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10,940贴子:9,648,837

【沝沝】扁鹊学派失传医书成都出土 价值超马王堆医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竹简上依稀可见的文字
老官山出土的医简,介于早期的马王堆医书和中国首部医学典籍《内经》之间,而且9部医书都和人体医学有关,既涉及病基,又有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象等,涉及到医学各方面,学术价值极高。——中医历史文献研究员和中浚
  此次出土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的经典。扁鹊是医方祖师,且以诊脉闻名。“敝昔”在古代就是“扁鹊”的通假字,因此极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12-18 15:07回复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20余支竹简和50枚木牍(共约两万字),作为西汉时期简牍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老官山”汉墓的这批医学文物及价值,已引起多方关注。负责此次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史文献研究员和中浚等专家,昨日对这批简牍内容进行了初步解读:从出土的竹简内容来看,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还有重点医治马匹的兽医书。武家璧特别指出,此次出土的《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的经典。和中浚则表示,从出土的经穴漆人像以及部分药方中发现,这批医简在医学史上的价值,远高于马王堆医书。


    2楼2013-12-18 15:07
    回复
      红外线“读”取西汉竹木简
        本次考古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介绍,考古人员进行发掘时,编号M1和M3的墓葬分别出土了50枚木牍和920余支竹简,文保专家正在对此次出土的汉简进行保护修复,预计历时两年。由于年代久远,竹简上的文字肉眼难以识别,考古人员将竹简浸泡在蒸馏水中,并通过专业红外线扫描成像,解读出其中部分内容。
        从M1墓葬中出土的50枚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这批木牍中,有写“……陇西左右内史一□……”“……赐者众,《算令》曰:诸……”“……皆益加朱十钱以均之……”等,涉及内容应与汉高祖时缴纳赋税的法令和汉武帝时“算缗钱”有关,这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2-18 15:08
      回复
        解谜1






          西汉早期 医术巫术已分家
          除了文书,还有专门记录巫术类木牍。例如,在木牍上刻有“女子视欲得男者,禹步三,□□□取□”、“□遣使告天工下□□□□□三而更为七,皆以□□曰东方□□乡七次,以□死。”等文字。据专家分析,涉及内容应与妇女求子术和禳灾术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刻有巫术的木牍,与M3墓葬中出土的专门医学论著的竹简是分开的。在日前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基本没有巫术,这也证明西汉早中期“医”“巫”已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2-18 15:08
        回复
          解谜2






            “敝昔”即“扁鹊” 确是扁鹊学派医书
            这批出土竹木简中,最闪亮的当属医学部分。在M3墓葬中出土的920余支竹简分两处存放,其中一处共有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外都没有书名。专家根据竹简内容,为其余8本进行了初步命名。如《敝昔医论》讲五色脉、《脉死侯》讲脉象与疾病以及死亡的关系、《六十病方》所涉病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疾病,《病源》则涉及病理学,《诸病症候》包括经脉和病症部分……还有一部《医马书》,是迄今我国出土的首部兽医书。
            武家璧特别指出,《敝昔医论》《五色脉诊》等医书,应该就是扁鹊学派经典。他认为,扁鹊是医方祖师,且以诊脉闻名。“敝昔”在古代就是“扁鹊”的通假字,因此极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而东汉时期广汉出现的涪翁、程高、郭玉等以脉诊为特色的医学派别,就是扁鹊派的继承人所创。和中浚说,“如果能进一步证明这批医简是扁鹊的医学理论,意义相当重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2-18 15:09
          回复
            部分简文解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12-18 15:10
            回复
              《敝昔医论》:“敝昔曰:人有九徼五臧十二节,皆鼂於气”、“敝昔曰:所胃五色者,脉之主”。


                专家分析:关于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关系的论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12-18 15:11
              收起回复
                《诸病症候》:“女子红痭,赤白半”、“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
                  专家分析:与妇科病和肠胃病有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12-18 15:11
                收起回复
                  《医马书》:“尽入马鼻…以药灌鼻中”
                    专家分析: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涉及丰富医马内容。此外还有“马舞”(即“马操”)的记载,可能与相马术有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12-18 15:12
                  回复
                    记载的部分药方
                      “治颓山十六 治鲜卅一 治消渴卌六”、“八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姜六分,皆冶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12-18 15:12
                    收起回复
                      三千多年前初冬的一个早上,纣王偕妲己登上摘星楼,举目西望,看见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涉水过河。老者毅然涉过河去,少者却惧怕寒冷,几次把脚伸进水中又缩了回去。妲己好奇地问纣王这是何故。纣王说:“老者骨髓充沛,所以不怕寒冷,少者骨髓不足所以怕冷。”妲己故意摇摇头说不信。纣王遂命侍卫把两个樵夫叫来,折股验髓,终于搏得妲己一笑。后人为纪念这两个无故的樵夫,把这条小河易名折胫河,还赋诗叹曰:
                      “河流曲曲总凄清,鸣咽依稀远故城。胜有哀怨传不尽,潺潺未改旧时声。”
                      矮油百度上有“老者畏寒”和“少年畏寒”两个版本


                      14楼2013-12-18 15:15
                      收起回复
                        经方


                        15楼2013-12-18 15:40
                        收起回复
                          好帖,顶!


                          16楼2013-12-18 15:47
                          收起回复
                            围观


                            18楼2013-12-18 18: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