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612贴子:1,807,797

【. 签名、贺词、贺信. 】. 这 可 都 是 宝 贝 呀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着我手中京剧名家的签名、贺词、贺信,张春秋的孙子说:这可都是宝贝呀!
确实,这些京剧名家的亲笔签名、贺词、贺信,对喜爱京剧的人来说就是宝贝啊!


IP属地:北京1楼2013-10-22 10:41回复
    看着我手中京剧名家的签名、贺词、贺信,张春秋的孙子说:这可都是宝贝呀!
    确实,这些京剧名家的亲笔签名、贺词、贺信,对喜爱京剧的人来说就是宝贝啊!
    您想啊:每年来“重阳京剧晚会”表演的艺术家名单变化很大,组织者是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散落在各地的各行当各流派的老艺术家轮流登上重阳舞台,所以说把这些国宝级人物聚在一齐非常不容易,关静兰老师说她多年没回国演出了。李妙春老师说她又见到了 6 0 年没看到的老朋友。所以说:能尽多的得到这些国宝级人物的签字更是不容易呀。
    有的老艺术家说:不会写字,就给你签个名吧。您还别笑话,有的老人写字真的很费力。
    无可隐晦,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法则,这些国宝级人物的签字很可能成为“绝笔”,您说这些京剧名家的亲笔签名、贺词、贺信,算不算宝贝啊!这些宝贝都是“京剧吧”的财产。
    我也年过古稀,家里下一代不配保留这些宝贝,我只能相机传给“京剧吧”里的有缘人。
    我对有一些签名、贺词、作了一点文字说明,大家耐心地看一看吧。


    IP属地:北京4楼2013-10-22 10:43
    收起回复

      .张百发
      张百发,河北香河人。1934年出生 ,现任:“北京市振兴京剧基金会” 会长。
      张百发老人酷爱京剧,退休以后就致力于宣传京剧,每年都是“重阳京剧晚会”的总策划,尽可能的让散落在各地的各行当各流派的老艺术家轮流登上重阳舞台,年年献给观众们一台高水平的演出。老艺术家们感谢张百发,戏迷观众也感谢张百发。
      张百发老人己经连续两年为京剧吧的“网络演唱会”提字,您看:每次都是规规矩矩的写明年、月、日,这说明人家办事的认真态度,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IP属地:北京7楼2013-10-22 10:48
      收起回复

        王玉田:
        在“北京国际饭店”,我请老寿星为京剧吧提词,老人家顺手写下了:“张老师鉴”。我忙说我是晚辈,这可不敢当。老人家爽朗的一笑说:“咱 们 可 都 是 玉 字 辈 的 呀 ”,一句玩笑话,逗乐了大家。
        我谈到了翁思虹,季国梁,玉妮儿[当然不知真名],周魁刚等上海朋友,老人家谈得多的是周魁刚,看来老顽童在上海票界声名显赫,不愧是身体力行第一人。
        老人家1917年出生,拜师李克昌、张荣奎、苗胜春等,相继与谭富英、周信芳、高盛麟、王琴生、王金璐、童芷苓、杜近芳、孙均卿等艺术家同台献艺达80余年,擅长《大叹二》、《牧虎关》、《连环套》等金派花脸戏,今以96岁高龄课徒传艺,活跃在舞台上。
        老人家年近百岁,状态极好。听翁思虹讲:老人食量不错,爱吃红烧肉,身体所需能量有保证。12日在会议室响排,靠后的老人安排到隔壁房间,内有沙发,老人家靠上沙发就睡着了。您听老人家念白,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您想啊,老人家能吃能睡心路宽,百岁之年再登台献艺,必将书写一段梨园传奇。
        13日晚7点,在通往长安大戏院后门拐角处, 有两位30多岁之人说:“王老师,我们在这必经之路己经等您两个多小时了,就想与您照张合影像”, 老人家爽朗的答应了。看这人身高体壮,剃着光头,不用问,一副唱花脸的相。
        陆翔正在排练全本“连环套”,我说这要能向老人家请教一下多好啊。13日晚,我给陆翔带了点栗子,可是我在后台,因为戒备森严,陆妈妈到不了后台,我只得出来,绕到前厅,还是没找到这娘俩,我也只能进剧场踏踏实实的去看戏了。后来,听陆妈妈说:她想办法来到了后台,见到了老人家,一听说陆翔要排演“连环套”,老人家就立马给陆翔说上戏了,后台候场的名家们都来看老人家说戏,有几个人录了像,陆妈妈太兴奋了,第二天早早就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IP属地:北京11楼2013-10-22 10:54
        收起回复

          王小军
          浙江京剧团主要青衣演员。在原中国戏曲学校学习期间师承于玉蘅、罗玉萍、李香匀。1981年拜师张君秋先生,擅演《玉堂春》、《王宝钏》、《龙凤呈祥》、《状元媒》等。1991年发行“王小军演唱专辑”,1996年举办“王小军京剧专场”。1997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录制《谢瑶环》、《坐宫》、《断桥》等剧目,对海内外播放


          IP属地:北京14楼2013-10-22 10:58
          回复

            吕东明:沈阳京剧院著名程派青衣,12岁坐科学艺并演出,1946年在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演出《新天河配》等戏,后与程派嫡传赵荣琛共事并师从赵先生和程派琴师徐文谟,在我国东北地区演出了程派剧目《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和《婉娘与紫燕》、《苗青娘》、《火焰驹》、《李师师》等。


            IP属地:北京29楼2013-10-22 11:18
            回复

              李鸣岩:北京风雷京剧团主要演员。自幼随父李连甲学戏。后入中国戏曲学校,师从徐鸣策、安舒元、谭小培、贯大元、雷喜福、李金泉、王玉敏、时青山等学老生、老旦戏,1958年拜李多奎为师,演出《太君辞朝》、《望儿楼》、《遇后龙袍》、《赤桑镇》等。现任中戏、中戏附中、北戏客座教授,并在全国各地戏校、剧团课徒传艺。


              IP属地:北京30楼2013-10-22 11:19
              收起回复
                这是 2 4 楼回复


                IP属地:北京35楼2013-10-22 11:28
                回复


                  IP属地:上海36楼2013-10-22 11:29
                  回复
                    张老辛苦,多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3-10-22 13:08
                    回复
                      叔父辛苦!


                      IP属地:安徽39楼2013-10-22 14:57
                      收起回复
                        楼主,这些名人名家的墨宝那可真是宝贝啊,您太幸福了!


                        40楼2013-10-22 15:16
                        收起回复
                          感谢前辈们的鼓励与支持,这些题词看得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不辜负前辈们的殷切期望,尽心尽力为弘扬国粹,尽犬马之劳。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感谢张老,您老人家辛苦了。向您学习、致敬。


                          42楼2013-10-22 15:34
                          回复
                            三个大吧该不是都睡着了吧?这贴子还不加精?
                            @朔风阵阵透骨寒 @dafei9545 @optusnrt .


                            43楼2013-10-22 15:44
                            收起回复
                              先生辛苦,注意身体啊!


                              44楼2013-10-22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