流失的危险
    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先辈们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举世闻名,成为国人自豪和世人仰慕的重要因素。曾几何时,封建帝王无力无能,任凭列强蹂躏,烧杀抢掠无度。”火烧圆明园”,抢夺故宫财宝,承德皇家避暑园林铜楼被炸,军阀孙殿英盗掘清陵墓等事件历历在目。强盗疯狂掠夺中华文化精萃,证据凿凿,旷世惊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中国文物在全世界各国有1700万件,仅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统计,有中国文物164万件。据有关资料透露,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加拿大各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古代文物近20万件,美国媒体透露,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沙俄掠夺中国文物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而我国国内现存敦煌遗书也只有2万件,其余则被英、法、日、奥、瑞典等国瓜分。《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清末民初流失海外文物有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文物历经三次流失高潮,第一次,清末民初,第二次,日本侵华期间,第三次,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的走私潮,以港澳为跳板,从内地到欧美形成走私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10-18 09:14
    回复
      2025-08-27 14:5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昔日耻辱,痛恨在心。而今盛世,是否铭记教训。严酷实现告诉我们,泱泱大国,视夏华奇珍为粪土的数典忘祖之辈大有人在。据报道估计,近20余年来,中国文物走私出境有账可查的达800余万件,以工艺品名义用集装箱运。仅2007年11月1日,杭州、大连、天津、深圳联合抽查一天,只检5%货物,就查出走私文物15500件。如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将查获非法走私的中国内地文物137箱,文物2209件,移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由于国内部分伪专家视民族大义为儿戏,视奇珍异宝为狗屎,视个人既得利益为唯一, 妄称国内文物95%以上是赝品,形成”集体无意识统-口径”。 有消息称, 他们已结成书面同盟, 故在媒体宣传什么“十大造假基地”,夸大造假能力,一律以现代仿品打入另类;有的内外勾结拱手推向海外市场,再到海外寻宝觅宝,尔后,大势宣传并用国家税款和爱国人士热心高价回购中国文物,从中渔利,活脱脱一场里应外合的经济掠夺和文化剥夺的闹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0-18 09:15
      回复
        据悉,2009至2010年,首都博物馆征集文物支出10个亿,主要负责人是王春城,与港商翟健民合作,王丶王丶翟三人还长期与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合作砸瓷毁宝,该馆2004年花763.15万港币香港嘉士德购回两件普通文物《多穆壶》和《白玉镂雕龙纽方》,又以4620万元购得鲜于枢《石鼓歌》。1996年故宫博物院用880万元,收购了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000年故宫用3298.9万元,收购了米芾《研山铭》;2003年故宫用2200万元,购得了隋人书《出师颂》。1993年上海博物馆在香港人士资助下,从香港购回战国竹简1000余枚;1992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被盗卖的晋侯苏编钟中的14件; 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元从美国购回《淳化阁帖》;2012年上海博物馆花2990万元购三流书画《揭钵图》。保利集团先后从境外回购大量青铜器珍品及其它书画、石造像。
        可见,昔日列强暴虐,丧权辱国,造成历史悲剧尚可原谅, 今日国力强盛,政权在握, 文化兴国已深入人心, 但悲剧仍在发生, 值得深思。是谁纵容利益集团内外勾结, 侵吞国有资产, 置民族大义而不顾, 妄杀国内文化瑰宝, 盲目推崇回流?探究其深层原因, 实乃各方利益相关人一己私利在作祟。今天, 中国收藏家群体再次紧急呼吁,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采取断然措施, 此乃当务之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0-18 09:17
        回复
          二, 深化文博体制改革, 为中华复兴文化强国担负起捍卫中华文物尊严保卫中华文物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然而,就目前文博管理理念及管理体制看,远不适应中国文博事业的飞速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无法实现上述目标。为有关方面了解全国收藏界的心声,笔者概述如下若干政策建议,供参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10-18 09:17
          回复
            1, 关于确立若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理念”的政策建议。要进一步树立“维护祖国文化安全是民族的大事,是民族尊严的基础”的理念;”人民群众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人和最重要保护力量”的理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必须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理念;”人民群众参与文物收藏保护的爱国热情必须充分肯定丶不容质疑”的理念;"坚持国有馆藏文物保护与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同等重要″的理念;"博物馆有国宝,民间同样有国宝″的理念;"未发现和在民间的文物无可估量,地下博物馆可能远比地上博物馆藏品丰富多彩″的理念;"切实采取政策扶持措施,鼓励兴办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博物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理念;"文物不可再生,不加保护和轻率之举是对历史的犯罪″的理念;"文物是历史承载体,是历史的实物证明,文物所有权本质上是祖先的、人民的,当代人暂时持有,不能随心所欲处置″的理念;"更新文物管理范畴,文物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无国界,但文物所有权有国界,不允许流失国外,在国内流通不存在流失问题″的理念;"与时俱进是时代精神,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收藏文物现状问题上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理念;"科学、理性、实事求是是学术讨论求得共识的认识论基础,只有不唯书、不唯权威、只唯实,才能破除过时的不科学的所谓权威定下的迷信观点″的理念;"专家与藏家本质上是鱼水关系,尊重文物持有人与尊重专家同等重要″的理念;"中国民间收藏文物界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理念;"党的领导是重振民族传统文化事业最重要保证″的理念等。实践证明,确立科学的正确的理念非常重要,它是引导这个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10-18 09:18
            回复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改的政策建议。该法1982年颁布虽经几次修改, 它是在计划经济及大一统思想背景下产生的, 它的主要立足点还是放在国有文物保护上,对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力度明显不够。当下, 正值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文物保护也应面对现实, 放宽视野, 思想解放, 以改革促保护。具体行文要以放权搞活为前提, 依靠人民一起参加文物保护,为此建议增加民间收藏保护文物的法律地位、政策支持、鉴定识别、捐赠征收、交流交易、收藏保管、财政资助、学术扶持、传承传世、展示弘扬、纠纷调处等方面的法律条文,以支持和明确公民参与中华文物收藏保护的合理性、合法性、主体性和时代性。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公民收藏文物与国家收藏文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样是人民共和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10-18 09:18
              回复
                3,关于全面放开流通,取消国(境)内文物流通限制的政策建议。共和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合法文化权益和善意行为不应受到限制,公民参与文物保护,必要的流通是必需的合理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境)内公民间的文物流通不存在流失问题。“出土文物”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时空概念,一不应滥用,二不应用于法律概念,源头管理是人的问题不能殃及文物本身, 实行对某类器物的歧视政策是非理性不科学的,建议取消这个法律用语。出土文物这种工作术语仅限于用在“出土现场”和“学术研究”上,用不揭示本质特征只反映时空概念的工作术语来界定法律概念,实践证明是不妥的,后患无穷。就象原始资本来路各不相同,你能分清“有罪原始资本”和“无罪原始资本”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10-18 09:19
                回复
                  2025-08-27 14:5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关于建立“文物鉴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政策建议。按照权力与义务对等原则,凡有权力对文物作裁决的人员,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要明确职责、范围、途径、方法、责任、时限、管理、考核、选聘、淘汰等。对造成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要象管理职业医师一样管理文物鉴定师,前者是对生命负责,后者是对不可再生的民族命脉负责,两者同等重要,怎么可以任其随心所欲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10-18 09:19
                  回复
                    5,关于规范拍卖市场行为及违规追究的政策建议。现在拍卖市场诚信缺失严重,假交易假数据成风,骗取资本,误导舆论。工商行政部门要严厉查处虚假交易事件,税务部门要处罚失信交易(虚高成交价),新闻管理部门要惩戒媒体记者权钱交易的失实报道,文物部门要参与文物鉴定真伪的监督,严肃查处不实鉴定行为。整顿规范拍卖企业资质,克服目前重数量轻质量轻社会声誉倾向,严肃查处拍卖企业与小团体圈内利益结盟的非公开、不透明的非法市场行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10-18 09:20
                    回复
                      6,关于建立民间收藏保护文物管理体系及加强扶持的政策建议。中华文物本身无权属反映,本质上都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理应得到一视同仁的保护,那种视国有馆藏文物为“宝”、民间收藏文物为“草”的理念是非理性不科学的,也有悖于建设文化强国大政方针。为此,建立民间收藏保护文物管理体系非常必要、迫在眉睫。民间现存大量国宝级文物是铁的事实,并有数以千万计文物分散在民间,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体系能离开民间参与吗。现在体系内的国有馆藏文物管理经过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己成体系框架,现在是提高升华的问题。反观民间文物这么多,总量绝不输于国有馆藏,且国宝级精华文物大多在民间,而不是在国有博物馆,但没人管理、放任自流。文物不同于其它资源,它的民族性、稀罕性、历史性、文化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代所有权人不可随意处置,只有当好保管员职责。这种文化特殊性领域怎么可以不列入政.府管理体系统筹谋划呢, 加强管理不是限制, 是服务是引导是营造环境。我们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更要为后人负责,建立和扶持民间文物收藏、管理、展示、保护、传承体系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应有职责。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10-18 09:20
                      回复
                        7,关于推进国有(公办)和民间联手合作开展中华文物国内外展示活动的政策建议。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华夏艺术精萃是当前文化建设的热门话题,现在碰到一对矛盾,即国有(公办)豪华博览展示场馆苦于老面孔、有的无藏品可展,有的花巨资向国外借展品,而中国收藏家群体人均数千上万件藏品深藏闺房不能与观众见面,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真、精、新、稀、美”的罕世珍宝,但苦于理念、体制、机制、渠道问题大多数未能向社会展示亮相,失去了多么好的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凝聚力的机会。现在该是到了发挥制度优越性的时候了,为了民族大业,还有什么比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更重要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出力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10-18 09:21
                        回复
                          此文精辟透彻,反应了广大收藏者的心声。我们广大收藏者都有一个爱国心,就是有劲使不上,有的权威心不正搞垄断,国家又不支持,眼看给国家造成损失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深入群众了解实情,研究出台一部利国利民的好法规。我国是文物大国,制定文物法规要解放思想,千万不要捆绑国民,要把住国门,要外紧内松,肥水不外流,藏富于民。正确的政策法规是我国文物管理的生命。


                          14楼2013-10-18 10:38
                          回复


                            15楼2013-10-18 12:43
                            收起回复
                              2025-08-27 14:44: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好


                              16楼2013-10-18 16: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