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农信社在其官方网站上对一则土地类抵债资产进行公示:德州陵县政府拿出了36.53亩国有出让商住用地,为一家名为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偿还贷款,共涉及到德州所属陵县、禹城、乐陵、武城、宁津五县农村信用联社的7笔贷款,抵偿总金额共计3800万元的贷款及对应利息。政府为何用自己的土地为一家民企还贷?记者在当地调查时陵县政府相关部门称,该企业与当地多家公司互相签订了担保协议,若其倒闭,将会在陵县乃至德州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为此,当地政府拨地为华茂还贷,当地政府取代金融机构成为华茂的债权人。本版文/图 记者 陈心如
资金链断裂:曾经的骨干企业停产近两年
华茂的确一度“风华正茂”,曾经入选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百强企业等。2010年底,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背负了数亿元债务。
12月18日,陵县城西的经济开发区,一家当地曾经的骨干企业毫无生气,偌大的厂区人去楼空。11月底,在这家名为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濒临倒闭近两年后,一则利好消息传出,有广州企业与其签订了重组协议。
记者采访发现,这家企业的重组之路并非单纯的一纸协议那么简单。在此之前,当地政府曾拨地救企,当地金融办负责人的解释中,“反复考虑”四个字被着重提及。
据悉,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坐落于陵县城西的经济开发区。在该公司2007年公开发布的一份企业资料中可查,公司占地1270亩,职工1800人,总资产达10.68亿元。公司下属淀粉分公司、谷氨酸分公司和热电分公司,是一家玉米生物工程企业。
有数据显示,2006年华茂曾实现了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1.35亿元,员工中有50%左右为农业户口,吸纳了周边村镇近千人就业。
栾先生2005年来到公司,在车间工作。公司停产后,他和几名工友负责看守厂区。“公司最初生产淀粉,后来又产味精,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左右时,效益最好,送玉米的大车每天有50多辆在厂区排队,一天能用500多吨玉米原料,产品还出口国外。”老栾说,后来厂子规模继续扩大,就开始赔钱了,“从2010年开始效益不好停产,工人都自谋生路去了,留我们几个人看厂,已有半年没发工资。”
公开资料显示,华茂的确一度“风华正茂”,曾经入选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百强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陵县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称,2010年底,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背负了数亿元债务。
“土地置换”:本要开发高档酒店的地给了银行
陵县并非只在农信社为该公司进行了土地抵债。今年农行德州分行清收不良贷款时公开撰文称,在政府“土地置换”不良贷款政策上进行了探索。
据华茂公司职工介绍,在停产期间,有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曾经接管企业,后因负债过多无力回天,不得不放弃,使得公司再度陷入停产。
今年4月26日,农信社在网站上对一则土地类抵债资产进行了公示,在抵债资产状况描述一栏中有如下叙述:2012年在陵县联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争取下,陵县人民政府出具《陵政专纪[2012]16次》文件,在陵县经济开发区紫云路北、桃园路东,拿出一宗36.53亩的土地抵偿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德州市农村信用社办理的贷款7笔、金额3800万元及对应利息。
7笔贷款涉及到了德州市陵县、武城、禹城、乐陵和宁津的5家县农村信用联社,抵债土地性质为国有出让商住用地,均处于闲置状态。记者在当地采访时,陵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介绍:“这几处土地都是项目用地,原本准备开发为高档酒店,但受政策影响,一直没有利用起来。”
据了解,陵县并非只在农信社为该公司进行了土地抵债。记者发现,今年农行德州分行清收不良贷款时公开撰文称,在政府“土地置换”不良贷款政策上进行了探索,“最先在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不良贷款方案上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多米诺骨牌效应:累及担保链上118家企业
在德州范围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互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一旦一家企业陷入困境,就会波及到众多互保企业。
政府为何拨地为一家民企还贷?
陵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说,华茂一家企业背后,其实是一条涉及全县企业的贷款担保链条,“在德州范围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互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一旦一家企业陷入困境,就会波及到众多互保企业。”
据该县宣传部门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企业膨胀过快,管理不到位,最终导致华茂集团债务过重,2010年12月,这家陵县最大的企业之一开始陷入困境,共波及到金融机构16家、直接担保企业13家、担保链上企业118家。
陵县县长曲锋曾经如此描述:“受华茂集团影响,陵县企业面临着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面积金融地震、经济滑坡和社会动荡。”“政府采取‘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办法,把贷款进行平移,否则银行的大量资金会面临损失,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说,这算是在特殊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政府对民营企业不可能直接救助,但华茂的企业负债额度太大,多家银行和企业受牵连,整个工业可能都会瘫痪,陵县总贷款额达到了71亿元,如果不控制,将会造成41亿元的不良贷款,3万职工将面临下岗。”
许良志坦言,当初采取这样的方式,县政府顾虑也很大,“德州市也有‘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提法,但都没有像陵县这么明显的。既能把外围企业解救出来,又要使国有资金不流失,我们对此也经过了反复考虑。”
进展县政府:用土地换时间
风险企业 从118家降到9家
许良志介绍说:“在‘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过程中,政府提供的仅仅是过渡资产。政府用自己的土地为华茂向信用社还贷后,华茂对金融机构的负债虽然没有了,但转为对政府的同额负债,将来是要还给政府的。”在许良志看来,华茂虽然停产,但还有厂房、设备,只是资金链断了,只要重新运转起来,还是有还款能力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却给企业争取了还款的时间,政府拿出多少,将来就会收回多少,政府并不亏。”
拿到政府土地的相关金融机构避免了巨额不良资产的产生,使得“干净”的报表足以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没有了银行逼债,华茂等企业也就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寻觅生机。
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称,进行“土地置换”不良贷款仅仅是陵县激活经济的一项举措,“目的是要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帮助企业周转资金、协调抵押物,避免担保链出现断裂危机。同时还在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破产、重组,进行分类解困。”
政府部门的举措确实在奏效。据该县宣传部门介绍,今年11月26日,广州康采恩集团与华茂公司签订了重组协议,根据重组方案,康采恩集团采取资产打包的形式,承接华茂公司5.5亿元债务对其进行重组盘活,并在3年内投资6亿元新上黄曲霉素解毒酶、无醇啤酒等4个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陵县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资料提到,陵县的企业已经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态势,在将风险企业从原来的118家压降到9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华茂等4家企业成功重组盘活。
资金链断裂:曾经的骨干企业停产近两年
华茂的确一度“风华正茂”,曾经入选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百强企业等。2010年底,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背负了数亿元债务。
12月18日,陵县城西的经济开发区,一家当地曾经的骨干企业毫无生气,偌大的厂区人去楼空。11月底,在这家名为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濒临倒闭近两年后,一则利好消息传出,有广州企业与其签订了重组协议。
记者采访发现,这家企业的重组之路并非单纯的一纸协议那么简单。在此之前,当地政府曾拨地救企,当地金融办负责人的解释中,“反复考虑”四个字被着重提及。
据悉,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坐落于陵县城西的经济开发区。在该公司2007年公开发布的一份企业资料中可查,公司占地1270亩,职工1800人,总资产达10.68亿元。公司下属淀粉分公司、谷氨酸分公司和热电分公司,是一家玉米生物工程企业。
有数据显示,2006年华茂曾实现了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1.35亿元,员工中有50%左右为农业户口,吸纳了周边村镇近千人就业。
栾先生2005年来到公司,在车间工作。公司停产后,他和几名工友负责看守厂区。“公司最初生产淀粉,后来又产味精,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左右时,效益最好,送玉米的大车每天有50多辆在厂区排队,一天能用500多吨玉米原料,产品还出口国外。”老栾说,后来厂子规模继续扩大,就开始赔钱了,“从2010年开始效益不好停产,工人都自谋生路去了,留我们几个人看厂,已有半年没发工资。”
公开资料显示,华茂的确一度“风华正茂”,曾经入选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百强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陵县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称,2010年底,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背负了数亿元债务。
“土地置换”:本要开发高档酒店的地给了银行
陵县并非只在农信社为该公司进行了土地抵债。今年农行德州分行清收不良贷款时公开撰文称,在政府“土地置换”不良贷款政策上进行了探索。
据华茂公司职工介绍,在停产期间,有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曾经接管企业,后因负债过多无力回天,不得不放弃,使得公司再度陷入停产。
今年4月26日,农信社在网站上对一则土地类抵债资产进行了公示,在抵债资产状况描述一栏中有如下叙述:2012年在陵县联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争取下,陵县人民政府出具《陵政专纪[2012]16次》文件,在陵县经济开发区紫云路北、桃园路东,拿出一宗36.53亩的土地抵偿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德州市农村信用社办理的贷款7笔、金额3800万元及对应利息。
7笔贷款涉及到了德州市陵县、武城、禹城、乐陵和宁津的5家县农村信用联社,抵债土地性质为国有出让商住用地,均处于闲置状态。记者在当地采访时,陵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介绍:“这几处土地都是项目用地,原本准备开发为高档酒店,但受政策影响,一直没有利用起来。”
据了解,陵县并非只在农信社为该公司进行了土地抵债。记者发现,今年农行德州分行清收不良贷款时公开撰文称,在政府“土地置换”不良贷款政策上进行了探索,“最先在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不良贷款方案上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多米诺骨牌效应:累及担保链上118家企业
在德州范围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互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一旦一家企业陷入困境,就会波及到众多互保企业。
政府为何拨地为一家民企还贷?
陵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说,华茂一家企业背后,其实是一条涉及全县企业的贷款担保链条,“在德州范围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互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一旦一家企业陷入困境,就会波及到众多互保企业。”
据该县宣传部门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企业膨胀过快,管理不到位,最终导致华茂集团债务过重,2010年12月,这家陵县最大的企业之一开始陷入困境,共波及到金融机构16家、直接担保企业13家、担保链上企业118家。
陵县县长曲锋曾经如此描述:“受华茂集团影响,陵县企业面临着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面积金融地震、经济滑坡和社会动荡。”“政府采取‘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办法,把贷款进行平移,否则银行的大量资金会面临损失,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县金融办公室主任许良志说,这算是在特殊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政府对民营企业不可能直接救助,但华茂的企业负债额度太大,多家银行和企业受牵连,整个工业可能都会瘫痪,陵县总贷款额达到了71亿元,如果不控制,将会造成41亿元的不良贷款,3万职工将面临下岗。”
许良志坦言,当初采取这样的方式,县政府顾虑也很大,“德州市也有‘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提法,但都没有像陵县这么明显的。既能把外围企业解救出来,又要使国有资金不流失,我们对此也经过了反复考虑。”
进展县政府:用土地换时间
风险企业 从118家降到9家
许良志介绍说:“在‘土地置换’不良贷款的过程中,政府提供的仅仅是过渡资产。政府用自己的土地为华茂向信用社还贷后,华茂对金融机构的负债虽然没有了,但转为对政府的同额负债,将来是要还给政府的。”在许良志看来,华茂虽然停产,但还有厂房、设备,只是资金链断了,只要重新运转起来,还是有还款能力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却给企业争取了还款的时间,政府拿出多少,将来就会收回多少,政府并不亏。”
拿到政府土地的相关金融机构避免了巨额不良资产的产生,使得“干净”的报表足以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没有了银行逼债,华茂等企业也就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寻觅生机。
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称,进行“土地置换”不良贷款仅仅是陵县激活经济的一项举措,“目的是要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帮助企业周转资金、协调抵押物,避免担保链出现断裂危机。同时还在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破产、重组,进行分类解困。”
政府部门的举措确实在奏效。据该县宣传部门介绍,今年11月26日,广州康采恩集团与华茂公司签订了重组协议,根据重组方案,康采恩集团采取资产打包的形式,承接华茂公司5.5亿元债务对其进行重组盘活,并在3年内投资6亿元新上黄曲霉素解毒酶、无醇啤酒等4个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陵县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资料提到,陵县的企业已经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态势,在将风险企业从原来的118家压降到9家的基础上,实现了华茂等4家企业成功重组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