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郭乡吧 关注:5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邢台新农村】走进河郭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杠”之乡崛起工业园
走进河郭乡
美丽传说,千年传承
这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河郭乡抬杠首领——“杠头”梁建国介绍,村里“抬黄杠”的习俗始于东汉末年,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当时,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起义后,部将黄龙率其中一部驻扎在今南和县贾宋镇张路村,而官兵屯集县城,两军形成对峙阵势。其间,由于黄巾军缺少粮草,部将黄龙便派人到河郭附近的村庄筹集粮草。河郭百姓听说农民起义军需要粮草,都积极支援,纷纷献粮。为保证筹集的粮草安全,河郭的百姓与黄巾军商定,由村民用箱子抬送,黄巾军护送。当黄龙带领送粮队伍路过贾宋村边时,恰巧碰上官兵,双方展开激战。贾宋百姓听说官兵拦截起义军粮草,一起涌出来,帮助河郭村民赶跑官兵。这一天,正是正月廿一。从此以后,河郭村和贾宋村村民便结下深厚友谊,且每年这一天,河郭村民都要准备三十二杠,表示送粮,三十二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勇士和三百二十名村民、兵丁以示护送,浩浩荡荡到贾宋镇去感谢支援之恩,这叫做送杠。贾宋镇的群众也以同样的人数来迎接,这叫接杠。两村在交接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双方相对跑到村口随着“杠头”的指挥进行交接。年复一年,这种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大型社火,被后人传承。如今,“抬黄杠,送黄粮,送给黄巾做粮饷,黄巾吃了打豪强”的歌谣仍在群众中传诵。
车从邢台出发,十几分钟便来到了南和县河郭乡。这里不仅是观音的故里,同时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规模最大的民间活动“抬黄杠”的发源地。如今,在这块土地上,到处都是忙着生产的企业,一个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正在崛起。


1楼2013-12-12 08: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