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89,945贴子:1,243,739
  • 17回复贴,共1

宋代有科举中秀才一说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代科举考试有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中州试的成为举人,好像明清以后才有童试这一级考试,考中后称秀才。现在看好多宋穿小说都写到某某秀才,想问一下宋代有秀才吗?求大神解答


1楼2013-12-24 14:30回复
    求大神解答


    2楼2013-12-24 14:31
    回复
      连举人都没有。
      不中进士就是个措大。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24 16:23
      收起回复
        谢谢 非常感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1-15 07:49
        回复
          回复 醉枕山河0 :不不不,省试不是州试,省试是礼部举行的,是考取进士的考试。解试才是州试,是地方上的举行的。
          话不能说秀才有州试的资格,不是先有秀才再有州试,而是参加州试的读书人被尊称为秀才。参加者,考上了就是举人,考不上的,毕竟也是地方上参加过的出类拔萃的学子,就给个美名,便是秀才了。所以宋代不要把秀才当做考试的一关,秀才不需要考取的。
          至于推选的标准,宋代科举部分沿袭唐代,取解试的方式有太多种了,没法细说,比如国子监取解试,诸州府取解试,开封府取解试,各种别头试什么。别的不说,诸州府是最普遍的一种了,就是各个州为下属乡县举行取解试。
          参加者的标准嘛,法律上有七不准,比如不准非本地人士用本地户籍参加,就是说无论你人在哪,一旦要考秋试了,必须回原籍备考。不准工商类僧侣类参考,不准为吏者参考(宋代官和吏那是天壤之别),不准守孝者参考,不准曾受刑罚者参考,不准不孝不悌者(这条就很耐人寻味了,毕竟是主观上的判断,所以才说名气大的受举荐),还有祖上犯罪啥的等等,除去这些,不论门第年龄,都可以去参加解试了。就是这些不准,后来也有种种变动通融,细说的话那是一篇论文,就不跟你说了


          IP属地:内蒙古6楼2014-01-15 19:45
          收起回复
            回复 小关821 :唐朝是没有殿试的,唐朝考上进士以后,是要再参加吏部考试的,考上了才能授官,考不上的话,只好另寻出路了,大部分都当幕僚走仕途去了。反正唐代地方上势力大得很,例如节度使,麾下幕僚就不少。
            所谓天子门生这一称呼是宋朝才正式有了的(也有传说武则天举行过殿试),本来考生就考两场,后来宋太祖说是为了选拨人才(其实我觉得他是怀疑手下人作弊糊弄他)非要亲自考核,才加了殿试,这群大殿上走出来的新科进士,规定他们不许对考官自称门生,所以就都成了天子门生。而且考出来也取消了再经吏部考试这一环节,直接授官了


            IP属地:内蒙古7楼2014-01-15 20:0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2-31 12:22
              收起回复
                宋代读书人就可称秀才,另外,举人和明清也不同,举子不过是靠进士的资格,不中进士,下次还得考举。当然,宋代对多次中不了进士的人会有免举的措施。明清举人就有很多福利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03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