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忘记
不知从哪里听来一句话:“人不追星枉少年”。我想,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心存一颗“明星”吧。无论这颗星是文坛、政界、还是娱乐圈的,他总归在我们的夜空中闪耀过,曾在少年人的心中激起过一圈涟漪。
我心存过一颗星,林峰。现在想来,当初喜欢上他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沉淀了许久的结果,还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我记得那时候是高二的暑假,记不清是安徽台还是浙江台在播《谈情说案》。那是我相当迷恋粤语,喜欢听粤语歌,看粤语电视,然后,不可救药地爱上香港,喜欢上了一切与香港有关的东西,当然包括TVB。
一开始看谈情,是因为看见里面有马国明,我是在《古灵精探》知道的马明,所以看谈情时一直以为主角是马明。
不过峰少的professor景一出场就把我给折服了, 帅气的颜,一身的贵族气质、还有那一笑起来就好像要溢出水来的眼睛(后来才只是因为近视)
我真的是一个容易爱屋及乌的人,因为喜欢景博,于是 喜欢林峰。于是kingsley也变成了我最中意的英文名,杨怡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最看好的TVB女星。
因为喜欢上了林峰,于是开始查一切关于他的信息,看与他有关的一切电视电影,然后我十分神奇的发现,他竟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一开始,他就在《寻秦记》里与我打过照面了,小时候爱看的《大唐双龙传》里面,他是寇仲,还有那个帅到眼睛里冒星星的无情也是他,还有那个黑不溜秋的皇甫少华····我无奈地望着电脑,一声长叹,我是脸盲得有多厉害???
如果说一开始喜欢上林峰是因为kings,那么现在,他便与我的回忆牵上了关系,是我与他一步步成长的证据。
班上还有一个与我同样迷他的女生,也是由《谈情》迷上的。因为峰少,我两玩的特别好。有时候我也会想,那么喜欢林峰,是不是与她也有些关系。有一次我说林峰根本就是我记忆的一部分,有人便告诉我,存在我记忆里的,不是林峰,更重要的是那个与你一起疯迷他追看他的人,是呢,如果我只是孤军作战的话,很可能不会这么长久。阿罗,谢谢你,让我有这么一段值得回忆的东西。
喜欢上林峰时,正是高三,正好是高中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在一大堆函数、外语、作文里单纯的喜欢着一个关于娱乐的明星,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在铺面而来的压力中纯粹地来点小小的释放,也是难得的幸运。
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喜欢一个明星喜欢到想要听完他所有的歌,看完他所有的影视作品的地步。因为在我还不够开放的思想中,这些都属于歪门邪路。“追星”根本就是不学好。但是这个想法就在我脑海里诞生了,没有预兆的。之前我一直告诫自己千万莫要掉入追星这个恶俗而有自甘堕落的圈子中。但这似乎是每个少年都改经历一次的,只不过我的来的晚一些吧。
于是我便决定,高考完后要看完林峰所有的电影,听完他的所有的歌,还要至少去听一次他的演唱会。
我遗憾我没能早些出生去看一场张国荣的演唱会。现在我希望我能在阿峰退出之前去听一次他的演唱会,我知道我的这个愿望若是没有实现,我会遗憾终生的,
青春是一生中最灿烂的一段旅程,青春年少时你心中若是未曾存在过一颗灿烂的星星,等你老了,你一定会遗憾,你的青春,并不完整。
后 记
我是在我最不知所措的年代遇上的林峰,那是我急于找到一种寄托,他那属于治愈系的声音正好给了我填补,在迷茫懵懂的时候给了我慰藉,所以,我不顾一切地痴迷于他。
寻一个有月的夜晚,一个人围着校园散步,耳机里放着林峰的歌。我想起,高考前的某个晚上也是这样,我逃掉了晚自习,一个人围着操场不停地走,不停地走,耳机里循环地在唱着
“到哪天承受什么都能睡,又哪天才愿活得心似水”
。。。。。。。。。。。。。。。。。。。。。。。。。
不知从哪里听来一句话:“人不追星枉少年”。我想,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心存一颗“明星”吧。无论这颗星是文坛、政界、还是娱乐圈的,他总归在我们的夜空中闪耀过,曾在少年人的心中激起过一圈涟漪。
我心存过一颗星,林峰。现在想来,当初喜欢上他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沉淀了许久的结果,还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我记得那时候是高二的暑假,记不清是安徽台还是浙江台在播《谈情说案》。那是我相当迷恋粤语,喜欢听粤语歌,看粤语电视,然后,不可救药地爱上香港,喜欢上了一切与香港有关的东西,当然包括TVB。
一开始看谈情,是因为看见里面有马国明,我是在《古灵精探》知道的马明,所以看谈情时一直以为主角是马明。
不过峰少的professor景一出场就把我给折服了, 帅气的颜,一身的贵族气质、还有那一笑起来就好像要溢出水来的眼睛(后来才只是因为近视)
我真的是一个容易爱屋及乌的人,因为喜欢景博,于是 喜欢林峰。于是kingsley也变成了我最中意的英文名,杨怡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最看好的TVB女星。
因为喜欢上了林峰,于是开始查一切关于他的信息,看与他有关的一切电视电影,然后我十分神奇的发现,他竟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一开始,他就在《寻秦记》里与我打过照面了,小时候爱看的《大唐双龙传》里面,他是寇仲,还有那个帅到眼睛里冒星星的无情也是他,还有那个黑不溜秋的皇甫少华····我无奈地望着电脑,一声长叹,我是脸盲得有多厉害???
如果说一开始喜欢上林峰是因为kings,那么现在,他便与我的回忆牵上了关系,是我与他一步步成长的证据。
班上还有一个与我同样迷他的女生,也是由《谈情》迷上的。因为峰少,我两玩的特别好。有时候我也会想,那么喜欢林峰,是不是与她也有些关系。有一次我说林峰根本就是我记忆的一部分,有人便告诉我,存在我记忆里的,不是林峰,更重要的是那个与你一起疯迷他追看他的人,是呢,如果我只是孤军作战的话,很可能不会这么长久。阿罗,谢谢你,让我有这么一段值得回忆的东西。
喜欢上林峰时,正是高三,正好是高中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在一大堆函数、外语、作文里单纯的喜欢着一个关于娱乐的明星,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在铺面而来的压力中纯粹地来点小小的释放,也是难得的幸运。
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喜欢一个明星喜欢到想要听完他所有的歌,看完他所有的影视作品的地步。因为在我还不够开放的思想中,这些都属于歪门邪路。“追星”根本就是不学好。但是这个想法就在我脑海里诞生了,没有预兆的。之前我一直告诫自己千万莫要掉入追星这个恶俗而有自甘堕落的圈子中。但这似乎是每个少年都改经历一次的,只不过我的来的晚一些吧。
于是我便决定,高考完后要看完林峰所有的电影,听完他的所有的歌,还要至少去听一次他的演唱会。
我遗憾我没能早些出生去看一场张国荣的演唱会。现在我希望我能在阿峰退出之前去听一次他的演唱会,我知道我的这个愿望若是没有实现,我会遗憾终生的,
青春是一生中最灿烂的一段旅程,青春年少时你心中若是未曾存在过一颗灿烂的星星,等你老了,你一定会遗憾,你的青春,并不完整。
后 记
我是在我最不知所措的年代遇上的林峰,那是我急于找到一种寄托,他那属于治愈系的声音正好给了我填补,在迷茫懵懂的时候给了我慰藉,所以,我不顾一切地痴迷于他。
寻一个有月的夜晚,一个人围着校园散步,耳机里放着林峰的歌。我想起,高考前的某个晚上也是这样,我逃掉了晚自习,一个人围着操场不停地走,不停地走,耳机里循环地在唱着
“到哪天承受什么都能睡,又哪天才愿活得心似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