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吧 关注:4,400贴子:94,356
  • 12回复贴,共1

留个备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在本吧,人少,不会被认为是装13……


1楼2013-12-12 20:58回复
    Reinhart and Rogoff (2010)基于发达和正在崛起的经济体的资料发现,政府债务超过GDP的90%后,与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负相关。
    利用77国1970-1992年的数据发现,外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总是显著。非洲国家数据显示,外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并且很显著;发达国家和南美国家数据显示,外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外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不显著。


    2楼2013-12-12 20:59
    回复
      第一,树立起长期平衡预算的思想。财政赤字应该是反周期的,也就是说,在经济衰退时出现,在经济高增长时消失。多年来,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即使在高增长的年份也行赤字财政,使得政府债务逐年增加。例如,2000年GDP增长率为8.4%,财政赤字占GDP 的2.51%;2001年GDP增长率为8.3%,财政赤字占GDP 的2.29%;2002年GDP增长率为9.1%,财政赤字为占GDP 的2.62%;2003年GDP增长率为10%,财政赤字占GDP 的2.16%; 2004年GDP增长率为10.1%,财政赤字占GDP 的1.31%;2005年GDP增长率为10.4%,财政赤字占GDP 的1.24%,2006年GDP增长率为11.6%,财政赤字占GDP 的0.78%。这些年来,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扩张性的,没有紧缩的时候


      3楼2013-12-12 21:02
      回复
        第二,在不得不实施赤字财政政策时,应该严格控制赤字的规模。中国为摆脱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中国应该尽量缩小财政赤字,不然,经济很快又会出现过热。在经济增长稳定后,争取平衡预算。
        第三,在经济衰退、实施赤字财政政策时,要防止片面强调增大政府开支的观念,应该重视减税和民间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的财政赤字基本上是由于政府支出扩大造成的。比如,这些年在国家有巨大财政赤字的时候,税收的增长还大大超过GDP 的增长。诚然,最近中国合并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把投资部分从增值税税基中去掉。这些都是制度性改革,不是临时性的财政政策。然而,在这次危机中,我们在减税方面政策仍太少,力度也不够。中国企业税率本来就高,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困难重重,应该出台更多的减少企业税收的措施,这对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经济长远发展都有好处。


        4楼2013-12-12 21:04
        回复
          第四,要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 一是要把资金投放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而民营企业又不愿意或者无力投放资金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医疗、扶贫等等。二是要优化投资量。投资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效率的最大化。要减少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状况,要使地区间公共产品提供区趋于均等。三是要有长远的、合理的规划。要防止今天建,明天拆,或者建起来后缺乏维修,很快折旧的情况发生。
          第五,在发行债务搞建设时,要考虑到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利益分配问题。债务是要后人偿还的,国家在举债时要认真考虑。有些项目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甚至是现在非搞不可的,资金不足应该借债完成。后人享受,后人还债,也无可非议。有的项目是造福于当代人的,应该依靠征税完成。不要为了当代人的利益,把债务留给子孙后代。


          5楼2013-12-12 21:05
          回复
            主要原因是太专业了,我们这些学渣看不懂


            IP属地:山东7楼2013-12-12 21:38
            收起回复


              8楼2013-12-12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