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老子的“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的一个比较接近的榜样。当然绝不可以 像他的曾孙刘彻——汉武帝一样,太好自知之明。或者同他末代青孙刘禅——阿斗 一样昏庸无知,那都是犯了基本原则的大过,不足为训。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诸子学说中,有关类似老子的“爱民治国,能 无知乎”的名言,也随处可见,例如:
慎到曰: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鬼谷子曰: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悻。一明一晦,众之所载。
《吕氏春秋》引周公旦曰:君子屈于不已知而伸于知己。 傅子曰:智慧多,则引血气如灯火之脂膏,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 小而暗,暗则膏息。息则能长久也。
但能够透彻明白这些道理,用在济世之功的方面,千古以来,莫过于管仲。所 以他能辅佐太保型的齐桓公——小白,建立霸业,“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确非 偶然。那么管仲的“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的表现,又在哪里呢?我们且看他对齐 桓公的建议:
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主管外交使节)。
垦草入邑,辟上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主管农业水利垦殖开发)。
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主管军事)。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证无罪,臣不如宾臀无,请立为大司理(主管司法)。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诸子学说中,有关类似老子的“爱民治国,能 无知乎”的名言,也随处可见,例如:
慎到曰: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鬼谷子曰: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悻。一明一晦,众之所载。
《吕氏春秋》引周公旦曰:君子屈于不已知而伸于知己。 傅子曰:智慧多,则引血气如灯火之脂膏,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 小而暗,暗则膏息。息则能长久也。
但能够透彻明白这些道理,用在济世之功的方面,千古以来,莫过于管仲。所 以他能辅佐太保型的齐桓公——小白,建立霸业,“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确非 偶然。那么管仲的“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的表现,又在哪里呢?我们且看他对齐 桓公的建议:
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主管外交使节)。
垦草入邑,辟上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主管农业水利垦殖开发)。
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主管军事)。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证无罪,臣不如宾臀无,请立为大司理(主管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