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致讨(1)
乾隆帝晚年写了一篇《御制十全记》,把他经手的重大战争及其取得的胜利称为“十全武功”,他自己得意地标榜为“十全老人”。这些战争包括: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次平定金川,一次平定台湾,攻打缅甸、安南各一次,两次攻打廓尔喀。《清高宗实录》,卷1414,9页。平定准噶尔被列为“十全武动”之首,这意味着对准部的战争发生较早,动用的力量较大,武功之盛突出。
居住在伊犁地区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从康熙中叶始,噶尔丹崛起建立割据政权,强极一时,既兼有各部,又统一天山南北,远及青海、外蒙,经其继承者策妄阿喇布坦、噶尔丹策零,一再挑起战争。康熙、雍正两朝发兵,多次征讨,虽然打败了准噶尔军事的扩张,却不能消灭准噶尔政权。乾隆初政,与准噶尔部议和,从西北地区撤回清军,划阿尔泰山作为喀尔喀与准噶尔游牧分界线,赢得暂时和平。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贵族因争夺汗位,先后出现五次内讧,使乾隆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出现了转机。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争夺汗位的内讧首先在他的子女身上展开,并逐步扩大。噶尔丹策零生有一女三子。长女鄂兰巴雅尔。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次子纳木扎尔,十三岁。幼子策妄达什,七岁。蒙古风俗重视嫡庶,喇嘛达尔扎虽年长,因系庶子,“次子那木扎尔以母贵嗣汗位”魏源:《圣武记》,卷4,《乾隆荡平准部记》。那木扎尔即“纳木札尔”。。
乾隆帝晚年写了一篇《御制十全记》,把他经手的重大战争及其取得的胜利称为“十全武功”,他自己得意地标榜为“十全老人”。这些战争包括: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次平定金川,一次平定台湾,攻打缅甸、安南各一次,两次攻打廓尔喀。《清高宗实录》,卷1414,9页。平定准噶尔被列为“十全武动”之首,这意味着对准部的战争发生较早,动用的力量较大,武功之盛突出。
居住在伊犁地区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从康熙中叶始,噶尔丹崛起建立割据政权,强极一时,既兼有各部,又统一天山南北,远及青海、外蒙,经其继承者策妄阿喇布坦、噶尔丹策零,一再挑起战争。康熙、雍正两朝发兵,多次征讨,虽然打败了准噶尔军事的扩张,却不能消灭准噶尔政权。乾隆初政,与准噶尔部议和,从西北地区撤回清军,划阿尔泰山作为喀尔喀与准噶尔游牧分界线,赢得暂时和平。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贵族因争夺汗位,先后出现五次内讧,使乾隆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出现了转机。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争夺汗位的内讧首先在他的子女身上展开,并逐步扩大。噶尔丹策零生有一女三子。长女鄂兰巴雅尔。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次子纳木扎尔,十三岁。幼子策妄达什,七岁。蒙古风俗重视嫡庶,喇嘛达尔扎虽年长,因系庶子,“次子那木扎尔以母贵嗣汗位”魏源:《圣武记》,卷4,《乾隆荡平准部记》。那木扎尔即“纳木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