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醉枕山河0 :不不不,省试不是州试,省试是礼部举行的,是考取进士的考试。解试才是州试,是地方上的举行的。
话不能说秀才有州试的资格,不是先有秀才再有州试,而是参加州试的读书人被尊称为秀才。参加者,考上了就是举人,考不上的,毕竟也是地方上参加过的出类拔萃的学子,就给个美名,便是秀才了。所以宋代不要把秀才当做考试的一关,秀才不需要考取的。
至于推选的标准,宋代科举部分沿袭唐代,取解试的方式有太多种了,没法细说,比如国子监取解试,诸州府取解试,开封府取解试,各种别头试什么。别的不说,诸州府是最普遍的一种了,就是各个州为下属乡县举行取解试。
参加者的标准嘛,法律上有七不准,比如不准非本地人士用本地户籍参加,就是说无论你人在哪,一旦要考秋试了,必须回原籍备考。不准工商类僧侣类参考,不准为吏者参考(宋代官和吏那是天壤之别),不准守孝者参考,不准曾受刑罚者参考,不准不孝不悌者(这条就很耐人寻味了,毕竟是主观上的判断,所以才说名气大的受举荐),还有祖上犯罪啥的等等,除去这些,不论门第年龄,都可以去参加解试了。就是这些不准,后来也有种种变动通融,细说的话那是一篇论文,就不跟你说了