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与单电相机的性能比较
画质:
在画质上单反相机与单电相机没有任何区别。相同的感光元件、相同的图像处理引擎,为什么单反相机的画质要比单电相机更好呢?没有任何理由。决定相机画质的无非是感光元件尺寸、像素密度以及图像处理引擎,索尼的NEX系列与A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微单产品线,一个SLT产品线(不是单反的单反),只要使用同一块CMOS,画质是相似的。所以,在画质上单反相机与单电相机根本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对焦:
对焦性能是单反相机与单电相机差别最大的范畴之一。单反相机采用的相位侦测对焦系统至少在目前来看要比单电相机的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系统更优秀,尤其在追焦性能方面优势明显。但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相位侦测对焦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而反差检测对焦系统还在快速发展。D4的对焦系统也许比D3强那么一点,但是只是那么一点而已。可是,单电相机的对焦系统随着产品升级换代却在飞快进步。以富士X-E1为例,即使产品没有改变,只是通过固件升级就能够大幅改善对焦性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基于感光元件的相位侦测对焦系统的更多引入,单电相机在对焦性能上与单反相机的差距会缩小。也许有一天两者之间的实力对比会反一反也说不定。
操控:
一般来说,单反相机的操控要比单电相机更专业,尤其是外部直接按键更多,反应更迅捷。但是,这并非是两者显著的差距。同样可以为单电相机配备专业的操控布局,比如奥林巴斯E-M1,比如富士X-E1,比如松下GX7。操控是否专业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商对产品的定位以及设计理念。单电相机一样可以获得简单的光圈、快门、白平衡、感光度、包围曝光等拍摄控制,这绝非单反相机的专利。
取景器:
单反相机一定有眼平取景器,而单电相机可以选择有或者没有眼平取景器。至于光学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的区别,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分析过。并不是谁比谁强,而是各有所长。但是在一个方面电子取景器拥有明显的优势:制造成本!
体积:
单反相机并非不能做小,比如佳能100D。单电相机也未必不能做大。所以,今后单反相机与单电相机在体积上的差别会变得模糊。在便携相机领域,微单相机具有明显优势。然而考虑到操控与体积的平衡,单电相机未必会比单反相机小很多,也许只是在厚度上要薄一些而已。此外,整个拍摄系统的体积既取决于相机也取决于镜头,镜头体积基本与感光元件尺寸相关。因此,感光元件尺寸越小的相机系统体积也会越小,感光元件体积越大的系统体积也会相应增加。
视频拍摄:
毫无疑问,在视频拍摄领域单电相机要强于单反相机。道理是很简单的:作为拍摄视频的相机,根本就不要那个劳什子的反光板来瞎搀和。
续航能力:
一个我很少谈到、但是经常被别人提醒的问题是电源的续航能力。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带单反相机出门,经常是不断更换存储卡;但是带单电相机出门,则是更换电池。我最开始接触单电相机有一次充满电插着一张2G的SD卡就出门拍照片了,结果卡还没拍满(RAW格式!)电池居然就没电了,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过会发生的事情。目前,单电相机的续航能力普遍要弱于单反相机,而且是大幅落后。这和单电相机更依赖液晶屏和电子取景器以及本身体积小无法装入更大的电池有很大的关系。这种趋势不太可能改变。一方面,单反相机体积大,电池体积也就相应大一些,容量高一些。另一方面,如果电池技术有发展,那么单反相机和单电相机的电池都会进一步,差距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